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厂介绍-阿里

阿里巴巴生态系统主要业务介绍
《一文看懂阿里组织架构调整与主要业务产品》

互联网进入下半场,对于组织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就像张勇说:“不断升级自我,时刻具备拥抱变化的热情和能力,必须成为核心竞争力”。
同时,对于同学们来说,了解一家公司的组织架构及主要业务,也是帮助大家更好的建立宏观思考框架,更好的站在全局视角理解业务、选择业务部门。
这次暑期实习,阿里一反常态开放了近几年来最多的一些hc给到实习生同学们,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阿里的组织架构变迁及现在的主营业务情况叭!

本文分为两个部分(预计阅读时间 12分钟)
阿里巴巴组织架构及业务历史变迁
阿里生态体系及部分主要产品介绍
(数据来源于阿里巴巴集团官网、36氪、钛媒体、方正证券研究所、2021年Q1财报等)

阿里巴巴组织架构及业务历史变迁

了解阿里组织架构调整和业务历史变迁,一方面可以帮助同学们更好的了解组织的前世今生,面试侃侃而谈无压力!另一方面,可以清晰的看到业务重点、资源倾斜的变化,希望对大家选择业务的时候有所帮助哦!

1、1999-2005
从18罗汉到四大业务
图片说明

2、2007-2008
2007年,“轮休学习”大量高管离职,雅虎高管不断轮换,吴泳铭带队成立阿里妈妈2008年,互联网寒冬,整理雅虎,深化“大淘宝”战略,孙彤宇离职,陆兆禧接任淘宝CEO
图片说明

3、2009
继续裁撤雅虎,只保留“口碑”,张宇任口碑总经理成立阿里云,总裁王坚,雅虎被整合入阿里云公司阿里软件所有服务关停,部门整合进入阿里研究院,阿里软件总裁兼CTO王涛离职,阿里研究院由集团总裁曾鸣接管。
图片

4、2010-2011
淘宝拆分“C2C、B2B、搜索”三个部门开启搜索零售,同年彭蕾任支付宝总裁兼任集团人力总监,原CEO邵晓峰调回总部。

图片

5、2012
6大子公司才分为7大事业群,总裁直接向马云汇报,阿里历史上的“七剑下天山”B2B 完成私有化, 雅虎回购协议达成,为阿里集团日后上市做准备7个事业群总裁直接向马云汇报,由“子公司”改称为“事业群”。
图片

6、2013-2014
7大事业群拆分为25个事业部,采取总裁负责制,马云评价”阿里13年来最艰难的一次组织、文化变革”。2014年,All in 移动端,移动负责人改为张勇
战略意义:
组织自我变革:应对外界剧烈竞争趋势(京东、唯品会等)重新配置资源:化解矛盾,给年轻人晋升空间预备接班人:5月马云卸任CEO,陆兆禧接任,9月张勇被任命为集团COO
图片

7、2015-2018
阿里创造性地设立了中台事业群,7位80后独立部门(内部创业),让组织结构从“树状”变为更灵动的“大中台、小前台”的“网状”组织结构,这种组织结构避免了不同业务对应不同基础能力的重复建设,也为持续创新提供基础。“企业是否该设置中台”随后被当做管理学经典问题反复被拿出来讨论。
大中台——DT 时代的大中台战略
中台下辖:搜索、共享、数据、产品部,以及闲鱼、淘宝头条等创新业务
小前台—— 打破树状结构,改为敏捷小前台
前台下辖:淘宝、手机淘宝、天猫三大部门,张勇直接率领

8、2019
以阿里数字经济体三大战略:“全球化、内需、大数据和云计算”为核心,阿里宣布新组织升级结果:蒋凡、胡晓明、程立等一批青年领导层进一步晋升,阿里在集团技术、电商广告,以及新零售等领域也进一步融合发展。
图片

阿里生态体系及主要产品介绍

此部分由于创新产品未公开、公开信息有限、数据统计口径等原因,部分产品未能呈现,建议大家可以更广泛的搜集信息,有了解的uu们也可以评论区互动起来哦!
本部分我们讲简要介绍各个主要产品的定位、数据表现、及部分竞争对手,帮助大家更好的理解业务当下发展情况,对于感兴趣的业务,同学们可以私下广泛搜集信息哟!
尤其在近期,阿里刚刚因垄断被罚后,交出了2021年Q1的财报,从中可以看出,阿里对生态业务的持续投入力度,特别是通过强化技术来支撑不同业务领域,这包括内需(核心商业、新零售、社区服务和本地服务)、云计算高科技以及国际业务这三个关键点。而投入的结果,是希望获得用户量的增长、用户粘性的提高,以及商家从阿里的服务中获得价值。

