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赞
1210
粉丝
667
关注
18
看过 TA
4393
广州软件学院
2021
前端工程师
IP属地:广东
前端开发工程师、蓝桥云课作者、技术博主、已过四六级
私信
关注
在计算机网络中,Session(会话)是指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的一段交互时间。它开始于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请求,并一直持续到服务器响应完成。 Session通常用于维护特定用户在一段时间内的状态和信息。在前端实现基于Session的身份验证,通常的步骤如下:https://www.nowcoder.com/issue/tutorial?zhuanlanId=Mg58Em&uuid=02b1742be4564f04b7e1bdf3b39333d7登录验证:用户通过提供用户名和密码进行登录。前端将用户输入的凭据发送到服务器,服务器进行验证,如果验证通过,则生成一个唯一的会话标识符(Session ID)。存储Session ID:服务器将生成的Session ID返回给前端,前端通常会将Session ID保存在Cookie中或使用其他方式存储,以便在后续的请求中发送给服务器。另外,还可以将Session ID存储在本地存储(如localStorage)或会话存储(如sessionStorage)中。身份验证:在后续的请求中,前端需要将Session ID包含在每个请求中,通常通过将其作为Cookie的值发送。服务器接收到请求后,会通过验证Session ID来识别用户,并判断用户是否已经通过登录验证。会话管理:服务器通过Session ID来获取与该用户关联的会话数据。会话数据可以存储在服务器的内存中、数据库中或缓存中,用于存储用户状态、权限信息等。服务器可以根据Session ID进行相关操作,如更新会话状态、获取用户信息等。
前端学习交流
0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前端常见的跨域请求状态码与同源请求状态码是相同的,因为状态码是由服务器返回的。跨域请求状态码提供了关于请求的处理结果和状态的信息。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跨域请求状态码的解释:https://www.nowcoder.com/issue/tutorial?zhuanlanId=Mg58Em&uuid=456a48fa4a04479f838fbdd83424b855200 OK:表示请求成功,服务器成功处理了请求并返回了相应的数据。这是最常见的成功状态码。201 Created:表示请求成功,同时服务器创建了新的资源。通常在进行POST请求并成功创建新资源时返回该状态码。204 No Content:表示请求成功,但服务器没有返回任何内容。通常在进行DELETE请求,并且成功删除了资源时返回该状态码。400 Bad Request:表示服务器无法理解或处理请求。可能是由于请求参数错误、格式不正确或缺少必需的参数等导致的。401 Unauthorized:表示请求需要进行身份验证,但用户未提供有效的身份凭证。通常用于需要用户登录才能访问的资源。403 Forbidden:表示服务器理解请求,但拒绝执行。与401状态码不同,403状态码表示服务器知道身份验证已成功,但服务器不愿意授权访问资源。404 Not Found:表示请求的资源不存在。这可能是由于URL路径不正确、资源已被删除或从未存在等原因导致的。500 Internal Server Error:表示服务器在处理请求时遇到了意外错误。这是一种泛指的错误状态码,表示服务器遇到了无法处理的情况。
社畜职场交流圈
0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在前端项目中,错误处理和异常监控是确保应用程序稳定性和用户体验的重要方面。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错误处理和异常监控的方法和实践:https://www.nowcoder.com/issue/tutorial?zhuanlanId=Mg58Em&uuid=3c850e207f56463599b3017d0d89a8cc错误捕获和处理:使用try-catch语句或错误处理函数(例如JavaScript中的error回调函数)来捕获代码中的异常和错误。适时处理错误,提示用户并提供适当的处理措施,或将错误信息记录下来以供日志分析和排查。异常监控工具:使用异常监控工具,如Sentry、Bugsnag等,实时监测前端应用程序中的异常和错误。这些工具可以捕获并记录前端错误信息,并提供详细的报告和分析,帮助开发人员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日志记录:在前端应用程序中添加适当的日志记录,记录关键操作、重要事件和异常情况。日志记录可以帮助开发人员在遇到问题时进行分析和排查,并为错误处理提供必要的信息。错误信息展示和反馈:当用户在前端应用程序中遇到错误时,及时向用户提供易于理解和有用的错误信息。避免向用户呈现过于技术性的错误堆栈信息,而是提供简洁明了的用户友好提示,帮助用户理解发生了什么问题并提供解决方案或联系方式。监控性能指标:除了错误监控,还应监控前端应用程序的性能指标,例如页面加载时间、响应时间等。使用性能监控工具(如Google Analytics、New Relic等)收集和分析这些指标,有助于查找性能瓶颈和改进用户体验。自动化测试:编写和执行自动化测试用例有助于捕捉潜在的错误和异常情况。通过使用测试框架(如Jest、Mocha等)和断言库(如Chai、Expect等),可以验证代码的正确性,并在代码变更后执行自动化测试,及早发现潜在问题。监控API请求和响应:在前端应用程序中监控和记录所有与后端API请求和响应相关的错误和异常。这样可以帮助开发人员更好地理解应用程序中的问题,并通过适当的反馈或重试机制改进用户体验。
社畜职场交流圈
