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ue@3.x加强
Vue3的简单
- vue3 对比 vue2 有哪些区别?
- vue3 大约2020年年底发布..
环境搭建
- 创建项目的两种方式
- 使用@vue/cli创建(选择vue3), 背后是webpack.
- 使用vite创建项目, 背后vite.
组件的编写方式
- [最佳实践]使用.vue文件, <script‘ ’setup>编写组件
- [最佳实践]使用.jsx/.tsx文件, 使用defineComponent编写JXS语法的组件.
- 在vue3中, 可以正常支持 vue2的组件定义方式(不用setup)
- 使用.vue文件, 把 setup当作选项来使用, export default { setup, methods }
- 使用.vue文件, 使用 defineComponent() 来编写组件.
- 使用.js/.ts文件, 使用 h 函数来编写组件.
为什么要使用setup组合?
- 原因: vue3中新增的setup, 目的是为了解决vue2中"数据和业务逻辑不分离"的问题.
- vue3中使用setup是如何解决的呢?
- 第1步: 用setup组合API替换vue2中的data/computed/watch/methods/...
- 第2步: 把setup中相关联的功能封装成一个独立可维护的hooks.
vue3组合API
- ref
- 作用: 一般用于定义基本数据类型, String / Boolean / Number
- 背后: ref 的背后,是使用 reactive 来实现的响应式.
- 语法: const x = ref(100)
- 访问: 在setup中使用 .value来访问.
- isRef
- 作用: 检查值是否为一个 ref 对象.
- 语法: const bol = isRef(x)
- unref
- 作用: 用于返回一个值, 如果访问的ref变量,就返回其.value值, 如果不是ref变量,就直接返回.
- 语法: const x = unref(y)
- customRef
- 作用: 自定义ref对象, 把ref对象改写成get/set, 进一步可以为它们添加track/trigger.
- 参考官网的示例.
- toRef
- 作用: 把一个reactive对象中的某个属性变成ref变量.
- 语法: const x = toRef(reactive(obj), 'key') // x.value
- toRefs
- 作用: 把一个reactive响应式对象变成ref变量.
- 语法: const obj1 = toRefs(reactive(obj))
- 应用: 在子组件中接收父组件传递过来的props时, 使用toRefs把它变成响应式.
- shallowRef
- 作用: 对复杂层级的对象,只将其第一层变成ref响应. (性能优化)
- 语法: const x = shallowRef({a:{b:{c:1}},d:2}) 只有a和d变化才会自动更新.
- triggerRef
- 作用: 强制更新一个shallowRef对象的渲染.
- 语法: triggerRef(shallowRef对象)
- reactive
- 作用: 定义响应式变量, 一般用于定义引用数据类型. 如果是基本数据类型,建议使用ref来定义.
- 语法: const arr = reactive([])
- readonly
- 作用: 把一个对象,变成只读的.
- 语法: const rs = reactive(ref对象|reactive对象|普通对象)
- isProxy
- 作用: 判断一个变量是不是readonly或reactive的.
- isReactive
- 作用: 判断一变量是不是reactive的.
- isReadonly
- 作用: 判断一个变量是不是只读的.
- toRaw
- 作用: 得到返回reactive变量或readonly变量的"原始对象".
- 语法: const raw = toRaw(reactive变量)
- 疑问: reactive(obj) 和 obj 之间是浅拷贝的关系 ?
- markRaw
- 作用: 把一个普通对象标记成"永久原始", 从此将无法再变成proxy了.
- 语法: const raw = markRaw({a,b})
- shallowReactive
- 作用: 定义一个reactive变量,只对它的第一层进行Proxy, 所以只有第一层变化时视图才更新.
- 语法: const obj = shallowReactive({a:{b:9}})
- shallowReadonly
- 作用: 定义一个reactive变量,只有第一层是只读的.
- 语法: const obj = shallowReadonly({a:{b:9}})
- watchEffect/watchPostEffect/watchSyncEffect
- 作用: 相当于是react中的useEffect()
- 语法: const stop = watchEffect(fn)
- computed
- 作用: 对响应式变量进行缓存计算.
- 语法: const c = computed(fn/{get,set})
- 生命周期的变化
- 选项式的beforeCreate/created被setup替代了.
- 选项式的beforeDestroy/destroyed换成了beforeUnmount/unmounted
- 新增了两个选项式的生命周期renderTracked/renderTriggered,它们只在开发环境有用,仅用于调试.
- 在使用setup组合时,不建议使用选项式的生命周期,建议使用 on* 系列hooks生命周期.
- provide/inject
- 作用: 在组件树中自上而下地传递数据.
- 语法: provide('key', value)
- 语法: const value = inject('key', '默认值')
- getCurrentInstance
- 作用: 在setup或生命周期中访问 app实例
- 语法: const app = getCurrentInstance()
- Vue3.0开发的最佳实践:
- 只使用setup, 不要再使用vue的选项了
- 有必要封装hooks时,建议把功能封装成hooks,以便于代码的可维护性.
