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经验:【腾讯上岸还愿】产品/运营群面攻略汇总
备考经验:【腾讯上岸还愿】产品/运营群面攻略汇总
一、笔试小插曲
笔试和群面一样,是企业低成本快速刷人的有效方式之一,多数公司会根据笔试来筛人(少数不会,只是走形式)。所以笔试往往是决定能否进入面试的重要因素,我就是因为没有重视笔试,完全0准备佛系笔试,导致错过了非常多的面试机会(说多了都是泪)
所以笔试方面我没什么经验(这也是为什么把笔试和群面放在一起写),就简单说几点吧:
(1)有空多刷习题:非技术的笔试多数会有行测题(选择题),这类可以通过刷题提升;
(2)做好笔试总结:部分题目经常考类似的,比如猜数字、找规律等,这类可以做好总结、找到解题技巧。这方面和中小学时代做题(比如小学奥数)是有点像的,本学渣没什么心得,相信学霸们自然很快能形成自己的一套解题思路与技巧;
对于专业题目(有些公司的笔试是真的难,全都考岗位相关的,还都是大题),做好总结也有利于找到自己在专业领域的薄弱点、强化自己的专业知识、为后续面试做准备;
(3)合理调配时间:虽说不少笔试题是可以通过刷题提升的,但很多与求职意向岗位无关的内容(如行测)要合理安排时间,避免因为这个占用太多自己准备岗位相关内容的时间,除非你觉得笔试很重要,比如笔试经常挂导致没有获得面试机会;
(4)重视笔试大题:部分岗位的大题(主观题)有可能作为面试中类似的题目(包括群面&单面,主要看题目和岗位相关度),比如笔试中的产品设计/产品分析/竞品分析等,就算笔试时没有做好,过后也可以去交流、去思考这个问题应该怎样解决更好,不仅仅是有遇到原题的可能,更是通过这些真题去提升你的相关思维和认知,对后续面试也是有帮助的;
(5)不要放弃希望:有时候虽然笔试挂了,但面试当天去到现场是可以直接霸面的,不需要看笔试成绩。这个仅针对部分公司的情况,也有些公司是强制必须参加笔试才给面试,所以多打听不同公司消息还是有帮助的。我曾经亲身经历有一家公司没网申、没笔试,去到现场直接霸面,并且在半天之内就面完了终面(群面、专业面、HR面共3轮),听说笔试是6道大题、没有选择题,瞬间觉得自己霸面赚爆哈哈哈哈哈(不要问我是哪家公司哈哈哈哈哈)
二、群面认识与准备
1、群面认识
群面是大厂面试中刷人最多的环节,一般是无领导小组讨论,人数一般在6-10人不等(少数有12、14人的),针对某一问题,共同讨论并提出解决方案;也有将10个人分为AB两组,针对同一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两个组再互相提问、评价对方小组的方案等。
群面结果有的是“优胜”(如10个人只能进2个最优秀的),有的是“劣汰”(如10个人只PASS掉2个实在不行的),但多数是“优胜”,因为面试官只选最优秀的人进入下一轮面试,才能最大程度提高面试效率,这也体现了群面刷人的残酷性。所以,群面不通过,不一定是因为不优秀,也可能只是因为不突出,区别还是很大的,哈哈哈。
2、主要准备
(1)完善简历:有些大厂看重学历,这个是自己现阶段无法改变的,很多时候一场群面里面我就是学历倒一倒二的、略显卑微;在学历比不过别人的情况下,只能通过自己的经历(实习/比赛/项目等)去丰富自己的简历,才能尽量争取进入群面(但不会成为群面能否通过的影响因素);
(2)丰富专业知识:群面还是需要一些基础的专业知识和素养,配合理论更能体现自己的专业性,这个也是通过长期积累;
(3)多看面经:网上很多面经,不仅能了解群面的一般题目,也能学习别人的方案思路;
(4)模拟群面:和同学朋友组织模拟群面,提前适应、感受,同时也可以从面试官的角度去看待,从而知道群面中应该怎样、不应该怎样。
三、群面常见问题
前面说到,因为不重视笔试,我错过了非常多的面试机会,整个校招我就只面了十几家,其中一些公司还是没有群面环节的,所以我总共经历的群面不到10场,经验也算不上丰富。产品/运营不同岗位是有可能一起群面的,这里重点分享几类最为常见的问题:
1、产品设计
这类是我最擅长也最喜欢的群面题目。一般是针对某一现象/问题,设计一款产品来解决问题,如:
(1)面向痛点
eg.运用互联网思维,解决城市中的流浪动物问题;
(2)面向用户
eg.为老年人设计一款智能手表,说说它要包含哪些核心功能;
(3)面向产品
eg.为vivo手机设计一个功能,保障它能够被广泛使用、快速传播;
(4)面向情景
eg.广场舞大妈们产生严重噪音污染,如何利用互联网为她们提供服务、同时解决其他用户的烦恼?
