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招感悟(一)
秋招快接近尾声了,虽说还没签约但是感悟还是有很多的,现在就记录下来,和大家分享。求职在我看来是一个不断了解自己的过程,也是不断了解岗位的过程,我是建议有时间多去面试的,他会让你更了解自己,成熟的很快,到后期我已经能够做到每次面试都有提升。
第一点:简历
一份好简历很重要,要亮点突出,这个我建议对自己进行不断的复盘,总结自己的过往,做到正视自己的优点,明确自己的不足,简历是要持续更新的,我的第一份简历和目前的简历完全不同,从最初的无人问津到如今的10次9中,差距很大。
简历首先要写清自己的联系方式,姓名,方便看到简历的人联系到你。
其次,是自己的学校学历,本科非985但保送到985的可以在硕士学校写明保送。在这个部分要写一些在校职位和奖励。具体奖励写什么根据自己情况确定,就我而言我只写国家级的比赛和获取率在百分之3以下的荣誉,不推荐优秀班干和优秀学生这类的,尽量不要超过5项,最好是3项。
接下来是研究经历和项目经历,要简明扼要亮点突出,写清楚是公司,时间,职责,贡献,成果。这些介绍要能体现你的成长和作用,经历的收获和表现的能力要和岗位相贴合。
再下一个部分是其他经历(校园社团、社会实践),要求和第一部分一样,但是维度却略有不同,这一部分主要是对上一部分的补充和强化。就我个人而言是最近一次社团+公益组织。
最后是一些补充性质的内容,兴趣爱好,课外活动,技能证书,自我评价等。
不管怎么写简历都要简明扼要,重点突出,不要超过3页。
第二点:网申+现场投递
从申请结果来看:内推>现场投递>网申>双选会
内推的话看你的人买了,但是我不推荐一开始就内推,毕竟才秋招,你对自己并不了解,春招再利用也不迟。
现场投递特指宣讲会:宣讲会很重要,一是了解公司,了解岗位,二是可以咨询,了解想知道的,三是投递处理快。
网申就是自己收集了,网申要了解所投岗位,了解实际工作内容,多看评价,很多公司真的很坑,第一份工作如果去一个问题公司,不如不工作。
双选会效率高,代价是公司不会太好,但我推荐非名校同学主攻名校双选会,HR有业绩指标,这是你们的机会所在。
第三点:笔试
笔试根据岗位不同,内容也不同,现场的那就各凭本事了,网络的抄袭的还是非常严重的,但是我想说的一点是,笔试是可以帮助你去衡量自己和岗位之间的差距和公司基因的很好桥梁。建议提前准备行测之类的题目,他会贯穿你招聘季的始终,
第四点:面试
首先我推荐去公司面试,第一看看自己的工作地点自己喜不喜欢,第二了解公司工作氛围。这两点很重要。
去了一般会先签到,从这一刻开始就是你面试公司的起点,你要观察公司公开的宣传语,各个部门的布局,位置摆放,和宣传的差别是多少,员工的工作氛围是什么,等等。举几个例子;
如果你是晚上6点去面试的,你发现大家吃完饭习惯性的回来工作,那么说明这家公司是经常加班的,多听员工之间的谈话,从他们的话语中你也会了解这家公司是不是有食堂,有什么槽点。
一家公司说自己有休息区,有健身区,结果健身区在前台附近公开式的(例如ihandy公司),一家公司有员工反馈箱,结果却摆放在明眼的位置(例如:图森未来),那么这家公司很可能很多事情都是形式***,接下来的面试要注意问实际性的东西。
一家公司到处是宣扬狼性文化的标语,但办公环境却拥挤(比如广联达某分公司),那么你要考虑这个公司的人文关怀了,毕竟狼也分很多种,接下来要多了解人文关怀方面。
再比如说会场是否有茶歇和茶歇的配比,比如应试者没有,但面试官有,说明了这家公司可能是一定的官僚体制(例如中海地产),接下来要了解公司运行体制。
总而言之,到现场了,这一趟不能白去。
接下来会是一面,
一面如果是群面,要观察面试官的一些行为,他是在听在记录,还是在看简历,如果是第一个,那么你的面试表现对一面结果影响大。如果是第二种那么小心了,你的简历在此刻被筛选了,有硬伤的这时候要加把劲了,要做到全场面试第一才有机会进下一轮,这里面说一点心德:说该说的话,说的每一句话都要有它的正向贡献,什么角色分工没那么重要。
如果一面是技术面,那么就问什么答什么,不要说有的没的,精炼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同时不一定要什么都会,但不能引导还不会。
#秋招##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