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敏 “打” 入 Thoughtworks 内部的这一年

关于“小敏”



我叫王敏,是一名入职 Thoughtworks (骚窝) 快一年的软件开发工程师,来自"Thoughtworks国际化人才培养计划",同时我也是骚窝“神秘组织” SuperX 中的一员,今天我要分享一些入职一年来 Thoughtworks 与我之间的爱情,哦不,故事。


我第一次看见关于骚窝的宣传,有这么几个印象比较深刻的关键词:
0. 敏捷
1. 技术追求卓越
2. 多元化
3. 尊重女性
4. 支持公益
5. 有英语环境(海外线)

当时的我很好奇,一家公司怎么做到集众多优点于一身的呢?这究竟是真是假?
带着强烈的好奇心,我决定“打”入内部一探究竟,接下来请跟随“小敏”的脚步来了解真实的 Thoughtworks!


Part 1:入职之后,有什么不适应的吗?
Chapter 1 你应该和大家相处平和一点


一个普通的早晨,想弄清楚某个自己没接触过的业务需求的“小敏”,犹豫了一会,才开口向 BA(业务需求分析师)发问:

- 蓉蓉姐,你有空吗?我想问你一个需求,......

- 不用这么客气,叫我蓉蓉就好了~这个地方是这样......

- 好的好的,谢谢你!

- 不客气,应该的。


后来我的 Buddy(公司安排的一个同事,帮助刚入职的我更好的度过试用期)告诉我,我们平时相处不会以哥哥姐姐互称,也不用刻意用“请”这种字眼,问问题更不用做太多的心理建设,特别是对于初来乍到的我,他们十分乐意帮助我,甚至害怕我不敢畅所欲言,这可真是大写的平和!久而久之,我和女生们成了姐妹组,和男生们成了 “壮汉开发 F3”,安全感指数飙升,再也不是刚入职那个小心翼翼的“小敏”。
Chapter 2 技术不够,怎么快速提升呢?


小敏,Level 1 青铜玩家,接到一张新手任务卡:用之前没接触过的框架写新功能。
Round 1,死磕 5 天,也没有完全解决疑难杂症。
Round 2,提前与其他开发梳理问题以及解决方案,3 天搞定。


即使是新手,也不能一直停留于只会修复小 Bug,做一些已有功能的体验提升,团队对我们有很多期待,我自己也不会满足于现状,但上面这个对比也是非常明显的,我从第一种进化成第二种,团队给了我非常多的帮助。总结起来就是:主动寻求帮助 + 积极的尝试。


其实大部分时候,我都还没有来得及提出需求,团队就已经“暗戳戳”考虑到了。他们会在我要接过这部分工作的时候,一起帮我梳理一遍,看我是否完全明白需求,有没有我没考虑到的点,需要谁的帮助,有哪些潜在的“坑”,预估需要的时间用不用调整等,我们称这个过程叫 Kick off。我认真倾听每个人的出发点,将这些经验记在我自己的小本本上,日后我思考问题的时候也会越来越全面,并且衍生出自己的角度。


公司层面也不定期会有各种各样的培训,从 Node.JS  到 AWS,干货满满且恰好匹配我在项目上的需求;会有小伙伴做各类 Session 或者博客的主题分享;我们也可以自己主动提出想要学习某项技能,找到擅长的同学,总能被安排得明明白白。


Chapter 3 不够敏捷的完美主义者?


“大家好,我叫王敏,敏捷的“敏”。”我喜欢这么给团队新成员介绍自己。


敏捷,是 Thoughtworks 的一大特色,旨在一个高度协作的环境下,不断的通过反馈来进行自我调整和完善。但开始工作生涯之前,完美主义+强迫症的我真的没有办法交出我自己觉得不完美的作品,必须考虑充分,几近完美,认真扣每一处细节。


开始工作后的我逐渐明白:我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我的工作需要多人团队协作,可不能这样了。比如有一次我接到一张本来一天就能完成的卡,硬生生被我考虑来考虑去,预留未来可能要实现的功能的代码空间,花了三天时间才做完应该有的功能以及一些莫须有的逻辑。以为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但却在大家一起回顾的时候,发现这并不是正确打开方式,效率不高并且可能做了冗余的工作。


现在的我能够更好地理解,把敏捷的思想贯彻到工作中:每日站会,是与团队成员同步自己的进度与安排,提出问题寻求帮助,让大家 Get on the same page;每个迭代的 IPM (项目迭代会议),是讨论每张卡的细节,进行准确的估点来完成合理计划的;每次的 Kick off 和 Desk Check(开发完成之后,与 BA 和 QA 共同验收)都赋予了每张卡最大的尊重。


Part 2:这一年有什么特别难忘的事情吗?
有,团队三番五次 Push 我!


Chapter 1  你来完成这次 Showcase 吧!


