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情况:港硕+1段大厂实习  当时收到了飞书的暑期offer ,所以没进行后面的面试(阿里的面试太费心神了),记录一下面试后的思考和各位牛友一起交流,希望大家能多多德提供建议和帮助!       阿里国际站-策略产品,一面,mentor30分钟        Q1:简历深挖(略,这个在之前的文章里有复盘)           Q2:若你是商品详情页的产品经理,你会做哪些功能?           我的回答:     从用户需求看:    (1)快速了解商品基本信息 (2)了解其他消费者的评价     功能设计:(1)商品主图、详情页 (2)评论区    用户诉求:买到想买的产品         商家需求:让自己店铺的商品能够卖的更多,两者需求高度重合。       这里从用户的购买流程去思考:     分承接场景:    搜索-商品本身、推荐-打折、店铺浏览-销量 -> 商详页个性化的呈现    进入商详后:    (1)快速了解商品的基本信息 -> 基本商详页    (2)了解其他消费者的评价 -> 评论区    (3)了解店铺的其他商品 -> 店铺页    (4)对比其他同类竞品 -> 个性化推荐    (5)犹豫不决,先标记之后再买 -> 购物车、收藏       Q3:在商品详情页加购率低的情况,你是如何判定他是由于商详页不够吸引人,还是说评论区好评数不够?或者是其他原因?           我的回答:        可以通过商详页的停留时长(定量)和对业务的理解去判断(用户研究定性)       评论区和同类产品进行对比      复盘补充:        通过商详页的停留时长去判断,一般来说在商详页停留越长越有吸引力,还可以去看在商详页的流失率,和看完商详页和评论区之后的流失率。         不同用户群会对商详页有不同的喜好,A类用户都很喜欢,B类用户不喜欢,但B类用户基数大,所以整体加购率很低(辛普森悖论),A类保留,B类再去做AB-test优化         其他因素:推荐了别的同类商品导致用户货比三家(看点击率),商家无回复(回复率、回复时间),前端展示的问题         Q4:商品详情页的停留时长为多少是好的呢,这个标准你怎么来定?作为数学题回答)     复盘:     一是看覆盖,二是看增长,GMV随停留时长的变化    用户分群:理智型消费者,冲动型消费者,理智+价格敏感    明确目标:好的停留时长应该是能够拉动付费率的,以付费率为目标去判定停留时长的好坏    拆解问题:两个维度去思考:   (1)一看增长,画出停留时长x 和付费率y 的关系图,预估是像一个二次曲线先增长后放缓,会有一个峰值,找到对应的停留时长x    (2)二看覆盖,成单用户的停留时长分布(80%)       Q5:你提到你做了ab-test,说一下你是如何具体去做的?           我的回答:        分桶(根据预估收益去估算样本量,置信,以及确定run的周期)       AA空转       AB上线       效果回归(是否显著)         Q6:你在做ab-test的时候,若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流量不一样,比如一个20%,一个80%,是可以做的吗?怎么来判定置信区间?     我的回答:     是可以做的,(保证用户属性相似)可以用t-检验的公式计算,一般取0.05的阿尔法,然后计算t-value去查表进行对比    (业务中是希望提升指标,所以是单尾检验,取0.05/2,P-value > 0.025, 无差异,不拒绝H0,P-value<0.025,显著性差异)                   Q7:如果ab-test中,对照组的点击率是一天高,一天低,一天高,一天低,用什么方法来判定他是不是有效的?           (复盘:应该就是拉长周期去看最后的均值,一次性计算!voting是错的!)         Q8:说说策略产品的例子?          我的回答:         滴滴的定价、分配策略       推荐策略:小红书内容推荐、新闻类个性化推荐       搜索策略:搜索后呈现的结果            Q9:产品其实也分为UI、功能、策略,你来进行优先级排序呢?           我的回答:     定义标准:重要性(影响面)、紧急性(UI要求必须整改)    从用户视角出发,我觉得是UI和功能最重要,优先级最高,因为UI是用户最直接的感受,功能是能不能满足用户痛点的直接体现,用户在产品的使用中能够解决问题、交互和使用体验舒服,这是对他们最直观的,而策略来说是慢慢搭建的过程,不断优化迭代的过程,用户的感受没有那么明显,所以优先级靠后,但是也是重要的part,对留存和产品长期价值有着重要影响。       Q10:你觉得除了UI、功能、策略还有哪些重要的要素,在做产品中?        我的回答:     用户体验五要素:战略层(产品定位和商业价值)、范围层(产品功能和项目规划)、结构层(交互、架构)、框架层(信息呈现)、表现层(样式)       Q11:商业化和用户体验冲突怎么办?           我的回答:     产品阶段:前期(用户体验),发展期(商业化),成熟期(双头并重)     1. 考虑LTV,LTV里面会有用户的停留时长和商业价值的因子,一般来说商业广告越多,停留时长会降低,相当于两个因子一升一降,那么考虑如何来最大化这个LTV    2. 考虑产品调性,最小化损害用户的体验,比如小红书就以美妆等广告为主,对用户来说并不是完全的垃圾广告,有的反而是很有价值很爱看的          Q13:如何两句话给0基础的人介绍机器学习     我的回答:(实际的CASE - 有什么帮助 - 满足了什么需求)       1. 应用场景:     补充:    搜索策略:              (图源于网络)       定义目标:在用户输入时,准确预测其需求query,并给出推荐引导用户点击。减少口语化和表达复杂的query的出现场景。在用户搜索后能够提供满足实时性、个性化、社交化的搜索结果        拆解场景:用户的需求/表达类型:(1)简单清晰的query(eg:互联网求职 (2)口语化的query(eg:怎么入门互联网产品经理啊(3)复杂的query(eg:'爱你孤身走暗巷' 是哪首歌的歌词  (4)需求明确,对结果有要求(eg:iphone13多少钱) (5)需求不明确(eg:苹果,iphone还是水果?                 整体面下来,感觉真的面试官问到的问题大部分我都准备到了,但是当时面的时候并没有回答的很完整,复盘之后发现自己需要优化的点还有很多,整体的面试逻辑也有待完整,2面面经在下一篇,喜欢的朋友可以多多关注,祝大家面试顺利!!   
点赞 25
评论 4
全部评论

相关推荐

09-22 15:45
门头沟学院 Java
谁给娃offer我给...:我也遇到了,我说只要我通过面试我就去,实际上我根本就不会去😁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评论
点赞
收藏
分享

创作者周榜

更多
牛客网
牛客网在线编程
牛客网题解
牛客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