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工硬件-硬件工程师笔试面试题目解析
醒工硬件-硬件工程师笔试面试题目解析
图文课件整理进度:章1+2+3+4+5+(部分)6
视频更新进度:章1+2+(部分)4+5
第一章 无源器件:电阻,电容,电感,磁珠
图文课件+视频 |
1.电阻选型 |
2.电阻的功能 |
3. 0欧电阻的功能 |
4.电容的功能 |
5.电容的类型与应用 |
6.MLCC电容的X5R,Y5V,C0G等的含义?MLCC的容值会受哪些因素影响? |
7. 电容的高频模型(RLC模型) |
8. 电源或芯片去耦/滤波电容为何要并联多个不同封装容值电容? |
9.电感选型参数 |
10.磁珠的功能与应用 |
11.磁珠和电感的异同 |
第二章 基础半导体器件:二极管,三极管,MOS,光耦
图文课件+视频 |
1.常用二极管的种类与功能 |
2.三极管的功能与常用电路 |
3. 三极管基础放大电路计算,三种放大电路的对比,多级耦合与计算 |
4.带温度补偿的三极管放大电路 |
5.光耦的功能、参数计算与应用电路 |
6.OC门与OD门的异同,什么是“线与”逻辑 |
7.场效应管(MOS管)的功能 |
8.三极管与场效应管(MOS管)的区别 |
9.MOS管能否并联使用?三极管能否并联使用? |
10.如何使用MOS管设计缓启动电源 |
11.MOS管的参数与选型 |
12.MOS管的SOA是什么?如何判断工作状态是否符合SOA? |
第三章 电源类:开关电源,线性稳压源
图文课件 |
1.设计一个12V输入,5V输出,2A电流的的DC-DC开关电源电路 |
2.画出DC-DC开关电源BUCK和BOOST电路拓扑,并简述其工作原理 |
3.CCM、DCM模式区别,电源芯片的FCCM模式与轻载高效PSM/PFM模式区别 |
4.伏秒平衡原理证明与应用 |
5.线性稳压源LDO工作与调节原理 |
6.LDO和DC-DC开关电源的区别、优缺点 |
7.LDO效率、损耗、温升计算 |
8.设计多电源上电时序控制 |
9.电源的纹波与噪声 |
10.电源芯片供应商 |
第四章 主动芯片:单片机,FPGA,DDR,复位电路
图文课件+视频(部分) |
1.单片机最小系统架构设计 |
2.单片机不能正常启动时,如何排查故障? |
3.翻译单片机英文datasheet-简介页面 |
4.FPGA与SOC的特点与异同 |
5.FPGA上电时序与电源特性 |
6.FPGA的配置和加载 |
7.常见MCU,FPGA,SOC,DDR,FLASH芯片供应商 |
8.(DDR)SDRAM内存芯片有哪些操作?涉及哪些芯片引脚? |
9.DDR SDRAM内存芯片有哪些引脚?分别是什么功能? |
10.(DDR) SDRAM内存颗粒容量计算 |
11.DDR走线等长设计 |
12.DDR原理图与PCB设计时哪些引脚可以交换 |
13.POR上电复位电路 |
14.看门狗的功能与看门狗电路设计 |
第五章 PCB Layout设计规则
图文课件+视频 |
1. PCB布线3W原则
|
2. 相邻层信号为何要垂直走线?
|
3. 如何解释参考平面和返回路径?
|
4. 为何不能走线跨分割?
|
5. PCB走线为何不能直角或钝角转弯
|
6. 主芯片去耦电容如何布置?如何理解去耦半径?
|
7. 为何要关注时钟走线?晶体晶振、时钟走线如何设计?
|
8.PCB铺铜的作用是什么?铺铜时有那些注意点?
|
9.包地线的功能是什么?包地线如何打过孔?
|
10.光耦、网变等隔离类器件下方铜皮为何要挖空?
|
11.插件器件过孔焊盘等为何要使用十字花焊盘(热风焊盘)?
|
12. 模拟地和数字地如何分割和连接?
|
13.电源和地层的20H原则
|
14. PCB设计什么情况下要绕等长?如何绕等长?绕等长有哪些设计规则?
|
15.常见4层板和6层叠层方案如何设计?如何选取参考平面?
|
16. 走线阻抗与铜厚、线宽、层距的关系,如何定性分析?
|
17.一般PCB加工的最小孔径和走线的线宽线距是多少?如何平衡性能与成本
|
18.通孔板和HDI板的区别与优缺点?什么是通孔,什么是盲埋孔?
|
19.开关电源PCB layout准则
|
20.走线宽度、过孔直径与通流关系
|
第六章 模拟器件:运放OP,ADC,DAC 待修改,未完成 |
1.运放的选型参数
|
2.运放的跟随、加法、减法电路设计,参数计算 |
3.运放的 虚短-虚断-虚地 如何理解 |
4.运放和比较器的异同 |
5.滞回比较器电路(施密特触发器) |
6.运放产生方波、正弦波、三角波等电路 |
7.ADC和DAC分几种原理架构?优缺点? |
8.ADC参数与选型 |
9.DAC参数与选型 |
10.常见的ADC和DAC应用电路 例如OP-ADC DAC-OP |
11.基准源电路 例如TL431 |
第七章 接口电路:IIC,SPI,RS232/485,千兆网,HDMI接口,LVDS电平 待修改,未完成 |
1.IIC接口简述 |
2.为什么IIC接口要上拉电阻,为什么要OD输出,上拉电阻阻值选型 |
3.IIC的ACK机制 |
4.SPI是几线?各线基本功能? |
5.SPI接口的建立时间、保持时间定义 |
6.RS232接口描述,232接口电路 |
7.RS485接口描述,485接口电路 |
8.RS232和485的区别 |
9.LVDS接口原理 |
10.其他差分信号如MIPI,HDMI |
11.LVDS这类差分信号的优势?为什么差分信号抗干扰能力强? |
12.千兆网接口电路设计 |
13.高速信号的测试方法(测试位置T,示波器阻抗,判据,眼图) |
第八章 SI+PI:信号完整性与电源完整性,高速电路 待修改,未完成 |
1.信号完整性的定义 |
2.电源完整性的定义,PDN的概念 |
3.反射计算 |
4.常见传输线阻抗 |
5.高速信号的认定规则 |
6.信号带宽计算0.35/上升沿 |
7.FPGA内部端接和外部端接,内部端接的优点 |
8.高速信号的插损衰减,TDR测试内容与功能 |
9.差分信号是互为参考还是以GND为参考 |
10.源端匹配(串阻)与接收端匹配(多种) |
11.PCIE接口的简单介绍 |
第九章 EMC:电磁兼容与电路防护 待修改,未完成 |
1.EMC三要素,干扰源,耦合途径(传导,辐射),敏感设备 |
2.常见EMC测试项目,辐射类RE RS,传导类CE CS ,其他ESD,EFT,Surge,Harmonic,Flicker |
3.常见的EMC防护方法?传导类与辐射类应用不同的防护方法 |
4.常见的EMC防护器件: GDT气体放电管 TVS MOV PPTC 保险丝 搭接导电泡棉 导电胶带 屏蔽罩 |
5.EMC判据ABCD |
6.CLASS A B等级 |
7.单板对外接口布局规则 |
8.TVS选型细则 |
9.解读网口RJ45的防护电路 |
第十章 数字电路 待修改,未完成 |
1.常见逻辑门符号:与,或,非,异或 |
2.组合逻辑题目与真值表 |
3.编码,译码电路 |
4.加法,乘法电路 |
5.竞争与冒险 |
6.常见的触发器 |
7.施密特触发器与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