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模型

马斯洛:
出自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动机与个性》

  1. 生理需求(对食物、水、空气和住房等需求都是生理需求);
  2. 安全需求(对人身安全、生活稳定以及免遭痛苦、威胁或疾病等的需求);
  3. 社交需求(对友谊、爱情以及隶属关系的需求);
  4. 尊重需求(对成就或自我价值的个人感觉,也包括他人对自己的认可与尊重);
  5. 自我实现需求(发挥自身潜能,实现一定的目标)。

老马晚年在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之间增加了认知和审美两个需求。
图片说明
KANO:
由东京理工大学教授狩野纪昭(Noriaki Kano)发明的

  1. 基本型需求:产品功能必须满足的用户需求。当该需求满足不充足时,用户很不满意;当该需求充足时,对用户满意度没有多少影响,用户充其量是满意。例如社交产品的加友功能;音乐产品的听歌功能。
  2. 期望型需求:用户满意度随着此类需求的满足程度而线性提升或下降。当此类型需求越得到满足则用户满意度越高,反之则用户满意度越低。例如,音乐类产品的歌曲越多越好。
  3. 兴奋型需求:是一种完全出乎用户意料的属性或功能。如果提供此因素,用户会感觉惊喜,满意度大幅提升,但如果不提供此需求,用户满意度也不会随之降低。例如微信的摇一摇。
  4. 无差异型需求:这类需求无论满足与否,用户满意度都不会受其影响,用户对此因素并不在意。例如产品的简介。
  5. 反向型需求:用户没有此需求,提供后满意度适得其反。例如产品付费功能。
    图片说明

Censydiam用户动机分析模型:
由思纬市场研究公司的Censydiam研究机构提出
该模型的基本逻辑是:用户的需求存在于社会和个体两个层面,面对不同层面的需求,用户会有不同的需求解决策略,通过研究用户采取的需求应对策略,我们可以透视用户内在的动机。其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两维度”、“四策略”和“八动机”
图片说明
“两维度”是指用户的需求存在于社会和个体两个层面。社会层面,用户经常需要在寻求群体归属和保持自我独立之间进行权衡,即群体是个体归属感和安全感的根本来源,同时,个体又需要在社会交往中充分展现自身的个性和能力,以及在与他人比较下获得自尊感和成就感,这个维度可以很好地帮助产品经理理解自己的产品将如何帮助用户塑造自身与周围社会之间的关系。个体层面,一个人产生需求欲望时,可以压制自己的欲望,也可以将其释放出来。压制往往是由对需求的必要性或是满足需求的能力的质疑或不确定而导致的,而释放则是来源于自信开放的心态。这个维度可以帮助我们预测用户对产品满意的潜力。
四策略”是指个体面对自身客观存在的需求时,可能采取的四种满足策略:
在集体中寻找到快乐,从众和谐;
回到自己的内心世界,克制欲望;
表达成功自我,得到他人的赞许;
释放内心欲望,积极享受,探索更广阔的世界。
通过用户满足需求的策略可以透视用户的四种最基本的行为动机,即享乐/释放、顺从/归属、理性/控制和能力/地位,分处于模型的四个端点上。除这四种基本动机外,Censydiam 研究所还分析和总结了这四个象限之间人们表现出来的行为动机,分别是:
活力/探索,该象限的用户对花花世界充满了好奇,他们拥抱一切新奇的东西,渴望新的情感,以及挑战自我,自由、激情,冒险,速度总是他们的代名词;
个性/独特,该象限的用户则总是表现得非常理智,他们也希望自己被他人注意到,众人的关注使他们有一种优越感,但相比于希望体现能力的人,他们还缺少强势和对他人的控制力;
舒适/安全,该象限的用户总是关乎内心世界的,需要得到放松和宁静,希望被保护被关心,有时候会从童年或过去美好的时光中寻找依赖;
融合/沟通,该象限的用户总有一个开放的心态,希望与他人分享自己的快乐,分享友好,易于相处是他们经常得到的称赞。由此,得到用户的“八动机”
图片说明

总结:

  1. 需求是动机的根源,动机是造成行为的原因,而行为则让需求得以满足。
  2. 相比需求本身,动机更能够预测用户的行为。
  3. 产品成功的关键在于能否诱发用户的需求动机。
  4. 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产品经理要慎重选择用户的需求予以满足。

    转载自 https://www.sohu.com/a/245473582_100011329

产品能力培养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

记录自学一切和产品相关的事情,期待和你的互动进步。

全部评论

相关推荐

1 收藏 评论
分享
牛客网
牛客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