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智共创,WeLink 赋能哈工大卓越发展

数智共创,WeLink 赋能哈工大卓越发展

哈尔滨工业大学经过百余年的发展,形成了“一校三区”的办学格局,在全国高校中最具特色,也增加了校务活动的复杂性。信息化服务模式也面临着跨地域空间,信息规划复杂、应用多分散、信息安全等方面的巨大挑战。

自 2021 年哈工大与华为公司开展 WeLink 项目合作以来,哈工大基于华为云 WeLink 的专属定制,构建了移动端的协同办公服务平台“哈工大”APP,为校内师生提供了即时通讯、校内新闻、消息通知、邮件收发等服务,并基于平台特色功能,为教职员工、学生等不同用户角色提供一系列可以方便获取到的工作、管理、学习、生活相关业务,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作为学校信息化服务体系移动端主入口,“哈工大 APP”有效支撑了学校迎新、开学第一课直播、思想政治实践课、期末线上监考等重点工作,形成了具有哈工大特色的移动端校园门户,有效提升了师生的信息化使用体验。

创新迎新工作流程,打造定制化新生入校场景

2023 年,哈工大一校三区迎来 17202 余名新生,迎新工作全部依托哈工大 APP 实施,新生在入学前就通过群组沟通,获取校内信息。并通过线上学费缴纳、宿舍分配、电子报到通知单等迎新服务实现新生与业务的连接。

一校三区,共上开学第一课

基于 WeLink 的音视频能力,哈工大实现一校三区线上线下融合,为一校三区 7700 余名 2023 级本科生讲授“开学第一课”。

此前,哈工大也曾组织一校三区共上思想政治理论实践课,让学生与专业泰斗、学术大咖、行业精英、杰出校友面对面交流,亲身感受本专业、本学科的发展前沿,让学生在大一期间就建立起专业认知,树立行业榜样楷模,主动对标,激发家国情怀与自身使命担当。

一体化协作平台,助力团队高效合作

哈工大 APP 为师生提供了一个可靠的一体化协作平台。实名通讯录和即时通讯等功能同时兼顾隐私和沟通需求,师生无需在保存大量人员通讯录到手机,基于通讯录即可快速以语音文字视讯方式联络,随用随查,助力师生沟通无间,科研团队高效协同。

校园知识,自主传播

学校基于哈工大 APP 建立了校园内部公众号体系,各级单位、社团等组织自行建设自己的公众号,可用于定向发送通知消息、图文资讯,极大提升了校园信息的传送效率。学校将各类通知按照消息的类型、业务模式、通知渠道、紧急程度等进行梳理,通过公众号、小微助手、APP 通知等方式进行推送,有效提升了信息传送效率,消息直达每名师生。2022 年,学校通过哈工大 APP 向全体师生发送《工作提示》,发送 10 秒钟阅读数就超过了 8000 人次。

开放生态,可持续发展

基于 WeLink 开放平台能力,哈工大持续拓展业务领域与使用场景,促进信息化服务领域可持续发展,在哈工大 APP 标准化集成 120 余个应用,涉及校园学习、生活、办公等方方面面。学校还可以按部门/角色/个人,灵活配置应用权限,为师生各类不同需求提供便利。

“安全”不间断,体验更流畅

在信息安全方面,哈工大 APP 内置网络隧道,在安全可控前提上打通内外网边界,应用一次认证后身份通行所有应用,内置 WeLink 云桥,用户无需 VPN 即可在公网下直接访问 OA 办公、流程审批等内网业务应用。配合 APP 推送消息与办事中心待办服务,使业务办理不中断。

未来,华为云 WeLink 还将与哈工大继续携手,以平台建设为抓手,促进学校数字化转型,探索将人工智能与校园数字化场景紧密结合, 构建起科学性、系统性、全局性的数字化发展治理体系,全面助力学校新百年卓越建设。

如果大家对产品有任何问题或意见与建议,可以随时联系专家,知无不言,解决您的业务需求。

全部评论

相关推荐

ming_ri:“很抱歉,您的简历和我们当前的职位需求不是很匹配”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逆流河上万仙退:可能是发的钱太少了 怕你过来实习还要自己贴钱 意向就不高 省的浪费大家时间 可能你通过了也不会去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从输入URL到页面加载发生了什么:总体来说分为以下几个过程: 1.DNS解析 2.TCP连接 3.发送HTTP请求 4.服务器处理请求并返回HTTP报文 5.浏览器解析渲染页面 6.连接结束。简述了一下各个过程的输入输出作用:以下是对从输入 URL 到页面加载各过程的输入、输出或作用的一句话描述:DNS 解析: 输入:用户在浏览器地址栏输入的域名(如 www.example.com)。输出:对应的 IP 地址(如 192.168.1.1)。作用:将易于记忆的域名转换为计算机能够识别和用于网络通信的 IP 地址,以便浏览器与目标服务器建立连接。TCP 连接: 输入:浏览器获得的服务器...
明天不下雨了:参考一下我的说法: 关键要讲出输入网址后涉及的每一个网络协议的工作原理和作用: 涉及到的网络协议: HTTP/HTTPS协议->DNS协议->TCP协议->IP协议->ARP协议 面试参考回答: 第一次访问(本地没有缓存时): 一般我们在浏览器地址栏输入的是一个域名。 浏览器会先解析 URL、解析出域名、资源路径、端口等信息、然后构造 HTTP 请求报文。浏览器新开一个网络线程发起HTTP请求(应用层) 接着进行域名解析、将域名解析为 IP 地址 浏览器会先检查本地缓存(包括浏览器 DNS 缓存、操作系统缓存等)是否已解析过该域名 如果没有、则向本地 DNS 服务器请求解析; 本地服务器查不到会向更上层的 DNS 服务器(根域名服务器->顶级域名服务器->权威域名服务器询问)递归查询 最终返回该域名对应的 IP 地址。(应用层DNS协议)DNS 协议的作用: 将域名转换为 IP 地址。 由于 HTTP 是基于 TCP 传输的、所以在发送 HTTP 请求前、需要进行三次握手、在客户端发送第一次握手的时候、( 浏览器向服务器发送一个SYN(同步)报文、其中包含客户端的初始序列号。TCP头部设置SYN标志位、并指定客户端端口 同时填上目标端口和源端口的信息。源端口是浏览器随机生成的、目标端口要看是 HTTP 还是 HTTPS、如果是 HTTP 默认目标端口是 80、如果是 HTTPS 默认是 443。(传输层) 然后到网络层:涉及到(IP协议) 会将TCP报文封装成IP数据包、添加IP头部,包含源IP地址(浏览器)和目标IP地址(服务器)。IP 协议的作用: 提供无连接的、不可靠的数据包传输服务。 然后到数据链路层、会通过 ARP 协议、获取目标的路由器的 MAC 地址、然后会加上 MAC 头、填上目标 MAC 地址和源 MAC 地址。 然后到物理层之后、直接把数据包、转发给路由器、路由器再通过下一跳、最终找到目标服务器、然后目标服务器收到客户的 SYN 报文后,会响应第二次握手。 当双方都完成三次握手后、如果是 HTTP 协议、客户端就会将 HTTP 请求就会发送给目标服务器。如果是 HTTPS 协议、客户端还要和服务端进行 TLS 四次握手之后、客户端才会将 HTTP 报文发送给目标服务器。 目标服务器收到 HTTP 请求消息后、就返回 HTTP 响应消息、浏览器会对响应消息进行解析渲染、呈现给用户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评论
3
收藏
分享

创作者周榜

更多
牛客网
牛客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