0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HTML5引入了一些表格增强功能,这些功能改善了表格的可访问性和交互性,使表格更具有语义性和灵活性。以下是几个HTML5中的表格增强功能:https://www.nowcoder.com/issue/tutorial?zhuanlanId=Mg58Em&uuid=4fe429db552e4b3a966ed18c92a2298a1. <caption> 元素: <caption> 元素用于为表格提供标题,使表格更具可访问性。它应该放置在 <table> 标签的直接子元素位置,位于 <thead> 和 <tbody> 元素之前。屏幕阅读器等辅助技术会将 <caption> 元素的内容读取为表格的标题,帮助用户更好地理解表格的内容和结构。2. <thead>、<tbody> 和 <tfoot> 元素: <thead>、<tbody> 和 <tfoot> 元素用于将表格内容分组。<thead> 元素定义表格的表头部分,<tbody> 元素定义表格的主体部分,<tfoot> 元素定义表格的页脚部分。这些元素的使用有助于通过辅助技术更好地将表格的结构和内容呈现给用户。3. <th> 元素的 scope 和 headers 属性: <th> 元素用于定义表头单元格,可以使用 scope 属性指定该表头单元格的作用范围。常用的 scope 值包括 "row"(行)和 "column"(列),用于指示表头单元格的作用范围。此外,<th> 元素还可以使用 headers 属性与对应的数据单元格建立关联,提高数据和表头之间的语义联系。4. <colgroup> 和 <col> 元素: <colgroup> 和 <col> 元素用于对表格列进行组合和样式设置。<colgroup> 元素包含一个或多个 <col> 元素,每个 <col> 元素定义了相关列的属性和样式。可以使用 <colgroup> 元素为表格设置某些列的宽度、背景颜色等样式,从而增强表格的可视化效果。5. 行和列的跨度属性: rowspan 和 colspan 属性允许跨多个行或列合并单元格。这些属性可以改善表格的结构和可访问性,并减少冗余的单元格。合并单元格可以将相关联的数据组合在一起,使得数据更具可读性和易于理解。这些HTML5的表格增强功能提供了更好的语义性和可访问性,使开发者能够更准确地描述和呈现表格的结构和内容。辅助技术可以更好地解读和呈现表格的信息,提供更好的无障碍访问。此外,这些功能还为开发者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和样式化表现,允许表格的样式和交互行为更具个性化。这些改进提高了表格与用户之间的交互性,并使表格在不同设备和屏幕尺寸下更好地适应。
前端求职圈
0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Web Worker是HTML5引入的一项功能,它允许在浏览器中创建独立的后台线程,以执行耗时的任务,同时不会阻塞UI线程(主线程),从而提高网页的性能和响应性。Web Worker的作用和优势包括:https://www.nowcoder.com/issue/tutorial?zhuanlanId=Mg58Em&uuid=4fe429db552e4b3a966ed18c92a2298a提高网页性能: Web Worker可以将一些计算密集型或耗时的任务放在后台线程中执行,避免阻塞UI线程。这样可以确保用户与网页的交互不受影响,提高网页的响应性和流畅度。并行处理: Web Worker允许同时创建多个后台线程,每个线程都可以独立执行任务。这意味着可以利用多核处理器的并行计算能力,加快处理大量数据或复杂计算的速度。解决阻塞问题: 一些操作,如大量数据的处理或复杂算法的运行,会占用大量的CPU时间,导致主线程阻塞,使网页失去响应。Web Worker的使用可以避免这个问题,将这些操作放在后台线程中进行,保持主线程的响应能力。实时数据处理: 在需要实时更新数据的场景中,可以使用Web Worker来处理数据的计算、转换、过滤等操作。这样可以将数据处理与UI展示分离,确保用户界面的即时响应。复杂任务的拆分: 对于大型任务,Web Worker可以拆分成小块,分配给多个后台线程并行执行。这提高了任务处理的效率,因为在有多个线程存在的情况下,不同任务可以同时进行。
前端求职圈
0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WebSocket是HTML5中用于实现实时双向通信的一种网络协议技术。它通过在浏览器和服务器之间建立持久的连接,允许服务器主动向客户端推送数据,而不需要客户端发起请求。WebSocket与传统的HTTP通信有以下几个主要区别:https://www.nowcoder.com/issue/tutorial?zhuanlanId=Mg58Em&uuid=4fe429db552e4b3a966ed18c92a2298a双向通信: 传统的HTTP通信是基于请求和响应的模式,客户端必须通过发送请求来获取服务器的响应。而WebSocket允许服务器主动向客户端推送数据,实现了双向通信,无需客户端发起请求。低延迟: 由于WebSocket建立了持久连接,避免了每次通信都要建立和关闭连接的开销,因此具有较低的延迟。相比之下,传统的HTTP通信需要在每次请求和响应之间建立和关闭连接,导致较高的延迟。较小的数据传输开销: WebSocket使用帧(Frame)进行数据传输,相对于HTTP头部较大的开销来说,帧的开销较小。这使得WebSocket在传输较小的数据时更加高效。实时性: WebSocket支持实时通信,可以使用较少的网络流量进行实时数据传输。这使得它非常适用于需要实时性的应用场景,如聊天应用、实时游戏等。协议握手: WebSocket建立连接时需要进行握手过程,使用HTTP协议进行初始握手,然后升级到WebSocket协议,建立持久连接。而传统的HTTP通信在每次请求和响应时都需要进行完整的HTTP协议交互,包括建立连接、发送请求、接收响应等。
社畜职场交流圈
0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创作者周榜

更多
关注他的用户也关注了:
牛客网
牛客网在线编程
牛客网题解
牛客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