1、淘宝

定位:综合类C2C网上购物平台,是中国领先的移动商业平台
发展概要:四季度淘宝GMV增长加快,淘宝直播财年GMV超5000亿元。在用户表现方面,阿里巴巴2021财年全球活跃消费者(AAC)超过10亿,其中8.91亿来自中国零售市场、本地生活和数字媒体及娱乐平台,约2.40亿来自海外。截至3月31日止12个月期间,中国零售市场AAC为8.11亿,单季度增加3200万,季度环比为9个季度以来新高。
2014年,阿里巴巴集团决定“All in 无线”。2015年天猫双11,手机淘宝成为主战场,无线交易额达626亿。随着飞猪、天猫、聚划算把相应的入口搬到手机淘宝,手机淘宝也逐渐成长为一个航母级的APP。
现在的淘宝,已不仅是一个平台型APP,更是一个生态型的APP,扮演着串联阿里巴巴各业务运营中轴的角色,同时服务商家和消费者。最新数据显示,过去一年淘宝新增活跃商家数创下过去5年来的最高值,到2021年3月阿里巴巴集团中国零售市场的移动月活跃用户达到9.25亿。
竞争对手(部分):2021年3月,拼多多发布2020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拼多多用户数7.88亿,超过淘宝成为中国电商第一。

2、盒马

定位:阿里巴巴集团自有的生鲜食品及日用品零售连锁品牌
发展概要:近年来,随着线上流量增长见顶,互联网巨头们正纷纷布局线下零售,生鲜超市因为其高频刚需特点,逐渐成为线上线下融合突破口。从商业模式本质来看,零售的本质是满足消费者便捷的购物需求。而阿里新零售标杆盒马,通过线下强客户体验、线上精准营销的商业模式,以多业态、全渠道(上海、北京门店的线上订单占比已超过75%)覆盖不同人群,占领消费者心智、提高用户粘性,近年来持续快速扩张。盒马鲜生目前在全国共拥有近300家门店,年活跃消费者超过2600万,是中国新零售领域的标杆企业和国内时尚消费的风向标。
2020年以来盒马通过加强基地建设、海外直采等方式持续强化在商品力上的竞争优势;盒马mini、X仓储会员店、社区团购等新业态的扩展将帮助盒马持续占领更多市场;悬挂链、ReXOS系统等“ReTech”技术帮助盒马稳固了相较于线下传统商超的效率优势,使得盒马具备更高的盈利能力并具备对外输出的可能。
竞争对手(部分):七鲜(京东)等

3、跨境及全球零售商业产品
全球速卖通(Aliexpress)

定位:为全球消费者而设的交易市场,全球消费者可以直接从中国乃至全球的制造商和经销商购买商品

4、LAZADA

定位:东南亚领先且快速成长的电子商务平台

5、阿里巴巴国际站

定位:全球最大的B2B跨境电商平台
发展概要:
在跨境及全球零售商业方面,截至2021年3月31日止三个月,跨境及全球零售商业收入为94.96亿元,较2020年同期增长77%,增长的主要原因来自Lazada、速卖通和Trendyol的收入增长,收入同比增长相对高。
其中于2021年3月31日止,主要有Lazada及速卖通组成的全球零售商业的年度活跃消费者快速增长,达到约2.4亿,并且Lazada在2021年财年及季度的订单量均实现同比三位数增长,速卖通于2021财年实现用户和GMV的强劲增长。
而跨境及全球批发商业上,截至2021年3月31日止三个月,跨境及全球批发商业收入为39.2亿元,较2020年同期增长59%,增长的主要愿意来自Alibaba.com付费会员数量的增加和付费会员的平均收入上升,以及与跨境业务相关的增值服务收入的增长。

4、饿了么

定位:即时配送及本地生活服务平台
发展概要:去年7月,饿了么宣布从餐饮外卖平台升级为解决用户身边一切即时需求的生活服务平台,之后又推出了百亿补贴计划,为消费者省钱的同时,也为商家持续吸粉、增加用户黏性。参与百亿补贴的商家,订单增速较日常翻了一倍。第四财季,阿里巴巴本地生活服务营收72.49亿元,同比增长50%,增长较为理想。目前来看,本地生活业务依托阿里生态还可以有更大的发挥空间。
竞争对手(部分):美团

