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大模型算法和大模型应用开发岗如何选?
今天,老师介绍一下AI大模型算法基座研发和应用开发的区别与联系,助力相关同学的职业选择。
✴️两者核心区别工作目标与场景
1️⃣基座研发:聚焦底层模型创新,目标是构建更大规模、更强泛化能力的通用大模型(如DeepSeek、通义千问),解决模型结构设计、训练稳定性、数据质量等核心问题。集中在头部科技公司(如字节、阿里、腾讯等互联网大厂、DeepSeek团队),岗位稀缺且招聘门槛极高(定向挖掘顶尖院校/实验室人才)。门槛高当然薪资也是顶级的,应届生起薪可达50-80万,博士甚至可以拿到百万以上年薪。AI应用岗:覆盖互联网企业、传统行业(如能源、金融),岗位需求量大,更注重项目经验和工程能力。薪资待遇同样可观,大厂起薪普遍40万+。
2️⃣AI应用岗:基于现有基座模型,结合业务需求开发上层应用(如智能客服、文档分析系统),核心是模型与场景的适配,需解决工具调用、知识增强、接口集成等工程问题。技术门槛与能力要求基座研发:一般需要顶尖学术背景(如985/强211硕士以上)、深度学习理论功底、大规模分布式训练经验,且需要熟悉前沿算法(如MoE架构、RLHF优化)。更强调工程落地能力,对于学校和学历相对比较友好,并且适合有后端开发经验的同学转型。需要掌握RAG、Agent框架(LangChain/AutoGen)、Prompt工程等应用技术,以及业务逻辑理解能力(如电商、金融、医疗领域知识)
✴️两者核心联系技术依赖与协同基座为应用提供基础能力:AI应用岗依赖基座模型的通用能力(如文本生成、多模态理解)实现业务功能。例如,RAG系统的检索增强生成需基座模型的上下文理解能力支撑。应用反馈驱动基座优化:应用场景中积累的数据(如用户交互日志、领域知识)可反哺基座模型的微调与迭代,形成技术闭环。
✴️总结
基座研发:适合学术背景强、追求技术前沿的科研型人才,需长期投入算法研究,但职业风险较高(如技术路线变动)
AI应用岗:适合工程能力强、熟悉业务落地的实践型人才,市场需求稳定且转型灵活(可跨行业复用技能)两个岗位的协同将持续推动AI从实验室走向产业纵深,形成“基座创新→应用反馈→基座迭代”的技术发展路径。
📳对于想求职算法岗的同学,如果想参加高质量项目辅导,提升面试能力,欢迎后台联系。
✴️两者核心区别工作目标与场景
1️⃣基座研发:聚焦底层模型创新,目标是构建更大规模、更强泛化能力的通用大模型(如DeepSeek、通义千问),解决模型结构设计、训练稳定性、数据质量等核心问题。集中在头部科技公司(如字节、阿里、腾讯等互联网大厂、DeepSeek团队),岗位稀缺且招聘门槛极高(定向挖掘顶尖院校/实验室人才)。门槛高当然薪资也是顶级的,应届生起薪可达50-80万,博士甚至可以拿到百万以上年薪。AI应用岗:覆盖互联网企业、传统行业(如能源、金融),岗位需求量大,更注重项目经验和工程能力。薪资待遇同样可观,大厂起薪普遍40万+。
2️⃣AI应用岗:基于现有基座模型,结合业务需求开发上层应用(如智能客服、文档分析系统),核心是模型与场景的适配,需解决工具调用、知识增强、接口集成等工程问题。技术门槛与能力要求基座研发:一般需要顶尖学术背景(如985/强211硕士以上)、深度学习理论功底、大规模分布式训练经验,且需要熟悉前沿算法(如MoE架构、RLHF优化)。更强调工程落地能力,对于学校和学历相对比较友好,并且适合有后端开发经验的同学转型。需要掌握RAG、Agent框架(LangChain/AutoGen)、Prompt工程等应用技术,以及业务逻辑理解能力(如电商、金融、医疗领域知识)
✴️两者核心联系技术依赖与协同基座为应用提供基础能力:AI应用岗依赖基座模型的通用能力(如文本生成、多模态理解)实现业务功能。例如,RAG系统的检索增强生成需基座模型的上下文理解能力支撑。应用反馈驱动基座优化:应用场景中积累的数据(如用户交互日志、领域知识)可反哺基座模型的微调与迭代,形成技术闭环。
✴️总结
基座研发:适合学术背景强、追求技术前沿的科研型人才,需长期投入算法研究,但职业风险较高(如技术路线变动)
AI应用岗:适合工程能力强、熟悉业务落地的实践型人才,市场需求稳定且转型灵活(可跨行业复用技能)两个岗位的协同将持续推动AI从实验室走向产业纵深,形成“基座创新→应用反馈→基座迭代”的技术发展路径。
📳对于想求职算法岗的同学,如果想参加高质量项目辅导,提升面试能力,欢迎后台联系。
全部评论
相关推荐
07-15 19:11
大连理工大学 数据分析师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07-03 11:51
西安交通大学 人工智能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