我们一个主要的产品进度达到 50% 时,要做一次 Showcase(给大家展示一下现在的成果)。我一开始还挺放松的,毕竟我以为这么重要的一次展示,还在试用期的我哪能行啊?然而团队居然推选了我当 Presenter (发言代表)。
虽然我是总想要去挑战自己尝试一些让自己离开舒适区的“小敏”,但我还只是一个试用期的青铜选手呀,很多细节我不太了解,还要求全英文;再者,我本身属于那种公众面前尽量减少发言的风格,所有人听我一个人发言那么几分钟,我可太害怕了。
在大家信任的眼神和不断的鼓励下,我最终接受了这个“安排”,毕竟人生总要有些挑战嘛~虽说我是一个人 Present,但这依然是“团队作战”。业务逻辑不懂,谁都可以为我解答;测试数据不够,QA(Quality Analyst) 准备得稳稳当当;Team Lead 甚至把整体的框架都给我梳理了一遍,用她所有的经验帮我准备,并且在 Showcase 当天的过程中不断点头示意,给我勇气与肯定。


最终我的 Showcase 获得了客户的认可,单独 @我,肯定了我的表达并且期待我能够更多的展现自己这方面的才能。可以说这是我攻克内心障碍的一大步,感谢每个背后支持我的伙伴,感谢他们“推”了我这一把。





Chapter 2 你去 TL 的场子讲个 Session 吧!



每年我所在的 Account(全球参与该产品交付的 Thoughtworker)都会举办一次技术大型分享会,许多技术大牛在这个盛典上分享新的技术新的产品。我们组居然派出了青铜选手—小敏,事情是这样的:


某日,二师兄看了看电脑上的报名表,看了看我,脸上露出一个搞事的表情:

- 壮汉!没有兴趣参加一下?

- (震惊) 这不是你们 Senior 才能讲的吗?我也没什么这种 Level 的积累呀。

- 那可不是,谁都能讲。而且这次讲的是刚上那个产品,你不是还 Show 过嘛,妥妥的。

Team 在督促我不断接受新的挑战上总是如此的及时,就这样在二师兄循循善诱下,青铜选手“小敏“出战,开始了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的准备分享的道路。


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安排以及生病住院的影响,出院后错过了 Deadline,但我还是认真准备,录制好了视频,最后在内部给大家分享了一次。虽然过程很艰难,但是在准备的过程中系统的梳理,以及团队的肯定,都让我感到特别满足,也勾起了很多记忆,也算是给自己这大半年交了一份还不错的答卷。


Chapter 3 你来当咱们组的 Lead 吧!
最近,项目的主要开发任务已经结束了,大家都陆续下项目,组里需要一个人留下来做维护工作,一般都是由在项目上待得比较久的 Senior 开发来做这件事情,何况这个项目已经好些年了,我们组自然是安排 Tech Lead 留下。


BUT,有一天团队突然告诉我, Tech Lead 被安排去一个更需要他的小组做 TL 了,我成为了组里最后唯一的选择,So scared!当时我的心里出现两个小人对阵,一个告诉我太难了我承担不了这个角色,一个告诉我这是一个不错的机会,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有这么好的契机去挑战自己。


再一次面对 Tech Lead 殷切期待的眼神,我“欣然”接受了这个设定,毕竟这也不是第一次被 Push 着前进。刚接任务的头两天还兴致勃勃,但后来学习那些我不熟悉甚至根本不知道的模块到抓耳挠腮时,内心退缩的小人又开始叫嚣:这不是我所能承受的。掉发指数直线上升……


组里的小伙伴们明显看穿了一切,又是 Session,又是一对一线下辅导,系统性地给我传递他们知道的上下文,让我参与各种各样的工作、决策,且大多数以 Owner 的身份。尽管我苦不堪言,但一边也乐在其中,就像玩游戏打怪一样,有大家的 Buff 加成,小敏正在不断升级。当这一切都“熬”过去之后,我应该会很感慨,正是团队的不断Push才让我成长的如此迅速!


回到文章一开始我的疑问:

一家公司怎么做到集众多优点于一身的呢?这究竟是真是假?

经过亲身体验后,我的回答是:不能说毫不相关,简直一模一样。
发生在我身上的小故事,我相信很多刚进公司的毕业生同学都有所体会,除了对技术的卓越追求,对多元化的坚持,骚窝在其他方面真的也做的很好。


我在公司里从来没有觉得男女比例失衡,并且很多女性都是非常优秀的 Lead,团队也非常认可她们的能力。我自己作为一名女性开发,身边多得是优秀的女性代表,她们遍布在不同的角色上,无论是业务分析、软件测试、Tech Lead 还是 Delivery Lead,都散发着自己独一无二耀眼的光芒,得到每个人的尊重。


公益事业在这里也时常发生,不论是与陕西慧灵智障人士服务机构合作,共同关爱心灵障碍的孩子们,陪他们散步,中秋的公益画展义卖,还是我们在端午礼盒里做的助农“小心”,都让我感受到了骚窝的社会责任感并不是空口说白话。


英语环境是我当时选择海外线的一大原因,一直很喜欢英语学习,想和外国人无障碍沟通自己的观点。除了平时我们工作的资料都是英文,还有各种同事和你交流。公司设立了一起打卡的英语群,我们小组也有自己的一个群,大家有时候会分享出自己的心得,有经验的小伙伴会 Pair 去做英文的 Session,给我们科普“干货”。今年我几乎每天都在打卡学习,比我上学的时候还要认真,简直不可思议。在平时工作的时候也能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很开心能养成这个习惯~



如果看完“小敏”这一年的经历,对 Thoughtworks 也有一些好奇和期待,不要犹豫,我在 Thoughtworks 等你哦!
#996和955的公司一览##Java找工作#
全部评论
正在找工作的娃娃想进996和955的大公司
点赞
送花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2022-08-07 16:34
请问一下,22届毕业生,但是已经就职其他公司并被缴纳社保,想跳出来加入TW,还有资格投递SuperX嘛?😭
点赞
送花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2022-09-07 00:11 广东
秋招专场
校招火热招聘中
官网直投

相关推荐

1 3 评论
分享
牛客网
牛客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