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申论 题五

富而好礼

——论中华民族的精神品格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们住大房子、开豪车;我们出国、购物;我们大声喧哗、言语粗俗;我们随地吐痰、乱写乱画……几千年的礼仪之邦,为何变得粗鄙不堪?孔子曰:“不学礼,无以立”。今天我们需要“富而好礼”。提高个人修养,树立规则意识,提升国民素质,延续礼仪传统,必须要知礼、学礼、行礼、树礼。

“好礼”首先得知礼,即知道“礼”的内涵。“礼”既是内在品格,又是外在修养;既是个人道德,又是公共伦理;既是“独善其身”,又是“兼济天下”。

在传统社会中,“礼”首先是个人美德,有“礼”意味着具备克制、谦让、仁爱等美德。“礼”最基本的要求是自我克制,守本分。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站有站相,坐有坐相,睡有睡相,做到“食不语,寝不言”。“礼”还表现在与人交往时的谦让、仁爱。“礼”还意味着尊敬,所谓“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可见,有“礼”不仅仅表现为外在的形式,还必须具有内在的仁爱。作为个人德行规范,讲礼诚然要节制自己,但并不需要委屈自己。“礼”虽然强调和谐、谦让、仁爱,但是绝对不是无底线、无原则的让。孔子曰:“礼之用,和为贵”,但同时强调“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在新时期下,“礼”的内涵还包括习总书记指出的:讲原则、讲规矩、讲法治,讲契约精神。“礼”作为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不仅要传承弘扬,更要根据时代变化,不断调整、丰富其内涵。随着社会现代化的加快,需要我们把传统笼统模糊的“礼”梳理为现代直观清晰的“礼”,把柔性的道德约束的“礼”进化为刚性的法律规范的“礼”。把传统“礼”的精神、涵养、智慧和现代“法”的标准、效率、机制结合起来,把古典的政治智慧和现代的治理路径有机结合,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华民族独特智慧的社会治理之路,从而有效提升个人修养,醇化社会风气,弘扬民族精神,推动中华文明复兴。

对于“礼”不能仅仅停留在“知”的层面,还必须对“礼”进行深入学习、长期实践,要“学礼”、“行礼”、“传礼”。如何学“礼”?首先要推动教育改革,要在课程设置、评价机制、政策导向等方面对现在的教学目标、内容、体制进行反思和改造,少一些价值中立的“科学”知识,多一些涵养人格的“品德”修养;少一点浮躁的技术变革,多一点内敛的人文情怀。其次不断完善法律法规,保护社会公序良俗,出台完善法律进行礼的教化。唯有如此,才能培养讲文明、懂礼貌、有道德的社会人,才能让个人具有强大的竞争力,让华夏民族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从这个意义上说,“礼”不仅表现为精神气质,也具有实用价值,这种价值力量是和平、纯粹的正能量。我们要把握、运用、扩大这种力量,把它化为提升个人修养,延续文化血脉,提升国家实力的养料。

在经济建设取得瞩目成就的今天,我们要再接再厉,进一步完成从有钱到有“礼”的深度进化。作为华夏子孙,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将“富而好礼”的独特民族精神和气质永世传递,使之成为世界文明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

全部评论

相关推荐

点赞 收藏 评论
分享
牛客网
牛客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