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秋招的收获都记在这篇文章里

浩浩荡荡的秋招总算落下帷幕。

“找到一份称心如意的好工作”对于每个人来讲都是件很重要的事,毕竟入职之后,你绝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和“工作”相处。

在亲历秋招的整个过程里,我错过一些机会、但也经历了很多“小幸运”。

事后回想整个过程,一边感慨,“幸亏有些机会我抓住了”,也一边感慨,“如果有一些东西我提前意识到,或许这次秋招我能做的更好。”

毕竟做一件事情,对于其间的一些“方法”和“门道”,你首先“意识到”,才能进一步做到。

已经“意识到”就已经胜人一筹了,如果你还能进一步做到,你就能把握住很多别人把握不住的机会。

而矛盾的地方在于,很多时候你不亲历它你就很难意识到它。

而当你亲历它,你又会感慨,如果早知道该有多好。

所以我想写下这篇文章,认真、细致的总结整个秋招过程里我所有的感受和收获。

如果你即将经历招聘,读读这篇文章或许能帮助你,提前意识到一些重要的点,在你接下来的招聘过程里,你能少走弯路,找到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

如果你不经历招聘,那也不妨一读。这些感悟对于所有的事情都具有普及性,也许能在其他事情上给你一些启发。

接下来,我将从 目标、内功、机会等方面来展开讲讲秋招过程我的一些启发和收获。

Part1 订立目标,敢想敢为

这个部分我想讲讲关于订立目标的事。

不仅仅是招聘,对于所有的事情来讲,在你做它之前,都最好要制定一个明确的目标。有了目标之后,你就有了一个明确的指引(方向),心中时刻清楚力气该往哪里使。

再细说招聘定目标这件事。

我个人认为,从一开始准备招聘,要先想清楚自己想做什么类型工作,其次对于这个类型的工作要敢于给自己设定一个比较高的目标

在《财富自由之路》这本书里,作者李笑来有一个观点我很赞同,他说,很多事情你要敢想,你才有可能做到,你连想都不敢想,怎么可能会做到。

你先是敢去想,接下来才能琢磨,要搭配怎样的努力程度才能做成这个事。

设定比较高的目标并不是说叫你好高骛远,而是说,设定一个高目标,让你对自己要求的标准提高行动上能时刻鞭策自己再努力一点。

你照着这个高目标的标准努力,最后即便没有达成这个目标,而你对照这个标准努力的最终结果总也不会太差。

若是设定一个跟自己水平差不多的低目标,就很容易产生“忽视“和“侥幸”心理,总觉得自己差不多就能达成目标,不需要太努力。这样一旦出现意外,心中就会有很大的失衡。

就好比,你求“最好”,即便最后马失前蹄,没有得到最好,但起码可以得到一个“好”。

而你求“好”,可能最后失误就只得到一个“中等”。

你求“中等”,最后可能就只能得到一个“差”。

所以我想,订立目标的时候,要敢于给自己设定一个高目标,去对照“实现这个高目标”所要具备的要求去努力,严格要求自己,给自己一个即便再坏也坏不到哪里去的结果。

当然需要再次强调的点是,“制定高目标”必须和“有效行动”搭配在一起才有意义。

曾国藩有八个字,“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我觉得这八个字精炼的概括了做事的法则。

大处着眼是有高目标,小处着手是行动。

有了高目标之后,对标高目标的要求和标准去努力,最后必定会收获一个满意的结果。

之所以有这样的感触是因为我和我的小伙伴在准备秋招的过程里,最开始按照互联网顶尖大厂的标准和要求去学习,笔试、面试的确觉得不容易,也屡屡卡壳被挂。

但按照这个标准,后面继续面互联网普通大厂就会觉得还可以。再到最后面一些中小厂,就会觉得游刃有余、把握度比较高。

基于此就生发了我以上的一些感慨。

Part2从长计议,苦练内功

在自己笔试、面试、“找归宿”的这个过程中,我深刻的体会到,「过去付出的努力所具备的能力和技能,在这个关键时刻,都变成了你与企业谈判价格的筹码」。

学历是筹码,能力是筹码,基础知识是筹码。

你问对方要“价格”的时候,要拿出你所拥有的筹码来。

你想要什么的时候,要先问问自己有什么去做交换。

自己所有的这些学历、能力、技能、基础知识,都可以统称为你的“内功”。

而我们都知道,内功非一朝一夕“速成”。

越好的企业,越是能给你好价格的企业,越是在意你的内功。

不要存在侥幸心理,蒙混过关。

就拿我们做技术的来讲,想进很好的企业,根本不存在侥幸通过面试一说。技术面至少两面,每一面至少一个小时。

即便你一面侥幸通过,还有二面,不可能蒙混过去。

面面俱到的问题,从浅到深,把你的虚实摸的透透的。

不要想说临近面试前,看看面经就能很牛逼,横扫大厂。面经只是临考前的锦上添花,帮助你把握重点。如果没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光看面经是无法把一个知识理解透彻的。

