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经理面试题:如何看待clubhouse
—
知乎发家史
为什么说他是语音版的知乎呢,让我们来一起回顾一下,知乎的发展旅程,最初的 知乎采用的是邀请制度,这就导致了一个必然的情况就是知乎的用户在知名度和专业程度皆有比较高的保证,因此用户在鼓励持续产生高质量内容的同时,对各色话题的讨论也保证了高质量,形成良性循环。知乎一时间变成了高质量的问答分享社区。
在此同时,邀请制的噱头让大家对其内部的内容更加感兴趣,通过口口相传造就了知乎的产品人设。就如同小米的饥饿营销一样,让大家感觉到,只要进入知乎,就来到了高知的殿堂。
可是,另一个角度来看,为什么会有人彻夜不眠来翻阅几十本材料,编写上万字的答案来帮助他人解答疑惑而且分文不取。究竟是人性的光芒还是道德的发扬?
其实,都不是它的基础逻辑在于人们内心深处的好为人师在作祟。都喜欢在别人不太清楚的领域炫耀着一些自己擅长的内容。抓住了人性的弱点造就了知乎的出现。
02
—
clubhouse与知乎的相似处
看到这里,有没有发现clubhouse的营销噱头其实跟当年知乎的起步有一些相似的地方呢?没错,都是通过这种噱头的方式来吸引更多的人来关注它。一场借着疫情的完美营销手段造就了它的出现。
但是,它与知乎不同在于
1、知乎当年没有大佬们进行背书,算是资本刷出来的产品正好疫情这个场景下满足了用户在家交流的欲望。
2、它与知乎的另一点不同在于,所处的互联网时代不同,2010年左右为文字互联网的时代,那个时候大家普遍采用文字的方式来传播知识。而到了今天,大家更习惯于用语音、视频等方式来传递情感。
接下来,我们捋一下知乎的时间线:
2010年12月,知乎网站开放。知乎过去采用邀请制注册方式。
2013年3月,知乎向公众开放注册。不到一年时间,注册用户迅速由40万攀升至400万。
2018年4月26日,知乎对外宣布启动用户权益保护升级,针对除信任的搜索引擎外的第三方机构,将采取白名单许可的方式,规范知乎内容的使用标准。
2019年3月,知乎正式宣布推出盐选会员这一全新会员服务体系。
2019年10月,知乎直播功能正式上线。在直播场景中,用户可以更加轻松、直接地分享知识、经验和见解,展开实时的讨论交流,获得来自主播的专业解答。
于是我们大胆猜测一下clubhouse的时间线:
20XX年X月XX日,clubhouse开始通过噱头和大佬背书,邀请制进入。
20XX年X月XX日,clubhouse向公众开放注册。
20XX年X月XX日,clubhouse正式宣布推出全新会员服务体系。
20XX年X月XX日,直播功能正式上线。在直播场景中,用户可以更加轻松、直接地分享知识、经验和见解,展开实时的讨论交流,获得来自主播的专业解答。
可能当他们走出邀请制,走向开放注册的那天,就注定他们向资本低了头
03
—
clubhouse为什么不是下一个YY
那它与YY的区别在哪里呢?同样的是语音社交产品,他们单从产品属性上看没什么不同,但是,从本质上看却是天差地别。
分享属性不同:
一个是知识分享,工作经验分享,生活分享,内有各种硅谷大佬作为种子用户,聊的内容也颇有深度。而另一个则是过于娱乐化,聊天多以喊麦,唱歌为主,可代替性强。
用户群体不同:
YY的用户群体主要分为三类:
1、娱乐类:占有的人数最多,现在多玩公司最主要赚钱的地方;
2、游戏类:人数占有中等,但是基本上是YY新用的诞生地,大家自己说下,第一次解除YY的80%的是游戏里面介绍的,因为YY在游戏里面不管怎么宣传都是合法的;
3、教育类:通过售卖一些课程来盈利。
clubhouse的用户群体为:
clubhouse为精英文化,打造精英社区,因此用户群体多为各行各业的大佬级人物,以及一群对知识又渴望的年轻人。
04
—
clubhouse的总结
通讯录式的邀请机制+YY式语音聊天模式+ 知乎式的知识分享平台调性+领英式的半熟人社交网络+微博式的名人站台运营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