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猿的职业规划建议

很多人以为技术人员可以做一直做下去,但是最近我发现这个观点不完全正确,因为能一直做下去的技术人员非常稀少,因为不同的年龄段,公司对技术人员的要求会不一样,如最近传言华为计划裁掉40岁以上的程序员,首先我认为肯定不会裁掉所有40岁以上的技术人员,如CTO或高级技术专家不会被开,因为他们达到了40岁技术人员应该达到的能力,而那些没有达到该年龄段能力的技术人员会被淘汰。
为什么现在各大公司招技术人员这么难还会有公司裁员呢?
因为公司需要换血和降低成本。换血意味着希望进入一些新鲜或者优质血液,让团队能正向发展,新鲜的血液积极性高,潜力好,如刚毕业的学生或工作几年的技术人员。优质的血液,意味着技术能力强,能影响团队技术方向,如某个领域的技术专家,能影响团队事倍功半。
如果你是公司老板,一个工作三年的技术人员和一个工作10年的技术人员能力差不多,而三年的更有技术激情,十年的还要照顾家庭,工资还比三年的多几倍,你会选择留下哪一个呢?是不是会开掉10年的技术人员,再招聘几个三年的呢?这就是现实的残酷。那个十几年工作经验的技术人员离职后开始找工作,但是找到合适的工作会非常困难,首先你的工资基数很大,你期望下家公司能给你更高的薪水,新公司也会考虑招聘你的投入产出比。
所以技术人员需要居安思危,不要被眼前的高薪冲昏了头脑,小富则安是短暂的,逆水行舟才是技术人员走的路,所以我认为技术人员需要以五年为一个技术周期,每个技术周期上都要上升一个技术层级,否则随时可能会被淘汰掉,各层级建议和要求如下:
应届生 - 扎实的技术基础,有技术热情。应届生技术人员我建议进入BAT这样的大型互联网公司,虽然辛苦点,但是工作几年后,技术能力和视野会大于很多工作10年的技术人员。
注意点:系统化的学习技术,研究技术而不是使用技术。
工作5年 - 在技术上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对用过的技术框架都能知道技术原理和优缺点,多实战少纸上谈兵,学会总结。具备独立分析和解决技术问题的能力。
注意点:很多***用过N年JDK,就认为自己精通JAVA,但是面试的时候发现JDK的源码都没看过。我面试阿里的时候,也不明白为啥要问JDK源码或垃圾回收机制,但是当我去解决复杂的线上问题时,我才发现对源码或原理不熟,很难查到问题所在。如果你在小公司或非互联网公司没有这样的技术场景,可以尝试提高下业务架构能力或者利用业余时间实战并钻研技术。
工作十年 - 有大型系统架构经验和技术亮点。架构经验需要在大公司有实战经验。技术亮点就是在某个技术上达到专家级别,当同事遇到某个技术问题会来咨询你,比如遇到Redis问题解决不了时会来找你。短短几句话要求非常高,招聘的时候很多技术人员都卡在这个阶段,需要有很好的技术积累和背景。
注意点:很多技术人员开始转向管理,结果技术和管理都是半桶水,技术首先要达到一定的深度再考虑管理方向。小公司技术总监,技术停留在用,很多技术原理都不知道,如何做技术规划呢?
工作十五年 - 要有很强的业务和技术规划能力,在公司内有影响力,可以影响团队和公司的技术发展方向。也可以尝试换下工作,去成长性好的公司做技术总监,扩展下技术视野。
十五年以上 - 这个我说不好,欢迎通过评论提建议。



另外来个小插曲(也算广告哈):这段时间闲着没事,自己弄了个淘客网站。领取天猫淘宝优惠券的,和一般的找券网不同,
采集下来的天猫淘宝产品都是经过我的大数据模型筛选的,希望大家帮忙测试下,网页右上角有安卓app下载。

网站链接:http://www.0k8gj.cn/ 

另外双十一福利:

天猫全球狂欢节开始啦!亿元红包提前抢,最高1111元!红包抢得好,双11没烦恼!长按复制这条[信息]¥1k9Ob6oHUyi¥


全部评论
连发几条,老哥稳💪
点赞
送花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2018-10-20 11:59
先mark,老哥厉害呀!
点赞
送花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2018-10-20 12:15
蔚来
校招火热招聘中
官网直投
mark,感谢
点赞
送花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2018-10-20 12:33

相关推荐

当下中国的经济与就业现状在某些方面与90年代的日本显示出一定的相似性:1.非正式工比例上升:90年代的日本经历了所谓的“非正规雇用膨胀”问题,许多公司为了降低成本和提高灵活性,增加了临时工、合同工和派遣员工的比例。这种趋势导致了劳动力市场的两极分化,非正规员工通常享有较少的福利和职业稳定性。近年来,中国也出现了类似情况,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和企业追求更高的效率,非全日制、合同工和劳务派遣等形式的灵活就业逐渐增多,这些岗位往往缺乏长期职业保障和全面的社会福利。2.工作机会与竞争:90年代的日本在经济泡沫破裂后,面临了经济增长放缓、企业裁员和新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当前中国的经济虽然保持增长,但增速相较于过去有所放缓,加上产业结构调整,部分传统行业出现产能过剩,导致就业压力增大,尤其是对于大学毕业生而言,高质量就业岗位的竞争变得更为激烈。3.人口老龄化:90年代的日本已经开始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这对劳动力市场产生了显著影响,如劳动力供给减少、养老负担加重等。当前中国也正快速步入老龄化社会,这不仅影响到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与供给平衡,还对社会保障体系和养老金制度构成挑战。4.房地产市场:两个时期都经历了房地产市场的高度发展和随后的调整压力。90年代日本房地产泡沫破裂对经济造成了深远影响。当前中国虽已采取措施控制房价,防止泡沫化,但仍需警惕房地产市场的波动对整体经济和居民就业的影响。5.国际贸易环境:90年代日本面临美国施加的贸易压力,而当前中国也在应对国际贸易环境的复杂变化,包括与主要经济体的贸易摩擦,这影响了出口导向型企业的经营和就业形势。
点赞 评论 收藏
转发
5 35 评论
分享
牛客网
牛客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