你给面试官把一个东西讲清楚的前提是,你真正理解它。也即:想清楚是表达清楚的前提。你懂的越多,你就能讲的越明白。你能讲出来几分,就表示你懂几分。

单靠面经,只是懂一个表层,面试官又不是吃素的,往下再扩展问一点点,就摸清你虚实了。

所以你不要想,找工作就是个“运气活”。你想着努力几天看看面经,就想进最好的企业,拿最好的价格,想啥呢?

在你意识到内功重要性的这一刻,你就应该明白,一切要从长计议

早意识到内功的重要性,然后早早努力。

在每一个看似风轻云淡的平常日子里,你都应该好好修炼自己的内功,认真学每一个基础知识,努力学好相关技能……

我写这一个维度的重要目的,就是想重点表达,细水长流、日复一日的这种平日里积累的重要性

内功不可能速成,不扎实的基础三言两语就会露出狐狸尾巴。

每一个看似平常、无波澜的日子里,我们都需要好好磨刀,静待利刃出鞘,千万不要想“临时抱佛脚”。

Part3创造机会,把握时机

1.关于投简历的时机

有句话叫“来的早不如来得巧”,投简历的时机也很重要。

就拿我们找IT工作来讲。最早6月多一些大厂的提前批就已经开始招聘了。大厂一般分为提前批和正式批两波儿。

那么问题来了,我应该投提前批还是正式批

很多企业提前批和正式批可以各投一次。也即是你可以有两次投他家的机会。

但有一个问题是,如果你提前批挂掉的话,你的简历可能一直锁在这个厂的系统里,不被释放,导致你这个厂的正式批无法按时投出。

还有一个问题是,如果你投了提前批挂掉,提前批的面试官会给你写评价(比如:基础知识不扎实)。那么后面正式批的面试官看到提前批面试官给的评价,可能不会再给你继续面试的机会。

所以还是要郑重选择投递时机。

我们分别聊聊提前批和正式批这两个投递时机。

先说提前批。

提前批的优势是:它通常开始的时间比较早,那个时候大家大都还没准备好,没有完全反应过来。那么如果你已经准备好了,你这个时候投递,竞争会比正式批小很多。

并且很多厂提前批通常会有一些福利。比如免简历筛选直接进入笔试,还比如免笔试直接进入面试。(所以一定要多多关注自己感兴趣的厂的信息,信息和努力同样重要。)

而提前批的劣势是,由于开始早,这个时候你可能也没有完全准备好,冒昧的去投简历,会白白浪费很多心仪厂的机会。

再说正式批,正式批通常比提前批晚一些。

正式批的优势是,因为开始时间要晚一点,给了你更充足的准备时间,你可能这个时候去笔试或者面试,会有更大的把握。

而正式批的劣势是,投递人比较多,竞争加大,福利很少,通常都要按照正式流程去走。

那么基于以上分析,该如何选择投递简历的时机?

如果你很早开始准备,并且准备的比较充分,可以投提前批。

如果提前批时机你准备不充分,不妨再等等,不要冲动,盲目浪费时间。

2.主动出击,创造机会

秋招过程里,一个让我十分苦恼的环节就是填简历。

虽然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一份固定简历。但是投不同的公司,他们都会有自己的模板,不同公司需要的某些信息有一些差别。

你必须要把信息填在他们公司的模板里,从你自己的简历把信息复制粘贴到他们模板这个过程也挺烦的。即便支持模板导入的公司,也会有一些排版问题需要你改。

总之投简历这个过程挺麻烦。但麻烦你就不投了嘛?那不行。

不仅要投,还要多投。

每投一份简历,都是一次机会啊。你不能总等着机会来找你,要自己给自己创造机会。

所以我的感慨是:

要耐心,别怕麻烦。但凡动过恻隐之心的厂,都试着去投一下,主动给自己创造机会。

别人怕麻烦的事你不怕,你不就多几次机会吗?

