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具体实现方法如下:

1. 定义了一个结构体 `tian`,用于保存年、月和日的信息。

2. 定义了一个函数 `runnian`,接受一个年份作为参数,用于判断该年份是否为闰年。根据闰年的定义,若一个年份能被 4 整除但不能被 100 整除,或者能被 400 整除,则该年为闰年,返回 `true`,否则返回 `false`。

3. 定义了一个函数 `days`,接受年、月、日作为参数,用于计算给定日期距离该年的第一天有多少天。首先定义了一个长度为 13 的月份数组 `months`,存储每个月的天数。然后使用循环从一月到当前月份的前一个月,累加每个月的天数,得到 `sum`。然后判断该年是否为闰年,如果是且月份大于等于 3 月,则 `sum` 加 1。最后将日期加上去,并返回 `sum`。

4. 在主函数 `main` 中,定义了一个结构体变量 `tians`,用于保存用户输入的年、月和日。然后调用函数 `days`,传入结构体变量中的年、月和日,计算得到距离该年的第一天有多少天,并将结果赋值给变量 `n`。

5. 最后输出变量 `n`,表示给定日期距离该年的第一天有多少天。

全部评论

相关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评论
点赞
收藏
分享

创作者周榜

更多
牛客网
牛客网在线编程
牛客网题解
牛客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