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经理从业系列文章01:产品规划方法论
开篇词:
“产品经理从业1-3年是基础期、应重点修炼好基本功,形成自己的做事方法;3-7年是资深期,需在思维、影响力、管理、商业等方面进行更深层次的业务综合能力拔高;7年以上是顶级期,天赋高、持续努力,且运气较好的产品经理有望往总监、产品管理者晋升,制定产品战略规划,对行业进行深入洞察,洞悉商业、增长本质。
汤圆目前有2年多的互联网大厂产品经验,站在即将迎来的3年时间节点,回顾过往经历,将自己在一线产品岗位的经验总结成方法论,分享给还在基础期艰难爬坡的同业朋友。本系列第1篇,针对产品规划方法论进行梳理。”
正文:
产品规划能力是产品经理必备的基本功,只不过,不同级别的产品岗位因负责的业务范围大小不同,对产品规划能力的要求也有高有低。
工作三年内的产品经理负责业务范围大多是一条完整的产品线中的某个具体的业务方向。比如内容类APP,通常可以分为基础体验方向、社区方向、内容消费方向、内容生产方向等,那工作三年内的产品经理负责的具体业务可能是内容生产业务,或者其中再细分的一个方向,例如UGC内容生产,具体视团队大小、业务发展阶段、产品复杂度而定。
汤圆之前有幸负责过独立APP的产品规划与设计,但是这种机会还是非常难得,通常只在产品发展初期、团队规模小、岗位极其缺人或者公司试验型产品方向上才有可能发生。
结合过往工作经验和阅读学习到的知识,对产品规划方法进行总结,本文只适用于工作三年左右的产品经理进行独立业务规划和方案设计,对跨组织业务体系、多业务架构设计暂不适用,本人日常也在不断提升业务架构方面的能力,希望日后能有较为深入的经验积累,再总结成方法论与大家分享。
首先,在进行具体业务的产品规划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下产品规划是什么?
顾名思义,产品规划为针对具体的业务进行未来方向规划,具体来说便是:建立一个可靠的目标,结合产品现状,将其拆解为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可执行产品方案。
那,具体的产品规划应该怎么做呢?我们可以分为四步来看:
第一步:建立并深刻理解目标
在比较大型的产品团队(产品团队人员规模30人以上),通常有产品架构师或者总监来制定整个大团队的业务战略规划,比较常见的是用OKR目标管理法,按季度或者双月周期执行,在每一个周期开始阶段,上级会制定好OKR目标,并和各个协同团队进行握手对齐。
产品经理需要深刻理解目标,可以从以下四个维度理解:
- 明确自己业务方向OKR的核心重点是什么?
- 目标用什么量化的指标衡量?
- 目标实现的明确时间点、验收标准?
- 目标与公司整体的业务发展战略如何挂钩?
多数产品团队在制定OKR之前,高层会先与下属进行规划讨论、对齐,收集一线业务人员的真实想法,这个时候,产品经理需要对未来的产品规划提前布局思考、做到心中有方案,最好能发挥影响力,去影响上级的决策,把握后续的产品推进方向,并争取资源。
第二步:梳理业务现状&背景
明确了与自己业务相关的目标,产品经理需要进一步对业务现状进行梳理,需要发挥数据分析、竞品调研、行业及市场分析、资源服务优劣势分析、用户需求理解等基本功对业务现状及背景进行全盘分析,找出目标与现状之间的差距,分析阻碍发展的现存问题,并从中明确核心待解决问题。
第三步:针对业务问题和目标,拆解执行路径:
明确了核心待解决问题后,需要针对问题形成的原因,逐个分析并找到合理的产品实现路径,具体到中间可能涉及到哪些产品环节、依赖方等,都需要梳理清楚,最终明确为一个个可落地的产品方案。
第四步:根据收益、成本和依赖,定项目&需求优先级;
经过上述的执行路径拆解,可能从多个维度或者环节拆解出若干个可落地的产品方案。但是,每一个周期的资源都是有限的,具体体现在产研人力、预算资金和时间成本上。zhi guan zhong y对于产品经理来说,需要衡量项目&需求的ROI,合理调配资源,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实现产出最大化就显得至关重要。针对具体的项目&需求,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衡量来优先级:
- 对目标的量化收益;
- 实现成本、时间周期;
- 项目间依赖、先后顺序;
- 外部依赖方成本、进度;
结语:
衡量好优先级,就可以按照团队的版本计划明确大致项目时间了,在接下来一段时间就可以按照既定计划推进。当然,产品规划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产品经理对市场、行业、用户、竞争环境、公司内外部生态保持敏感,在变化中思考,适时调整方向,不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