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具产品#
一直以来自己很喜欢社交产品,也想做这个方向,做了很多观察思考,慢慢的由社交转去研究社区,再到看内容领域,一直到现在的协同。企图寻找一条线把它们串起来,之前我用“信息”来串,信息在上面产品中的可读性、生产分发消费的过程...直到有次遇到一个前辈和我说,我思考的这些点太散了,没有假设。那次之后,我做了很多反思,原来真的是这样,我仿佛一个游客在不同领域面前游荡,实际需要沉下。
昨天下班后把一个笔记产品的内测群的这几天的发言看了一遍,可能是因为深夜,感性的一面被激起,竟然有些感动,发出了:工具产品真牛逼的感慨。其实想一想,互联网产品有些是把线下的需求搬到了线上,有些是创造了新的线上需求,从“协助”的角度考虑,它们都是工具,让我们的生活工作更美好;
拆解「生活 工作」,我们需要细化每一个场景,如果产品满足了,那么它的想象力就来了。它们都是工具,如何让它们协助的场景中的用户更舒适、高效、开心才是最重要的,一切都要回归到“更”,感觉很多产品做着做着就变样了,如果没有底层设计者的功力,还是老老实实做好自己的工具吧
这大概是我喜欢C端产品的原因吧,起源于它的玄学,起源于它对用户的尊重
一直以来自己很喜欢社交产品,也想做这个方向,做了很多观察思考,慢慢的由社交转去研究社区,再到看内容领域,一直到现在的协同。企图寻找一条线把它们串起来,之前我用“信息”来串,信息在上面产品中的可读性、生产分发消费的过程...直到有次遇到一个前辈和我说,我思考的这些点太散了,没有假设。那次之后,我做了很多反思,原来真的是这样,我仿佛一个游客在不同领域面前游荡,实际需要沉下。
昨天下班后把一个笔记产品的内测群的这几天的发言看了一遍,可能是因为深夜,感性的一面被激起,竟然有些感动,发出了:工具产品真牛逼的感慨。其实想一想,互联网产品有些是把线下的需求搬到了线上,有些是创造了新的线上需求,从“协助”的角度考虑,它们都是工具,让我们的生活工作更美好;
拆解「生活 工作」,我们需要细化每一个场景,如果产品满足了,那么它的想象力就来了。它们都是工具,如何让它们协助的场景中的用户更舒适、高效、开心才是最重要的,一切都要回归到“更”,感觉很多产品做着做着就变样了,如果没有底层设计者的功力,还是老老实实做好自己的工具吧
这大概是我喜欢C端产品的原因吧,起源于它的玄学,起源于它对用户的尊重
全部评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