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招尽力了

找工作的经历

秋招的时候懵懵懂懂,挂了很多大厂,恶补了计算机基础和各种框架源码。主要找的也是客户端开发(Android)方向,最后签了小米的相机软件工程师(系统开发方向)。然后接着学习、刷题、背八股到了现在。
秋招结束后了解到客户端开发的前景可能不太好,就试着学了后端方向的内容(本来也是有点基础的)。春招面了两次字节,一次B站。最终字节三面挂,B站四面结束还在泡池子。
对于这个结果,我也只能说尽力了,后续会把字节(后端)和B站(客户端)的面经分享出来。不过大概率要去小米上班了。
对于技术的兴趣和发展前景,我觉得没必要过于焦虑,即使现在焦虑也没有用。尝试改变过就好了,未来要是觉得不好还可以继续尝试。

碎碎念

对于计算机和互联网我一直是抱着热爱来学习的,面对现在这种裁员和贩卖焦虑的现状也感到深深的无奈。
兴趣爱好和工作确实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即使找到了兴趣相关的工作也可能会因为不能盈利等问题产生种种矛盾。
未来我也可能也会去学习一些不是为了找工作的知识,自己做一些网站和游戏什么的。如果运气好还能发展发展副业,如果不能盈利也是开心就好。
说了这么多,一方面是自己对于找工作和春招的感慨,一方面也想找一找兴趣相投的小伙伴,未来可以一起做做开源项目什么的。

春招,尽力了!

#2022春招##春招#
全部评论
同意!找工作的过程真的对兴趣是一种考验,找个暑期实习比想象中的难 😂 还是比较愿意回到自学阶段,写写开源玩具
1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2022-04-11 21:51

相关推荐

1 超级App生态吞噬独立应用场景微信、支付宝、抖音等超级App通过小程序、轻应用构建了完整的商业闭环,使得大量中小型应用失去存在必要。数据显示,2023年微信小程序数量突破400万,覆盖电商、社交、工具等各类场景。用户习惯逐渐从"下载App"转向"即用即走"的小程序,导致独立App的安装率和留存率持续下滑。许多企业为降低获客成本,直接放弃原生App开发,转而入驻超级App生态,这使得纯客户端岗位需求进一步萎缩。2 跨端技术对原生开发的降维打击Flutter、React Native、Taro等跨平台框架的成熟,让"一套代码多端运行"成为现实。头部企业(如阿里、字节)已大规模采用跨端方案,将原生开发团队缩编为"核心模块维护组"。即便在高性能要求的场景(如直播、游戏),跨端技术也能通过原生插件混合开发实现需求。这种趋势下,企业对纯原生开发者的需求锐减,转而青睐同时掌握JavaScript/Dart和原生技术的"跨端工程师"。3 AIGC与低代码的致命冲击当前AI生成代码技术(如GitHub Copilot)已能自动化完成基础UI布局和业务逻辑开发,而低代码平台(如钉钉宜搭、腾讯微搭)更是让非技术人员也能快速搭建简单应用。虽然复杂交互场景仍依赖人工开发,但AI技术的迅猛发展正在快速改变行业格局——从Figma设计稿一键生成Flutter代码,到GPT-4直接输出可运行的基础模块,再到AI智能分析崩溃日志并提供修复方案,这些突破正在大幅降低初级客户端开发岗位的技术门槛和价值。这种趋势将迫使客户端开发者必须向高阶架构设计或AR/VR等新兴垂直领域转型,否则很可能面临被自动化工具取代的职业风险。4 云化与流式应用的终极威胁Google的Instant App和苹果的App Clips证明了"无需安装"的可行性,而云游戏/云应用技术(如腾讯START)更是将计算完全移至服务器端。未来如果5G+边缘计算普及,用户可能通过流式传输直接使用应用,本地客户端将退化为简单的渲染终端。这种模式下,90%的客户端开发工作会转移至服务端,仅剩的岗位可能集中在平台方(如苹果/谷歌)的系统层优化团队。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评论
4
收藏
分享

创作者周榜

更多
牛客网
牛客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