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某小厂二面

Python后端开发实习生 (AI+硬件) - 高管二面(oc已拒)

(鼠鼠第一次1v2,面试官是联创和CEO)

一、面试问题速览

请你先简单自我介绍一下。
请介绍一下你上一份实习的主要工作内容。
你的抗压能力怎么样?可以举个例子吗?
作为大三学生,你的课程是如何安排的?能保证实习时间吗?
你对这次实习的目标和期望是什么?
关于毕业后的职业发展,你有什么初步的计划?

二、我的回答策略与反思

【针对问题】“请介绍一下你上一份实习的主要工作内容。”

我的回答策略:
我没有平铺直叙地罗列我做了什么,而是采用了 “问题-方案-优化” 的三步法来展开:
抛出问题 (Problem):首先点明项目背景,指出当时鉴权系统面临的核心痛点是设计耦合度高,导致扩展和维护困难。
提出方案 (Solution):接着介绍我负责构建的模块,核心是引入了RBAC(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模型,强调其“解耦”的设计思想是如何解决上述痛点的。
补充优化 (Optimization):最后,主动补充了我在功能之外的性能思考,比如引入Redis缓存高频访问的用户数据,来提升系统的响应速度。这能体现出我的思考深度和主动性。

我的回答反思:
现在回想,如果能用更标准的STAR原则来包装这个故事会更有冲击力。比如,在最后明确加上Result (成果),用具体数据(例如“权限验证的平均响应时间因此降低了XX%”)来量化我的贡献,会让说服力上一个台阶。

【针对问题】“你的抗压能力怎么样?可以举个例子吗?”

我的回答策略:
这是典型的行为面试题,我选择拒绝空洞标签(如“我能吃苦耐劳”),而是讲一个具体的、高难度的技术故事来证明:
选择硬核案例:我分享了自己独立学习MIT分布式系统课程(6.824)并从零实现Raft一致性算法的经历。这个案例本身就自带“高难度”光环。
真诚展示过程:我没有把自己塑造成天才,而是坦诚地描述了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全英文资料的理解障碍、从零构建复杂系统的迷茫),甚至提到了“好几次想放弃”。
突出最终坚持:最后强调,尽管困难重重,但我通过一步步推进,最终坚持下来并完成了核心功能的实现。这个故事一石三鸟,同时证明了我的学习能力、坚韧毅力和抗压性。

我的回答反思:
这个策略非常成功,能明显感觉到面试官对这个例子非常认可。强烈建议大家也准备一个类似能体现自己韧性的硬核技术故事,这远比任何空洞的形容词都有效。

【针对问题】“实习目的和职业规划是什么?”

我的回答策略:
我将这两个问题关联起来,核心思路是将个人成长与公司发展对齐:
实习目的 (短期):清晰地表达我不是来“混实习”的。我提到希望将学校学到的AI理论(如RAG)和后端技能,在贵公司这样前沿的“AI+硬件”生产环境中进行实践和验证,并为团队贡献价值。
职业规划 (长期):我没有只谈时间线,而是阐述了我的“职业愿景”——希望成为一名能将扎实后端工程能力与AI应用开发深度结合的复合型人才。这个方向正好与公司的技术栈和业务高度契合。

我的回答反思:
在回答职业规划时,切忌只说“大三下找实习,然后准备秋招”这样的时间安排。更重要的是要展示出你对技术趋势的思考和自己的职业定位。把个人成长路径和公司的发展方向巧妙地结合起来,能让面试官觉得你和公司是“双向奔赴”。
全部评论

相关推荐

评论
1
2
分享

创作者周榜

更多
牛客网
牛客网在线编程
牛客网题解
牛客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