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G算法原理
作者也尝试了其他一些更复杂的模板,如3×3 Sobel 模板,或对角线模板(diagonal masks),但是在这个行人检测的实验中,这些复杂模板的表现都较差,所以作者的结论是:模板越简单,效果反而越好。
这步的目的是:统计局部图像梯度信息并进行量化(或称为编码),得到局部图像区域的特征描述向量。同时能够保持对图像中人体对象的姿势和外观的弱敏感性。
我们将图像分成若干个“单元格cell”,例如每个cell为8*8个像素(可以是矩形的(rectangular),也可以是星形的(radial))。假设我们采用9个bin的直方图来统计这8*8个像素的梯度信息。也就是将cell的梯度方向360度分成9个方向块,如图所示:例如:如果这个像素的梯度方向是20-40度,直方图第2个bin的计数就加一,这样,对cell内每个像素用梯度方向在直方图中进行加权投影(映射到固定的角度范围),就可以得到这个cell的梯度方向直方图了,就是该cell对应的9维特征向量(因为有9个bin)。
像素梯度方向用到了,那么梯度大小呢?梯度大小就是作为投影的权值的。例如说:这个像素的梯度方向是20-40度,然后它的梯度大小是2(假设啊),那么直方图第2个bin的计数就不是加一了,而是加二(假设啊)。
其中,加权采用三线性插值(链接为详细说明的博文)方法,即将当前像素的梯度方向大小、像素在cell中的x坐标与y坐标这三个值来作为插值权重,而被用来插入的值为像素的梯度幅值。采用三线性插值的好处在于:避免了梯度方向直方图在cell边界和梯度方向量化的bin边界处的突然变化。
方法:
(6-1)将多个临近的cell组合成一个block块,然后求其梯度方向直方图向量;
(6-2)采用L2-Norm with Hysteresis threshold方式进行归一化,即将直方图向量中bin值的最大值限制为0.2以下,然后再重新归一化一次;
注意:block之间的是“共享”的,也即是说,一个cell会被多个block“共享”。另外,每个“cell”在被归一化时是“block”independent的,也就是说每个cell在其所属的block中都会被归一化一次,得到一个vector。这就意味着:每一个单元格的特征会以不同的结果多次出现在最后的特征向量中。
(6-3)四种归一化方法:
作者采用了四中不同的方法对区间进行归一化,并对结果进行了比较。引入v表示一个还没有被归一 化的向量,它包含了给定区间(block)的所有直方图信息。| | vk | |表示v的k阶范数,这里的k去1、2。用e表示一个很小的常数。这时,归一化因子可以表示如下:
L2-norm:
L1-norm:
L1-sqrt:
L2-Hys:它可以通过先进行L2-norm,对结果进行截短(clipping)(即值被限制为v - 0.2v之间),然后再重新归一化得到。
作者发现:采用L2- Hys,L2-norm 和 L1-sqrt方式所取得的效果是一样的,L1-norm稍微表现出一点点不可靠性。但是对于没有被归一化的数据来说,这四种方法都表现出来显着的改进。
(6-4)区间(块)有两个主要的几何形状——矩形区间(R-HOG)和环形区间(C-HOG)。
A、R-HOG区间(blocks):大体上是一些方形的格子,它可以有三个参数来表征:每个区间中细胞单元的数目、每个细胞单元中像素点的数目、每个细胞的直方图通道数目。例如:行人检测的最佳参数设置是:3×3细胞/区间、6×6像素/细胞、9个直方图通道。则一块的特征数为:3*3*9;作者还发现,对于R-HOG,在对直方图做处理之前,给每个区间(block)加一个高斯空域窗口(Gaussian spatial window)是非常必要的,因为这样可以降低边缘的周围像素点(pixels around the edge)的权重。R-HOG是各区间被组合起来用于对空域信息进行编码(are used in conjunction to encode spatial form information)。
B、C-HOG区间(blocks):有两种不同的形式,它们的区别在于:一个的中心细胞是完整的,一个的中心细胞是被分割的。如右图所示:
作者发现C-HOG的这两种形式都能取得相同的效果。C-HOG区间(blocks)可以用四个参数来表征:角度盒子的个数(number of angular bins)、半径盒子个数(number of radial bins)、中心盒子的半径(radius of the center bin)、半径的伸展因子(expansion factor for the radius)。通过实验,对于行人检测,最佳的参数设置为:4个角度盒子、2个半径盒子、中心盒子半径为4个像素、伸展因子为2。前面提到过,对于R-HOG,中间加一个高斯空域窗口是非常有必要的,但对于C-HOG,这显得没有必要。C-HOG看起来很像基于形状上下文(Shape Contexts)的方法,但不同之处是:C-HOG的区间中包含的细胞单元有多个方向通道(orientation channels),而基于形状上下文的方法仅仅只用到了一个单一的边缘存在数(edge presence count)。
(6-5)HOG描述符(不同于OpenCV定义):我们将归一化之后的块描述符(向量)就称之为HOG描述符。
(6-6)块划分带来的问题:块与块之间是相互独立的吗?
答:通常的将某个变量范围固定划分为几个区域,由于边界变量与相邻区域也有相关性,所以变量只对一个区域进行投影而对相邻区域完全无关时会对其他区域产生混叠效应。
分块之间的相关性问题的解决:
方案一:块重叠,重复统计计算
在重叠方式中,块与块之间的边缘点被重复根据权重投影到各自相邻块(block)中,从而一定模糊了块与块之间的边界,处于块边缘部分的像素点也能够给相邻块中的方向梯度直方图提供一定贡献,从而达到关联块与块之间的关系的作用。Datal对于块和块之间相互重叠程度对人体目标检测识别率影响也做了实验分析。
方案二:线性插值权重分配
有些文献采用的不是块与块重叠的方法,而是采用线性插值的方法来削弱混叠效应。这种方法的主要思想是每个Block都对临近的Block都有影响,这种影响,我们可以以一种加权方式附加上去。
基于线性插值的基本思想,对于上图四个方向(横纵两个45度斜角方向)个进行一次线性插值就可以达到权重分配目的。下面介绍一维线性插值。假设x1和x2是x块相邻两块的中心,且x1<x<x2。对w(即权重,一般可直接采用该block的直方图值即h(x))进行线性插值的方法如下式:
其中b在横纵方向取块间隔,而在斜45度方向则可采用sqrt(2)倍的块间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