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
点赞 评论

相关推荐

#国企#故事发生在4中旬,本人在3月中旬投递简历,到四月中旬通知我进行面试,ok虽然我当时已经找到工作了,但是还想到国企欸,稳定就是够了,于是还是顺利的接受了面试。面试过程就开始有疑问了,我面试的开发岗位,进入腾讯会议就是有四个人,我加上hr部长,以及技术部部长,还有一个对接的hr。问题就出现在了这个技术部长身上,自我介绍跟实际问问题的是两个声音(怀疑找了一个懂技术的来面试,也可能是这个技术部长能力太强了,面试我就是杀鸡用牛刀)。好了到面试的时候,我能接上的问题都接上了,但是对面问了一个问题,cpp中stl里面的vector动态扩容机制,其中问到了他的size(),在一个开始有10个元素的vector中增加一个元素,他的size会变成多少,我这边回答是不可能是11,反正。但我刚回答完,我就意识到我回答错了size就是11,capcity才是不是11那个,具体的扩容倍数没记错是1.5到2倍。当时就觉得死定了,结果对面来句没错。我就没去争辩想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面试过程都比较顺利。面试后,过了三天没消息,我就主动去问,第一次是说对我印象不错,但是过了几天到了第二个礼拜还没消息,我去问就说不合适。好了本来以为就这样结束了,结果到了礼拜五他们联系我说面试结果发错了,说技术部给的结果是录取,说想谈一下,电话谈一下,我说我在上班,得中午或者第二天早上,我第二天早上不上班,可以谈。结果那边说喊我礼拜五去线下,但是我这边过去从云岩区到白云区,公交通勤两小时,就问不是说电话一下就行吗,结果那边还是叫我去线下。我就纳闷了不是说录取吗,剩下的就是走流程的事情了。就反问能不能线上,而且听他的语气怎么还有一轮面试 ,结果那边改口说,还想线下谈谈。我就想着后面去那边上班还是去看看,反正都过了说录取。好了第二天去到那边,看到了那个技术部部长,他就一直说什么加班,很累很辛苦,要我做好心理准备什么的,我就说我之前在深圳的节奏跟这个差不多,基本一样,适应的下来。后面到了hr部长跟我说也是一样的话,我还是强调我可以接受,毕竟想在这边安家,国企优先级要高于私企,累点没什么。跟hr谈了一下,我就说了一下我的期望薪资,然后那边就回复我再确认一下,我想着应该没问题。结果过了两天我去问结果,说我没过,技术部给出的结果是不通过。#面试中的破防瞬间#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04-22 13:01
已编辑
安徽大学 后端
自己的背景 211 计算机科班硕,学院本,近半年的实习经历,独角兽公司,国企,互联网大厂都待过。自己的感受是现在互联网校招的面试难度已经是社招三年的难度,人太多,池子太小,行业发展见顶。面试很多奇怪的问题,源码的考察,让人有点摸不着头脑,不知道想要考察什么,纯粹就是想提高难度,一个环节表现不好就丧失机会,机械记忆不好的我准备起来挺费力的。但是实际上内部的大部分员工连最基本的变量的命名、测试用例、注释和文档都不好好写,代码的可维护性变得越来越低,捏着鼻子在屎山中修改代码,使用各种技术手段验证功能正确,并保证不会出现新的问题,代码的熵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越来越大,维护花费的时间变得越来越多,每天填坑,改代码,心力憔悴。很多工程师唯一的护城河估计就是对当前业务的理解,写的可读性非常差的代码让他的替代性变低,真是可悲。前几天在抖音和一个大厂出来的前辈连麦聊天,前辈毕业后 2012 年就进入搜狐,后面去了百度,一路从 Java 工程师晋升到架构师到业务主管,回到二线城市后根本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只能做独立开发,自己去打广告接单子,技术很扎实,后端,前端,简单的 AI 都可以独立搞定,建议研究生毕业后不要再去卷 CRUD 了,实话说看到前辈如此心里面很不是滋味,当年的互联网是多么风光无限,有技术的人都是被高薪抢着要的,又感慨市场规律的客观性,不以个人意志转移。IT 行业,客观来说竞争大,淘汰率高,智力密度极高,其中大部分的市场份额还被通信运营商拿走了,留给互联网行业的大概只有 4000 亿美金,这里面的大头又被 Google、Facebook、腾讯和阿里巴巴等头部大厂拿走了,马太效应非常明显的行业。好的职业具备哪些特征?吴军老师(原 Google 高级研究员,腾讯副总裁,现投资人)给出下面几个特点:首先,随着你的工作时间越长,现金流要越来越多。其次,利润率要高,而且最好不要动不动有追加投资,它会吃光收入和利润,让最终白忙活一场。再次,无论在哪个行业,要有核心竞争力。最后,要有稳定现金流的工作,大多和经济周期无关。为什么说码农不是一个好的工作?因为 IT 行业受摩尔定律的影响,每 18 个月硬件的成本就会降低一半,相同的硬件成本的性能越高,能够跑的软件就越复杂,软件就可以不断地升级实现更复杂的功能,那么程序员就需要不断地学习,程序员年纪越大,精力就跟不上,自然就被淘汰了。现在随着 Cursor AI IDE 的出现,编程已经不是什么稀缺技能了,估计很快就像英语一样成为一个基本能力,除非你能够成为顶尖高手,只是 CRUD 简单的逻辑 AI 可以做的更好。希望这个行业的前辈多考察候选人作为一个职业软件工程师具备的能力(行为面试法从过去的行为推断未来的行为,软件工程素养,工作习惯,逻辑能力,沟通能力,责任心,计算机基础,不会写出复杂度高局部性很差的代码,能够持续学习的能力,筛选出真正有能力有潜力在这个行业发展的同学),而不是考察各种奇怪的问题和源码进行服从性测试。在工作中多一些耐心,做一些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不断的积累实现可叠加的进步。希望行业内多一些 DeepSeek 这样的公司,引领整个行业进步,让盘子越做越大,而不是零和竞争。希望想要进入这个行业的同学,仔细斟酌,如果想要赚钱,其他的行业的市场更大,发展前景更好,人才密度更低,更有机会做出一些成就,不要被短期的利益和头部的曝光效应迷失了方向,浪费了几年的青春。#腾讯##阿里##字节##百度##美团##如果再来一次,你还会选择这个工作吗?#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牛客网
牛客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