即便你很早拿到了一个心仪厂的offer,后面也还是要多试一下。多拿几个优质offer,谈薪的时候用来battle它不香吗?

另外一点是:对于一些优质大厂,你也要有自己的自信,要敢去投简历,不要总觉得自己不行,干脆投都不投。

总之不要给自己设限,既然努力了,就要敢于力争上游。

冲它。

3.机会很多,能抓住它吗?

我在整个秋招过程里,感受到大厂其实对应届生还是很宽容和理解的。

譬如他们不会单单因为你项目少把你挂掉,单单因为你没实习过把你挂掉,单单因为你不会某个东西把你挂掉。

相反,他们其实会给你很大发挥空间。一场一个小时的面试里,他们会问很多个维度的问题。

你没实习过,那好,把项目讲好也可以。你没有项目,那好,基础知识扎实也可以。基础知识也并不是要求你必须全盘掌握,几个问题不会他们并不会刁难你。但你不能什么都不会,也不能什么都不透彻。

你一定要有能拿得出手的几个掌握到位的技术点,把这个切面展开来,跟对方聊好,其实通过面试概率也会很大。

想表达的就是,其实,真的是有很多很多的机会。

很多很好的企业,也会给我们应届生很好的包容,允许你某些方面弱一些,但你不能哪儿哪儿都弱。

你要让对方看到你至少一个方面的闪光点。这个命运真的是在你自己手里。

会有很多很多机会,不止一次,这次失误还有下一回。可总要在平时好好准备,「运气随机转」,像掷骰子一样。好运坏运来回交替。可总有一次好运转到你面前,你准备好了才能抓住。

Part4其他细节

1.投简历时,能找内推就找内推,否则简历很容易石沉大海。

找内推的方式是:牛客网搜索栏搜索,会有很多hr的内推码。或者你自己有认识的朋友在相关企业,可以委托他帮你内推。

2.线上与线下招聘都要关注,留心收集相关信息。

线下招聘算作是企业给学校的一点福利吧。

好处是:第一,面试流程更快(很多一到两天就可以走完全部流程,拿到offer)。

第二,线下招聘相对于线上招聘而言更简单一些,竞争更小(线下招聘你只是和你同校相关专业的同学竞争,线上的话你要和各个学校的人竞争),通过率相对更高。

总结

洋洋洒洒、发自肺腑一不小心又写了很多。确实是心里有很多收获都想写出来。

关于整个招聘过程,最后总结一下:

首先你要订立一个大目标。以这个大目标为标准去努力。

其次,在日常生活与学习中,要勤恳、踏实的修炼内功,一切准备工作从长计议,不要总存抱佛脚的侥幸心理。

之后,关于机会。不要静等机会,而要主动出击,为自己创造机会。当机会来临的时候,要使自己有能把握住机会的能力。

整个秋招过程我最大的感受是:一切都很公平。

上文提到,你的内功,是你与企业交换的筹码。

你的学历是你的部分筹码,但不是全部筹码,也不是必定筹码。同等情况下,学校好确实会优先考虑,机会更多,钱也会高一点。这个没什么好酸的,很公平,学历也是一个人过去努力有成果的象征。这是应得。

但即便学历差一点,有些能力,也可以弥补,也还有很多机会。并非学历差一点就无路可走。

关键怕的是学历也不好,能力也没有,还整天想吃天鹅肉。

企业会用一种综合维度的眼光考量你,值不值得招进来,值不值得这么多钱。

每个人都可以打造自己很多个维度的竞争力。

并且其实多个维度之间可以相互弥补,一个维度差,可以用另一个维度来弥补。就像我上面说的,学历维度差的,多学些东西弥补能力维度是完全可以的。

不同企业用人标准不一样,有的确实是只用学历就会把人刷掉。但我国繁荣昌盛,有好多企业啊,很多喜欢考察人综合能力的企业,你还是有很多机会。

这个过程也让我真的强烈意识到:许多年的这个过程里,你一步棋输掉,(比如高考没考好),定不了大局。

只要你一直努力,一直学习,一直进步,手里握越来越多的筹码,你就一定能收获属于你自己应得的价格和公平。

人生从来不是短跑,而是马拉松。

你我所能做的,不过是向着一个又一个的目标,马不停蹄的一直跑下去。永不得意,也永不放弃。

#秋招##美团##校招##面经#
全部评论
1
送花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2020-11-17 10:39

相关推荐

8 10 评论
分享
牛客网
牛客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