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回到大一入学,你能改变你现在的样子吗
#如果校招重来我最想改变的是#
今年的互联网大厂少了锣鼓喧天的招聘,7、8月的招聘氛围较往年淡了许多。九十月大概会重新变回秋招的主要时间段。
即将大四和研三的朋友想必大都在紧张的准备秋招。在此想与点进这篇文章的你交流一个问题。
如果能有机会和过往的自己对话,结局是会完全相同,还是会比现在好呢?
抱着这个问题,又来看一波我女朋友的故事。
一个985典型大学生的现状
最近我女朋友也在找工作,她是某末985学校的理工本科生,作为2023届毕业生即将大四,她也正处于找工作被毒打的阶段。
由于有升学的打算在,所以她现阶段希望寻找的是产品或数据分析的岗位的实习岗位。
她是一个典型的好学生。
在学校内积极学习校内的所有课程,绝大部分课程成绩都在85分以上。然而保研这件事情是永远都僧多粥少,她以大概1~2名的差距无缘校内的正常保研。
她积极参与了非常多的科研相关竞赛,比如数学建模比赛、数学竞赛等,没有参加互联网+和大创等偏商科的竞赛。
专业技能方面,突击了大概1个月产品相关的知识(竞品分析思路、产品原型图),大概半个月数据分析岗位的相关知识(sql,tableau,Excel等)
本科期间没有产品或数据分析岗位的实习经历。
在这个8月,她投递了非常多的简历,其中大概有一半的简历直接被挂了(大厂全挂,中小厂挂一半),面试通过几家的都是小厂,也被不少中小厂挂了。
这换谁不emo,虽然说985出来也是牛马,但是这可是连做牛马的机会都没有。
公司想要什么样的人
俗话说的好,凡事怕比较。
恰巧她有一个高中室友A,是在一所双非一本(广东较好的学校)读文科专业。
而A同学呢,专业上的课程比较少,学院甚至会把课表排出空挡方便大家实习。
A同学自大二起就开始在小厂做产品岗相关的实习,大三(22年春招)很顺利的就找到了猪场的实习。
她的秋招的终极目标是鹅厂。
而我女朋友回望自己的大二大三,参加了很多科研上的竞赛,也有进入老师的实验室当牛马。
同时由于是理工科专业,课程内容是有一定难度的。(部分课程的挂科率是可以按百分比算而不是人头算) 为了取得较好的成绩,她也花了不少的时间在校内的课程学习上。
就此,她emo了。所以学习读书考个好成绩是没有用的吗。(当然有,出国的时候会看的)
那对找工作而言一点用也没有吗。(确实,很多私企根本不看你成绩单)
基于这个个例,可以得出(一个个例上的)推论。有对口实习的双非本科生,比985学校无对口实习仅有成绩好的本科生。反而更容易求得中大厂相关的实习工作。
一份实习>高考考高100分
(新时代读书无用论×)
如果想要这样的人需要做什么
基于这个结论,那么下一个问题来了。
如果想成为这样的人,需要做到什么。
在大二的时候找一份实习? 不,没这么简单。
如果你想进大厂当HR,那你需要找到是HR相关的中小厂实习。
如果你想进大厂当产品,那你需要找到是产品相关的中小厂实习。
所以你需要做到的是,在大二的时候确定自己的职业规划。
而且如果你是理工科学生,出去进行长期实习的同时大概率你还需要放弃维持一个好的课内成绩。提早放弃保研的机会。
作为一个读过大学的人来说,每个大一新生入学的时候都朝气蓬勃的说自己要努力转专业离开这笨比学院、说自己要好好学习保研读一个更好的学校。
对于刚刚考上好学校的人来说,遇到考试就开摆,是需要转变12年以来考试就要考个好成绩的惯性的。
所以考试考个好成绩就真的没用了吗。
倒也不全是。
虽然私企他确实不怎么看在校的成绩,相比与此,更加关注于求职者的过往相关实习或项目。
但是,当毕业于好学校的学生也手握实习的时候,企业就又开始选择好学校的学生了。这大概就是内卷吧
典型例子就是这两年的大厂招聘,毕业于好学校的学生的入职比率想比于过去几年,是在逐年提升的。(大家刷牛客也能感觉出来)
即使回到过去,真的有用吗
所以,即便能回到过去。
又有多少人能说服自己,在大二的时候放弃校内的课程。并且确定好自己喜欢的职业。做好职业规划。大二小厂,大三中厂,大四毕业即进入大厂打工呢。
这并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
人做出的决定总是基于当下的认知进行的最佳决策。再来一次、大抵也一样。
所以,即使回到过去,倒也没啥可改变的。
即便生活艰难,身边有家人有朋友可以打打电话。
有无数网上的陌生人与你共同冲浪交流。也是幸运的了。
虽然寒气逼人,但依然祝福大家能找到理想的工作!
PS: 有一说一看到985院校的同学也这么惨是不是也会舒服些。
另外: 相信看到这篇文章的一定也有少部分大二的同学。
如果你准大二就已经开始刷牛客看面经看题。
那你已经起码比你一半的同学牛逼了。
加油吧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