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冲着大厂的光环入职“边缘”岗位,却成了随时可以被代替的螺丝钉,对公司可有可无,业务调整中可能随意被放弃,摸不准未来的出路,在工作上的消耗感远大于获得感不可否认,目前市场上职级最标准的是阿里,各种大厂的职级对标也会向阿里对标。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个大厂的等级划分,这个划分不是单纯从技术角度出发的,而是一个综合的角度。因为我觉得大部分同学最后不会走技术专家路线,所以综合 技术+业务+管理 的路线会更有普适性。我按照工作经验来划分吧,不论你处于职场哪个位置,都可以在这里找到自己对应的等级,下面都是满满干货,建议大家先收藏再阅读,以免走丢!1、毕业生:停留年限:1年这里的毕业生是指校招毕业生,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博士毕业生不算在列。毕业生刚开始接手的项目,都是一个一周左右的项目,由自己的 leader 或导师布置任务,通常是一个已有系统的工具或者大系统里面的一个小需求。正常情况下,一个毕业生在刚毕业的半年内会做好几个类似的项目,半年后,项目的规模会开始大一些。一般毕业生的停留时间是一年左右,大部分毕业生经过一年的锻炼后,可以进阶到下一个等级。2、普通员工:停留年限:2-3年经过一年后,毕业生基本都可以上升到普通员工这个等级。普通员工这个等级是人数最多的,很多时候,一个10人的团队里,有5个可能都是普通员工。普通员工可以独立完成一个3个月长度周期的项目。一般上级在给普通员工布置项目的时候,除了会说明白项目的背景,还会说清楚项目的关键点和关键点相关的解决方案,但不会再列出三个月内的详细计划了。这个阶段,开始需要自己来规划和输出这三个月的执行计划:每个星期,每个月需要做些什么,需要达成什么目标,有些衡量的标准可能还需要自己去制定。普通员工这个级别一般要呆上2-4年。只要你有一个方面的能力好过团队内的其他成员,你就有可能进入到骨干员工的行列。3、骨干员工:停留年限:3-4年到了这个等级,虽然没有实际的任命,但已经是团队的核心成员,收入相对普通员工也会有比较大的提升,在团队里也有了一定的影响力。大家会开始认可你在某一方面特长。一般10人的团队里面,会有2 - 4 名左右的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