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研究生与求职阶段的经验分享
1. 个人简历
双非本,985硕
签约农行研发中心(雄安)
结合牛客的活动,我来分享一下自己在大学、研究生与求职中的经验教训。
2. 大学阶段
2.1 不报抱怨过去
我读本科的时候,身边经常有负能量的同学抱怨学校的基础设施,抱怨学校的学习氛围,抱怨自己是高考失利才来到这里。其实抱怨是毫无意义的,与其把时间浪费在抱怨身边环境,不如积攒自己的能量奔向更美好的下一站。分享台湾清华大学彭明辉教授的一段话“生命是一种长期而持续的累积过程,绝不会因为单一的事件而毁了一个人的一生,也不会因为单一的事件而救了一个人的一生。属于我们该得的,迟早会得到;属于我们不该得的,即使侥幸巧取也不可能长久保有。”
2.2 尽早确立目标
读大一的时候,一位老师曾在一次讲座中提到:“大学四年应当倒着过,四年之后的你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取决于这四年间的每一天你在做什么”我深以为然,之后的每一天都在向着目标前进,踏踏实实地走好每一步,结果自然不会差。
2.3 尽量广泛阅读
阅读是低成本收获他人知识的绝佳途径,多少古圣先贤把毕生心血浓缩在书中。大学空闲时光很多,与其浪费在游戏、看剧上,不如博采众家之所长。
2.4 多去了解社会
学生思维往往代表着一种不切实际的理想主义。这个社会运行的规则是什么,我们能做什么,我们不能做什么,我们怎么才能把事情做的尽可能让所有人都满意,这是一种智慧,也是我们进入社会必须学习的。在“象牙塔”里的我们往往会做出一些教条主义的行为,这也是通常所谓的“学生气”,如果想要更好地适应社会规则,不妨从大学阶段就开始尝试实习,感受真实的社会运行规则。与不同的人打交道的经历会使你更加游刃有余。这里推荐吴思老师的一本书《潜规则》。
2.5 尝试了解自己
了解自己,认识自己是人一生的必须课。知道自己擅长什么,知道自己不擅长什么,如何扬长避短,如何取长补短。修炼自己是我们一生的修行,在此之前不妨先尝试了解自己。
2.5 尽早考四六级
3. 研究生阶段
3.1 多和导师交流
了解你的导师,尝试用他/她喜欢的方式与他/她沟通,掌握与导师的相处之道。3.2 广泛阅读文献
熟悉自己科研领域最好的方法莫过于大量阅读文献,通过文献的阅读可以知道别人做了什么,别人怎么做的,我还能做什么。3.3 及早撰写论文
大部分普通论文从投稿到接受存在一个漫长的岁月,做好提前量才能赶上评奖学金以及不拖累秋招。3.4 关注行业动态
4. 求职阶段
4.1 明确自己需求
以我为例,我明确知道自己追求什么,最终选择的是农行雄安研发中心。离家近和在小县城的高工资已经满足了我的要求,至于网上的一些言论我大可不必在意。首先雄安新区所有的岗位都很忙很累,包括但不限于公务员,其次我涉及不到户口的问题,对北京户口没有追求,再者我也不存在疫情防控不能回家等问题。想清楚自己要什么才能更加从容的面对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