还有很多其他问题,像:
eg.设计一款校园垂直社交产品;
eg.设计一款智能戒指;
eg.设计互联网在线寺庙;
eg.设计一款家用机器人;
eg.在微信内设计一个支付场景,使它能够快速传播;
eg.针对你认为校园生活中最大的一个痛点,设计一款app来解决该问题;
eg.……
很多题目网上都能找到方案,建议有空多看看,这里就不多说了,毕竟题目是开放性的。主要说说一般在讨论方案时,主要思考哪些问题:
· 产品定位:这个产品是什么定位?它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
· 目标用户:它主要是面向什么用户群体,给什么人用的?
· 需求分析:用户存在什么痛点没有被解决,用户的需求有哪些?我们为什么要做?
· 应用场景:用户在哪些场景下会有相关的需求,对应的应该怎么解决需求?
· 产品介绍:产品是什么形态,主要包括哪些功能?其中哪些功能是核心功能,哪些做出了特色化差异化,哪些有亮点?
· 推广方案:产品如何面向用户、面向市场推广?怎样让它快速传播?
多找几个题目,看看网上的方案,是不是发现很多都是有套逻辑清晰的框架(即便未必面面俱到)?哈哈哈
2、选择/排序
一般是给出几个选项,进行讨论,哪些淘汰,哪些保留,直接看例:
eg1.竞选村长问题:某村要选一个村长和一个副村长,现在有几个候选人:前任村长/退伍军人/致富能手/刚毕业的研究生/普通村民,说说应该选谁、怎么选;
eg2.现在要推出一个app,主要有以下几个功能,但开发成本有限,第一个版本只能推出其中的几个,讨论一下要哪几个功能;
eg3.对于一个app,在给出的10个功能中删除/增加3个,怎么选择;
eg4.计划在科技园里开一家奶茶店/书店/花店,应该开哪个,为什么,以及怎么运营?
同上,针对具体题目的idea,这里就不提了,网上有很多,可自助。这里分享几个要点:
· 明确背景:有些题目是不给背景的,比如eg1,谁知道那个村子是贫穷的村子还是怎样的村子呢?对于不清晰的背景,可以在讨论过程中决定或假设(假设它是一个贫穷的村子,那么它就会有致富的需求);对于清晰的背景,要能够提炼出来(比如题目说了5个候选人的优缺点);
· 产品思维:虽说不是产品设计/分析题,但很多框架是同用的,包括产品定位、目标用户、需求分析、场景等;这也能让面试官看出,你是有产品思维的;
比如,产品需求有基本型/期望型/魅力型/无差别/反向需求,在eg2中,考虑产品的第一个版本一定要解决的是基本型需求,期望型/魅力型等需求可以在后续版本迭代解决,那么就分析哪些需求是不可被代替的基本型需求,哪些是作为期望型/魅力型需求,哪些是无差别/反向需求,需求优先级就慢慢排出来了;
PS:如果不知道基本型/期望型需求这些概念,可以先补补产品基础知识;
· 要素量化:针对题目目标,设计一个客观、量化评价体系,给出几个重要指标,对每个对象进行分析,最后用量化的结果来辅助论证观点;
比如eg1中,要选出一个村长,那么村长需要哪些素质或能力?德高望重/协调能力/组织能力/人脉资源/发展思想等等各种有可能的指标,选出几个认为最重要的指标,它们分别占比多少,比如能力1占比50%,能力2占比30%,能力3占比20%,再分析每个对象在这几种能力中分别有怎样的优势/劣势,进行量化,最后综合排序,这样就比较客观。
3
剩余60%内容,订阅专栏后可继续查看/也可单篇购买
本专刊由牛客官方团队打造,主要讲解名企校招产品运营游戏策划岗位的笔试题。 内容中包含多个名企笔面试题、已上岸同学的面经库。 本专刊购买后即可解锁所有章节,故不可以退换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