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觉得股份就是个坑?联想事件的感悟。

倪老为了公司,殚精竭虑,立下汗马功劳,最后的结果确实,被扫地出门,连一点点股份都没留下。自己的所有的项目,都被砍掉,公司不在有自己的一点点痕迹。



这对于一个工程师来说,是何等的伤感。正因为如此,我才会如此的关心联想事件的发展。


因为搞技术的,往往喜欢专注于自己的技术,而对公司的各种运作,财务,各种关系并不是太理会。原因有二,一个是自认为有技术在身,不屑于争权夺利,另一个原因可能是实在太复杂,搞不懂。这就给了老板很大的操作空间。即便你有所谓的股份在手,老板也有很多办法让你拿不到这些股份。


我们以联想为例,柳传志最开始只是联想的副经理,倪光南的职位甚至更高,并且当时他已经是非常著名的科学家了。若论贡献,倪光南的贡献显然更高。然而现在的股份我们可以看到,倪光南根本不持有任何联想的股份。甚至,联想的技术人员,不持有联想的任何股份。柳传志和杨元庆的股份,大家可以查一查。


也就是说,作为老板的柳传志,完全可以通过公司层面的操作,扩大自己的股份,减少技术人员的股份。


所以,这也是我对创业公司的股份并不太待见的原因。你可以跟公司共苦,其实是希望是最后可以公司同甘。但是是否能最后拿到属于自己的那份蛋糕,还要看老板的人品。


但是,有一种工程师的股份,老板还是愿意给的,那就是核心技术人员。如果这个人走了,公司的价值将会大打折扣。从这个角度上来看,从倪光南走后,联想就已经不在是个技术型的公司了。没有任何工程师持有联想一定比例的股份的现实也说明,联想的技术的可替代性强。老板随时可以找到替代的人,因此,他完全没有必要让出自己的股份。


一个公司技术人员完全不持有任何股份,可以理解为,这个公司本身就不属于科技行业,或者,属于科技行业,但是没有核心技术。


最近,胡锡进提出建议,让联想的高管们主动降薪,以熄民愤。我认为这实属避重就轻。人们对于联想的不满,对柳杨的不满,并不单单因为他们薪资高。国内很多企业家,或者高管的薪水都比他们高。腾讯,阿里巴巴薪资上亿的高管很多。然而没有人对他们有所质疑。人们对联想的疑问在于,柳传志是如何从当初的一个副经理,获得了如此巨额的股份。联想的利润区区十几亿,甚至还存在巨额债务,柳杨二人的薪资为何能雷打不动?国有股份随着公司的壮大而稀释实属正常,但是为何柳传志,杨元庆的股份却能不断增加?


所有这些问题,需要给出一个交代,这不是降薪就能了事的。


笔者最关心的是,联想曾经是中科院旗下企业,成立的目标是完成科研成果的商业转化,竟然没有任何一个科技人员持有哪怕0.1%的股份。这样的股权结构实在令人匪夷所思。在联想创立之初,必然不止有倪光南一人投入了知识产权。那么除了倪光南之外,其他技术人员的股权是如何丢失的?


希望时间能给出答案。

希望大家多多转发,在此谢过 ,本文原发于微信公众号【白话IC】

全部评论
但有些人靠着股份翻身了啊
点赞
送花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2022-06-26 09:54

相关推荐

点赞 收藏 评论
分享
牛客网
牛客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