5、优酷
定位:先上场视频平台
发展概要:中国市场用户规模排名第三(根据QuestMobile的数据,按2020年3月的月活跃用户数量计算)
竞争对手(部分):腾讯视频、爱奇艺

6、钉钉

定位:现代企业和组织的数字化协作平台
发展概要:中国领先的企业效率类客户端,用户突破4亿。2020年9月27日,阿里巴巴公布了新一轮调整,主要涉及钉钉事业部。其将与阿里云云视频团队、阿里云Teambition团队、企业智能事业部宜搭团队、政企云事业部、数字政务中台事业部、乌鸫科技部分团队,组建成为新的大钉钉事业部。
2021年1月,钉钉正式发布6.0版本,并公开新的进化方向:企业协同办公平台+应用开发平台。最大的转变是基于统一的云、数据平台和应用平台开发的业务应用。钉钉希望软件不要直接在云上开发,而是通过钉钉这样的应用平台来开发,开发的方式就是低代码和无代码。这样不同的企业应用就可以连接起来,实现数据的互通。
竞争对手(部分):飞书等

7、阿里妈妈
定位:国内领先的大数据营销平台,阿里巴巴集团的变现平台
发展概要: 每天有超过50亿推广流量完成超过3亿件商品推广展现,覆盖高达98%的网民,实现数字媒体(PC端+无线端+互联网电视端)。
阿里妈妈整体客户数突破100万;合作媒体超4000家,与10万家APP达成合作,媒体矩阵日均PV200亿,覆盖中国98%人群;帮助品牌客户斩获国内外各大营销大奖78个,客户满意度连续3年超过92%。已经从单一的淘内电商营销平台全面升级成以阿里大数据为核心,覆盖未来营销核心媒体矩阵,实现“品—传—销”全链路营销诉求的DT时代营销平台。
从卖家在淘宝和天猫的营销端开始,阿里妈妈就一直在努力建立以数据为驱动的全网营销解决方案。旗下电商营销产品平台包括有搜索营销(淘宝/天猫直通车),精准定向营销(定向及钻石展位), 内容营销(淘宝客),激励营销(麻吉宝),全民互动分享,无线营销以及商机勘察等。

8、阿里云
定位:阿里巴巴集团得到数字技术与智能骨干业务,向全球客户提供卓越的云服务
发展概要:阿里云今年第一季度营收为167.6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7%,经调整EBITA为盈利3.08亿元人民币,上一个季度阿里云营收是161.15亿元人民币。而阿里整个季度的营收为1873.95亿元人民币,云业务营收占总营收的8.94%。阿里云在整个集团中营收占比中并不高,但是其增速一直是高于整个营收增长速度的。
竞争对手(部分):目前,阿里云是世界排名第三、亚太地区排名第一的基础设施服务提供商

图片

国内公有云市场一超多强的格局依旧难以打破。当前,国内云计算前五名掌握着近80%的市场份额。长久以来,阿里云牢牢占据四成,龙头地位稳固,腾讯云处于第二。而在国内一直颇具戏剧性的“国内第三”争夺战,也伴随着华为云的突围而落下帷幕,最终华为云与腾讯并列第二,至于百度智能云、金山云等都已经跌出了国内前五名。

9、菜鸟网络

定位:全球化的智能物流履约网络,提供国内及国际一站式物流服务及供应链管理解决方案,以规模化的方式满足广大商家和消费者的多种物流需求
发展概要:去年由于不能出国、代购失业,阿里国际零售业务飙涨本就带动菜鸟业务加速高增长,但是在剔除与阿里巴巴集团关联交易收入后,菜鸟同样实现外部收入37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8%;除21年Q1因为去年疫情影响获得了101%增速外,其他三个季度增速也都在50%以上。菜鸟的增速和阿里对于新用户的拓展和下沉空间的拓展是相辅相成的,由于阿里下沉的需求,提升了菜鸟网络的覆盖率,菜鸟在2021年3月日均包裹量已经超过500万件,尤其在跨境及全球零售商业业务的拉动下,菜鸟网络物流服务国际业务的订单量和单均收入上升,其第四财季收入达99.59亿元,同比大增101%。

参考文献
方正证券《从组织架构视角出发,回顾四大商业巨头的战略变迁——阿里、小米、京东、美团》
虎嗅《被华为云搅动的市场中,谁掉队了?》
《2021年阿里巴巴Q1财报》

注:本文收集信息仅供参考,可能存在时效性问题,欢迎补充。

全部评论

相关推荐

5 21 评论
分享
牛客网
牛客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