- 能用vite就尽量使用vite, 能用ts就是尽量使用ts.
vue-router(v4)
- 注意:在vue3环境中,必须要使用vue-router(v4)
- 创建router,使用createRouter()
- 指定路由模式,使用history属性:createWebHashHistory/createWebHistory()
- 路由注册,在mian.js中 app.use(router)
- 如果当前项目严格使用组合式API进行开发,必须使用useRoute、userRouter...
- 已经没有tag属性的,用custom和插槽实现自定义。
- 新增了"插槽"功能,极其强大,参见路由中的伪代码,它在实现keep-alive和transition动画将变得更简单,还可以Suspense实现Loading。
- 新增了几个组合API:useRoute/useRouter/useLink。
- 查询vue-router(v3)和vue-router(v4)的变化:https://next.router.vuejs.org/zh/guide/migration/index.html
vuex(v4)
- 注意:在vue3环境中,必须要使用vuex(4)
- 使用vuex数据时,哪怕是在setup中,也要使用computed来访问状态管理中的数据,否则数据不响应。
vue(v3)的UI组件库
- 在vue3环境中,一定找支持vue3的组件库。那些vue2的组件库是无法使用的。
- 以and-design-vue(v2)为例进行使用
- cnpm i ant-design-vue@next -S
- cnpm i vite-plugin-components -D
- 在vite.config.js中配置组件的按需加载。
- 在index.html引入ant-desing-vue的样式文件。
- 在代码import {Button} from 'ant-design-vue'
- app.use(Button)
vue(v3)变更的若干细节
-
v-for 和 ref 可以一起使用(自己封装方法手动收集v-for中的ref实例)。
-
使用 defineAsyncComponent 定义异步组件(但注意不能用在路由懒加载中)。
-
attrs 在v2中无法接收class和style,在v3是可以的。this.attrs/useAttrs()/setupCtx.attrs。
-
$children 已经被移除了。(这会带来哪些影响?)
-
自定义指令,使用 app.directive(),需要注意是在v3中它的钩子发生了若干的变化。
-
data选项,只支持工厂函数的写法,不支持对象的写法了。
-
在v3中,自定义事件在子组件中要使用 emits选项、defineEmits() 来接收事件。在子组件中如何触发这些自定义事件呢?ctx.emit('事件') / this.$emit() / const emit = defineEmits()。
-
在v3中,on/off/once都移除了,只保留了emit。
-
在v3中,全局过滤器、filters选项都移除了。
-
在v3中,支持片段(碎片),在template中可以使用多个根节点。
-
在v2和v3中,都支持函数式组件,但语法有很多不同,慎用函数式组件。
-
v2中的Vue构造函数,在v3中已经不能再使用了,所以Vue静态方法和静态属性都不能使用了。在v3中新增了一套实例方法来代替,比如app.use()等。
-
globalProperties和provide都向vue组件注入数据,但官方推荐使用provide向下游的组件注入数据。
-
在v2中,Vue.nextTick()/this.$nextTick不支持构建工具的“摇树”功能,所以在v3中用 nextTick 这个组合API替代了。
-
在v3中,v-if/v-else/v-else-if无须再加key,即使在动画中也无须再加key了。
-
在v2中,使用Vue.config.keyCodes可以修改键盘码,但在v3中已经淘汰了。
-
在v3中,listeners移除了,所以在v3中无法使用listeners来调用父组件给的自定义事件了。
-
在v2中,根组件挂载DOM时,可以使用el、也可以使用mount()。在v3中只能使用mount()来挂载了,在v3中这种挂载是向
节点中追加innerHTML。 -
在v3中,propsData选项已经被淘汰了。
-
在v3中的props中无法访问this了,可以使用inject来访问父级节点传递过来的数据。
-
在v2中,有一个render选项(本质上是一个渲染函数,这个渲染函数的形参是 h 函数)。在v3中已经不能使用render选项,建议使用 h 这个组合API。(h相当于React.createElement)
-
Suspense 还尚未正式发布,不建议使用。作用是给异步组件添加Loading交互的。
-
的两个指令发生了变化,动画class名字发生了变化。
-
在v3中,在同一个元素或组件上,可以同时使用多个v-model,语法
<SyncChild v-model:xx.even='xx' v-model:yy.hehe='yy' />
export default {
props: {
xx: Number,
xxModifiers: { default: () => ({}) },
yy: String,
yyModifiers: { default: () => ({}) }
},
emits: ['update:xx'],
setup(props, ctx) {
const handle = () => {
// 触发update:xx访问,并回传数据给父组件中的v-model:xx
const { odd } = props.xxModifiers
const { xx } = props
ctx.emit('update:xx', odd?xx+1:xx+2)
}
return { handle, ...toRefs(props) }
}
}
- 同一节点上使用v-for和v-if时,在v2中不推荐这么用;在v3这种写法是允许的,但v-if的优秀级更高。
- 在v2中,静态属性和动态属性同时使用,不确定最终哪个起作用;在v3中可以确定的,谁在后面谁起作用。
- 在v3中,注意watch对数组的监听问题,一定要 deep:true。
- 在v3中新增了 (穿梭框),这相当于ReactDOM.createPortal(),它的作用是把指定的组件渲染到任意父级作用域的其它DOM节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