考察面试者性格类问题汇总
高频面试题:性格类问题
1 优缺点
1.1 说说你有什么优点:解题思路与准备
优缺点问题,也是非常常见的。
关于优点,建议选择可以作为工作岗位优势的。比如
l 专业性上:细心,善于规划,学习能力强,执行力强…
l 性格上:乐观,抗压能力强,善于倾听…
所有的优点,最好可以结合一个简单的事例加以证明。
1.2 说说你有什么缺点:解题思路与准备
缺点方面,原则和说优点是一样的,要选择并不是影响岗位工作本身的缺点来讲。同时,对方听你的缺点,不仅是想客观的了解下你本人,也是想听听你在意识到自己缺点的情况下,是否会有在优化和进步。
举个栗子,我自己被问到缺点时,是这样回答的:
我自己的缺点是有点“强迫症”,有时候会过分纠结于细节,或者因为一些格式和排版等外观上的问题,而不停的修改,以至于可能会影响到内容和方案的完成效率,毕竟本身形式应该是服务于内容的,把内容都完善好了最后再统一调整格式会更快些。
我自己其实是有意识到这个问题的,所以经常会自我暗示,说紧急的时候优先完成好,再考虑做的完美。
其实有时候能认识到自己的缺点,远比知道自己的优点更重要,大家要多多进行自我审视,也不建议为了求稳,去找寻一个所谓的“标准答案”,而你实际并没有这样的缺点,一方面是不真实面试官可能是看得出来的,另一方面是即使掩盖自己,通过面试,未来真实工作后,可能别人对你的认知存在偏差,最终失利的也会是自己。
2 性格人格类题目
2.1 你有什么爱好或兴趣,每周花费多久,取得了什么成就
在兴趣爱好方面,和前面对优点的阐述原则差不多,很多同学也会在简历里面写上自己的爱好和兴趣,建议就直接按照我们简历上写的内容展开来讲就可以了,简历上的书写原则,可以回顾前面的简历课程哦。
需要注意的是,在关于询问爱好兴趣的问题时,一些面试官可能提问的内容就只是止步于问你“是什么了”,关于你“每周花费多久,取得了什么成就”这样的问题,即使面试官不提及,也可以主动自己连着一起说了,毕竟本身这就是一个完整的回答,才符合STAR的描述原则。
2.2 对上司最满意/最不满意的地方是什么
这一题虽然看起来还挺敏感的,但这类问题还是非常偏主观感受,每个人的期待和喜好是不一致的,有些人非常希望上司是严苛的把控细节的人,而有些人却喜欢抓大放小的领导,自己有足够的空间发挥,且这样的喜好,也会根据自己工作的阶段和团队的情况产生变化。
这个问题并没有什么答题技巧,按照内心的想法去说即可,本身工作相处就是个双向选择的过程,对方的感受,我们感受,一样的重要。
3 抗压能力
3.1 并不是所有用户、同事都沟通顺利,并不是总是获得用户正向评价,怎么会有成就感
成就感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外界的评价,还有一方面是自己的认知。
我觉得首先需要了解,我自己在工作中追求的是什么。
如果我追求的是能够解决问题,那么本身解决问题难免会遇到分歧和阻碍,既然我的目标是最后的结果,那过程并不会让我非常的沮丧或者失去成就感。
如果我追求的是自我成长,那我的参照对象就是过去的自我和同期的同学,可能我做的产品并没有让所有用户喜欢,但我对比自己之前只是个执行者的角色,现在可以主导一个项目的顺利推动,甚至比同期其他的同学能完成的更出色,那我的成就感就可以达成了。
总结来说,一方面是管理好自己的心理预期,另一方面是想清楚当前这个阶段我最核心追求的是什么以及有没有获得对应的提升。毕竟我们还是新人嘛,这是一个长跑的马拉松,没必要在最开头就用百米冲刺的状态去应对,也不用去个世界冠军比较。分阶段的进步。是可以获得成就感和继续向上的动力的。
3.2 目前人生阶段最焦虑的事情是什么 / 你遇到的最大的困难是什么,如何解决的呢?
这两个问题,基本是一样的。
答题的原则,也跟回答“你有什么缺点”一样,选择一个真实的可展开的事例,并带上自己怎么复盘思考这个问题,下一步的规划是什么,这样一个闭环的形式来描述。
4 自我认知
4.1 最有成就感的事情
这个问题可以复用前面所有询问“优点”,“沟通顺利”等这种正向的事例来讲。
结构还是STAR法则,说清楚自己的背景,目的,做了什么,和最后拿到的结果。
4.2 你如何形容自己呢 / 你觉得你是个什么样的人 / 三个词语形容自己 / 他人是怎么评价你的
大家在写简历的时候,可能也有准备过自我评价,或者总结过自己在过往工作中的特点,以及前面也有关于个人优点的提问。
那么这类问题,同样是可以复用的。先给到结果,形容自己的三个词语,然后结合具体事例进行证明。
大家也发现了哈,其实一些高频问题,我们是可以打磨一个事例,做到各种方向中复用的,这样也是大大节省了自己的准备时间,还可以把一类问题打磨的更好。
#产品运营面试题解析##学习路径##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