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发哲学:从编程入道到开悟升天》0.1 开篇词:熟悉的陌生人

开篇词:熟悉的陌生人

并发,这个熟悉而又陌生的词汇,让无数代码骑士为其摸爬滚打。

你也许在各类大厂的程序员招聘条件内看到过他:大流量,高并发。他似乎是必备素质
你也许在各种成功流行的软件与语言内听说过他:nginx依靠更强大的并发能力打败apache,golang依托更优雅的并发封装独占并发编程一席之地。他好像是制胜法宝
你在计算机与互联网的历史中也找到了他的影子:Intel处理器利用流水线模型提升并发能力,从而引领处理器变革;BAT顶住了一个又一个的流量洪峰,利用了高并发架构与模型,坐稳了新浪潮的宝座。他的背后隐藏的是宝藏

其实,不只是在计算机领域,并发以分立而治为术、系统提效为道的核心哲学观,同样可以在人类的社会化组织等方方面面找到运用。而本书,将以朴实且极易于理解的文字,带领你了解并发、理解并发、运用并发,以并发哲学为纲,让你从入道到升天。

了解并发

这个计算机的术语和名词,延伸的意义与哲学素养,贯穿和影响了人类整个上下五千年。从物种起源,到社会化生产;从蒸汽缭绕,钢铁轰鸣的第一次工业变革,到看不见硝烟,万物互联的新一代工业变革的当下,其实并发无处不在,并发的概念不应只囿于计算机,他生于计算机,广于计算机……通读本书,让你重新了解并发。

理解并发

你也许已经尝试很多种途径来理解并发,从竞争抢夺跑道,到排队的咖啡机,又从得不到的坑位,到无穷的接力。从CSDN到博客园,从百度知道到知乎,一千位程序员有一千种方式来理解并发,但更多的时候往往是一口一个明白,背后却还是不懂。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理解模型受限于知识储备差异,造成模型的不通配;而另外一方面则是因为模型不能良好的适应并发基本哲学观,从而找不到根本,难以流传。通读本书,我们用两大分别符合并发最原始应用与最广度应用的理解模型,帮助你更好吸收知识。

运用并发

如果,你是一名程序员,那么,我们将传授如何进行并发编程,你将看到我们基于Golang展开的并发编程教学,以Golang为切入点,了解任意语言并发编程的基本要素、模块、范式,并进一步在大型系统的典型实践中,找到威力最大化的可伸缩并发设计。如果,你不是一名程序员,你也可以跳过本书并发编程的相关内容,了解并发思想在生活、工作中的基本运用,从而提升生活品质、提高工作效率。思想与长枪同在,在你已经顺利的吸收了并发思想的营养后,我们将继续通过本书,让你学会运用并发,真正掌握屠龙宝刀,助力你驰骋疆场。

谁适合阅读本书

  • 计算机及相关行业从业人员均可,包括且不限于程序员、产品经理、设计、运营与市场人员
  • 想要迅速了解、理解并发概念,掌握至少一门语言并发编程能力的同学,专业不限
  • 团队领导、培训导师等也可用本书来帮助拓展实践思路

通读本书可收获

  • 耳目一新的并发涉猎百科
  • 深入骨髓的两大“样板文”并发理解模型
  • Golang的并发编程知识与并发编程模块、范式、设计
  • 代码设计与为人处事范畴内的优秀并发实践

除此之外,你还可以

  • 了解一线大厂真实面经
  • 了解作者独特的程序员经历
  • 品茶论道,感悟人生

回想起和Intel中国区副总裁的对话,我问到,Intel的人工智能技术这么厉害,那么可否跟大家分享一下,Intel认为的AI的下一个世代?他回答道,是哲学。这样的答案,对于当时的我来说,无疑是震撼和迷茫的。细细想来,莫不是如此。哲学思想指导生活方方面面,通过编程和生活实践可视化与感悟哲学,二者相互促进,方有这大千世界。作为一本面向程序员的哲学书,我相信,这本书一定能帮助你开拓思路,学到更多。

我们将在下一章———— 大纲与阅读建议 内,详细介绍不同人群阅读本书的建议顺序,和每章节的核心内容介绍,准备好了,就让我们开始吧!

全部评论

相关推荐

求面试求offer啊啊啊啊:这个在牛客不是老熟人了吗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评论
点赞
收藏
分享

创作者周榜

更多
牛客网
牛客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