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规划
我的大学思考与人生规划:
(一)初入大学的迷茫与“考研”的冲动
初入大学,我的第一个直觉便是考研。内心充满了不确定:不考研究生,真的能有出路吗?然而,现实很快给了我冲击。第一堂专业导论课,我几乎完全听不懂,不仅仅是理解困难,甚至是半个字都跟不上。C语言、C++、Java、Python……这些名词对我来说既陌生又遥远。“软件工程师”为何被视为好职业?为何被称为“风口”?我一无所知,只是随大流而来。
这便是我开学第一周的真实写照——既然“来都来了”,总不能轻易放弃。课上听不懂,就只能课后自学。于是,我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打开了B站。这里仿佛才是我的“大学”,里面有数不尽的课程、学习规划、技术讲解,以及大学生活经验分享,让我这个曾经对一切感到茫然的人,看到了新的可能。
我开始主动搜索。输入“考研”,成千上万的课程和建议扑面而来,解答了我许多长久以来的困惑。而当我输入“软件工程”、“计算机”、“新基建”时,我才真正对这个专业有了整体的认识。我了解到,这个行业似乎更看重技术能力,而非仅仅一纸学历。
这让我开始反思:我考研的目的,究竟是什么?是为了弥补高考失利带来的遗憾?还是为了毕业后找份好工作,成为村里人眼中“有出息的孩子”?我反复思量,发现这些外在的期望并非我真正的动力。我真正在意的,是理想与现实的落差,更是父母因我上学而省吃俭用的那份“节约”。
(二)家庭的负担与内心的觉醒
我的父母已年近六十,却仍在为了我的学费和生活费在外奔波打工。但在他们眼中,我从来不是负担。母亲常叮嘱我生活费要好好分配。我曾对父亲说“钱不够我会省着点花”,却未曾亲眼见过他为了换一部百元手机的窘迫。我会在电话这头轻松地说“不管多贵,一定要吃饱”,却很少去想,母亲的工资是否真的足以轻松承担我每月的生活开支。
想到这里,我不禁感到心酸。哎,言归正传。既然我已不再纠结于过去的遗憾,并且坚信只要努力投资自己——无论是学习技术、提升能力还是丰富阅历——就一定有未来,那么我为什么非要考研呢?
我不想再继续花着父母的钱,去走一条我并不坚定的路了。说实话,经历了十多年的寒窗苦读,我对于一直待在学校的生活也感到有些疲倦了。我渴望赚钱,渴望实现经济独立。
(三)最终的抉择:走向实践,毕业就业
因此,我在此明确了我大学阶段的人生规划:放弃考研,尽早寻找实习机会,积累工作经验,目标直接指向——毕业即就业。
我要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价值,早日接过父母肩上的重担。这,就是我选择的道路。
2025年10月24日 晚
#考研失败就一定是坏事吗?##你会选择考研还是直接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