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芯片企业挺过了行业的冬季,却倒在了最火热的行情里

和一朋友聊天。他说他准备换工作了。我问为什么,他说他们的公司的人基本走的差不多了。老板觉得无利可图,准备不干了。


又一家IC设计公司,挺过了行业的冬季,却将倒在了行业最火热的时刻。


这位朋友的公司虽然是个例,但也反映了目前IC行业火热行情之下的很多传统IC公司的处境。



相信很多人会有这样的感触。随着各行各业的企业都开始进入IC行业。人才需求量猛增。但是人才培养的速度完全跟不上需求的增长。因此,新进入的企业高薪挖人,高薪抢人已经成为常态。应届生的薪资水涨船高。趋势上看,年薪百万也不是不可能的。


能够拿出高薪的企业有两种。一种,拿到大笔融资的初创企业。第二种,入局IC的互联网巨头。


对于初创公司来说,要对得起投资人的大笔投资,技术团队必须建立起来。往往投资人的压力也比较大,一般需要在一定时间之内,建立多少人的队伍。时间一到,是需要向投资人汇报的。因此,技术团队建设,往往比较急。而恰恰这类企业,由于知名度不够,招人还不太容易招到。正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那就用更高的薪水来吸引人才。如果50%不够,那就双倍。反正投资人的钱是必须要花的。


其实,也不是所有的初创企业都有实力不计代价的砸钱。如果没钱怎么办?可以许诺股份。由于没有上市,估值就有很大的随意性。因此,招人的时候,可以许诺价值数百万的股份,一样可以吸引很多人加入。当然,到变现的时候,就要看造化了。


另外一种企业,就是大名鼎鼎的互联网巨头。财富,声望都完全吊打创业公司。 无论是老BAT(百度,阿里,腾讯)还是新三巨头(字节,阿里,腾讯),都已经入局。这类企业,资金雄厚,认准一个行业,重金投入,然后将整个行业洗牌。


共享单车,滴滴快滴大战,外卖,这些企业以及代理,凭借雄厚实力,砸入重金,疯狂补贴。一般企业哪里见过这样的世面?要么被收购,要么就得倒闭。


如今,这些企业进入到芯片行业。传统芯片行业,凭借搞芯片赚取的微薄利润,如何和这些互联网企业竞争?这些企业的海量资金,完全不是来自于芯片,而是流量。他们可以拿出传统芯片企业难以拿出的薪水,再加上初创公司难以企及的名气,成为了吸引人才无往不利的大招。


我之前曾经写道,芯片行业并不是暴利行业。要不是中美科技战,芯片行业可能根本不会吸引众多人才的注意。传统芯片公司,海思这样的背后有着实力雄厚的靠山的企业少之又少。长期以来,更多的企业一直在欧美等芯片巨头的阴影之下发展。这些企业,可能原本以为自己有了机会,有了出头之日。原本只买外国芯片的设备公司,也开始买国产的芯片了。还没来得及高兴,互联网公司来了。


这就出现了非常吊诡的现象。芯片行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很多芯片公司也打开了市场,结果赫然发现,自己的团队,或被挖空,或集体出走。


以往,芯片公司往往会死于没有市场,如今,他们的死亡的可能又多了两样:

1,死于没有产能。2,死于没有员工。


很多芯片的工程师,离开了真正做芯片的企业,进入了没有芯片基因的互联网公司。


市场角度看,似乎没有问题。但是总觉得不太对。


我们来看看美国。芯片公司和互联网公司,似乎分工更加明确。微软也走硬件,但是xbox的芯片还是找的AMD来做,而不是自己招人。facebook没有听说搞芯片。google确实有这方面的消息。但是主要还是研究性质,可以理解为众多前沿方向之一。


是不是互联网公司和传统芯片公司强强联合更好一些,而不是重复建设?阿里平头哥前身是阿里收购的中天微电子,经过整合发展而来。吞并是一个方式,但是个人认为更好的方式是,类似于微软和AMD的关系。让芯片公司为自己定制专用的集成电路。


互联网企业,赚的是快钱,芯片,却是需要长期的投入,却往往看不到什么利润。互联网企业现在可以重金砸向芯片,如果不见什么利润的话,会不会始乱终弃,最后搞得一地鸡毛?那就真的是历史的罪人了。


但愿不会发生。

希望大家多多转发,在此谢过 。本文原发于微信公众号【白话IC】

全部评论
不管啥行业,都要慢慢经历洗礼的
点赞
送花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2022-06-26 12:53
所以需要拆解互联网大公司
点赞
送花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2022-07-26 18:20
国泰君安
校招火热招聘中
官网直投

相关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6 1 评论
分享
牛客网
牛客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