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明一下bg,我是9本科班,26届,稳保研,但是还是在24年11月底决定本科直接就业,现已找到某大厂的暑期后端offer。至于理由的话,计算机里寻找最优解的算法有两种,贪心算法和动态规划。总体思想就是贪心是不断寻找局部最优解来进一步找到全局最优,而动态规划是在更大的范围上去保存前期的一些结果以达到最后寻找到最优解。在计算机的一些题目里,我们会框定某些条件,比如我们知道这个测试用例是存在全局最优的,那我们用动态规划即可找到最优解,毕竟使用贪心算法找到的不一定是全局最优。但是在现实世界就完全不一样,现实世界根本不存在全局的最优解,有人会说985本读个硕士出来找个大厂是最优解,毕竟9本硕确实应该是不愁找大厂的。不过问题就在于,现在的互联网环境变化的太快了,就像今年ai兴起大量的hc都往算法跑,后端竞争极度激烈,前几年宣传的“前端已死”似乎也不再存在。所以在实际的社会中是不存在最优解的,你在现实社会中用动态规划必然失效,你之前的任何规划在之后的变动中会功亏一篑。贪心算法不一样,他寻找的是局部最优,他抛弃了短暂的宏观规划,选择短期的最优成效,即使某一步并没有朝着最优的方向走(模型训练能找到下降的最佳梯度,现实找不到),也能找到大致的正确的方向。如果每次都朝着大致正确的方向使用贪心,最后也能得到很不错的结果甚至是可能的全局最优解。以上是我决定本科就业的第一个理由也是最主要的一个理由,总结来说就是互联网环境可能会越来越差,趁早占坑会是我认为比较合理的选择。当然还有其它的一些原因:比如本科直接就业相比硕士会更加年轻,更有活力。对于我个人选择上来说肯定是夹带一点私货的,比如我觉得在学校待着太无聊了,我想在工业界拓展一点视野,卷绩点真的有用?也许有用吧但是我不喜欢。然后的话我知道很多人读研是为了延缓自己对就业的焦虑,或者是为了往算法岗方向走,或者单纯是想多体验几年学生生涯?或者还有说是更容易找到对象谈恋爱?对我来说促使我本科就业很重要的一点可能就在于我在大学里已经经历过非常美好的大学恋爱了吧,这种可能只有学生阶段才会有的美好?只说最近的一段吧,从大一开始谈了很久,对我整体的观念确实影响很大。我和她会靠自己一起攒钱出去旅游、互相送礼物、解决各种问题,很开心,她比我大两届,公费师范去年回生源地工作,不久分手,她也很独立。或许她对我做出本科就业的选择影响也很大吧,具体就不细说了。比起大学里每个月父母给生活费生活,我更喜欢靠我自己赚钱,花自己赚的钱吧。当然本科就业还是存在局限性的,要想去算法岗的话本科确实不行,但是能去后端我也满意了。以上的原因都是我个人看法,欢迎探讨,不喜勿喷。#牛客AI配图神器# #阿里# #美团# #拼多多# #腾讯# #字节# #后端# #前端# #淘天# #暑期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