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系统引导
操作系统引导是指计算机在开机时,利用CPU运行特定程序,通过该程序识别硬盘、硬盘分区以及硬盘分区上的操作系统,并最终启动操作系统的过程。这是计算机能够正常启动和运行的基础,如果引导过程出现问题,计算机将无法启动或无法加载操作系统。以下是详细介绍:
引导过程
- 初始阶段:按下电脑开机键后,CPU开始供电,执行预设内存地址中的指令,通常是一条跳转指令,使CPU跳转到BIOS程序的入口地址 。
- BIOS阶段
- 硬件自检(POST):BIOS(基本输入输出系统)开始执行,首先进行硬件自检,确认计算机硬件(如内存、硬盘、CPU、显卡等 )能否满足运行的基本条件。若硬件出现问题,主板会发出蜂鸣声并中止启动;若硬件正常,继续下一步 。
- 加载引导扇区:BIOS设置里有“Boot Sequence”选项,可设置外部存储设备的启动顺序。硬件自检完成后,BIOS按此顺序将最前面存储设备的引导扇区内容加载到内存中,并跳转到引导程序的第一条指令 。BIOS将外部存储设备的第一个扇区(512B )载入内存(放在0x00007C00处 ),若该扇区最后两个字节是“55 AA” ,则为引导扇区,该外部存储设备为可引导盘 。
- 加载操作系统
- MBR(主引导记录) :BIOS找到活动分区的主引导记录(MBR ),它位于硬盘的0柱面、0磁头、1扇区 ,大小为512字节 。若MBR的512个字节最后两个字节是0x55和0xAA ,表明设备可用于启动;否则,控制权转交给“启动顺序”中的下一个设备 。MBR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第1 - 446字节是调用操作系统的机器码;第447 - 510字节是硬盘分区表(DPT ),用于将硬盘分成若干分区;第511 - 512字节是主引导记录签名(0x55和0xAA ) 。
- PBR(分区引导记录) :MBR会找到活动分区,计算机会读取激活分区的第一个扇区,即“卷引导记录”,也叫分区引导记录(PBR ) 。PBR负责寻找激活分区根目录下的启动管理器,如NTLDR(XP系统 )、bootmgr(Win7及以上系统 )、grldr(Grub,Linux环境常用 )、btldr.mbr(BootLink )等 。
- 启动管理器 :PBR将控制权交给启动管理器。启动管理器寻找激活分区中的启动配置数据,如Win7中的BCD文件、XP中的boot.ini文件 ,根据这些数据在显示器上显示多操作系统选择画面(如有多个操作系统 )。用户选择相应操作系统后,控制权交给该操作系统 。
- 内核初始化:操作系统内核被加载到内存后,引导程序将CPU控制权交给内核,内核开始执行初始化操作,包括对硬件、电路逻辑的初始化,以及对内核数据结构(如页表、段表等 )的初始化 。
- 全系统初始化:启动用户接口,使系统处于等待命令输入的状态。操作系统在此阶段为用户提供基本工作环境,接受、解释和执行用户的程序和指令 。不同系统和配置下,全系统初始化完成后的接口表现不同,可能出现图形界面的用户账户和密码输入界面(如Windows登录界面 ),也可能是命令行形式的用户登录界面(如Ubuntu Linux命令行登录界面 ) 。
关键组件
- BIOS(基本输入输出系统):主板的固件程序,固化在ROM芯片中 。负责控制管理硬件设备,提供引导过程中的硬件自检和加载引导扇区等功能,还可从CMOS中读写系统设置的具体信息 。
- MBR(主引导记录):位于硬盘特定位置,包含主引导程序、硬盘分区表和结束标志,用于引导计算机启动并指示操作系统所在位置 。
- PBR(分区引导记录):每个主分区自己的引导记录,负责加载活动分区的操作系统 。
- Bootloader(引导加载程序):操作系统引导过程中的重要组件,负责加载操作系统的内核和其他必要的系统文件 。
引导方式
- BIOS引导(传统引导方式):使用BIOS程序和MBR进行引导。BIOS找到第一个硬盘,然后搜索FAT/FAT32分区上的引导文件,如\EFI\BOOT\BOOTx64.efi或\efi\Microsoft\boot\bootmgrfw.efi ,最后读取BCD(启动配置数据 )并启动对应的系统 。
- UEFI引导(现代引导方式):使用UEFI(统一可扩展固件接口)和GPT(GUID分区表)进行引导。UEFI提供更快速、更安全的引导过程,并支持更大的硬盘容量和更多的分区数量 。计算机首先加载UEFI固件,然后读取ESP(EFI系统分区 )上的引导文件,并启动操作系统 。
操作系统I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
操作系统(Operating System,简称 OS)是管理计算机硬件与软件资源的核心程序,是用户与硬件之间的桥梁,也是计算机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