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工作与面试不符怎么办?该怎么避免这种情况?
相信有很多校招入职或毕业没多久的小伙伴入职后会感觉到:"这TM做的什么玩意儿,实际工作和面试的时候说的完全不一样啊!"
这个问题在我入职上一家公司的时候体会非常深,有过一段漫长的心理折磨,可以跟大家分享下我的感受~
企业是不是故意的?
不排除有些企业是恶意的,但据我观察,一般是小公司或者不正规的公司才会有这种恶劣行为,并且多集中在商业化相关的工作(包括BD、售前、CSM等,多是诓人去做销售,问清楚薪资构成可解)。
正规公司或者中大型企业肯定不会故意这么做,不然因此新人入职后流失,企业不是白忙活一场。要知道,现在校招想招到一个合适的人成本可能达5-10w,社招就更不用说了。
既然企业不是故意的,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
"我是这么描述的,你居然是这么理解的?"
企业开放一个HC背后的逻辑是自下而上的,即:团队由于某种原因(或业务扩张、或原有人员流失等)需要招聘人力,提报需求给HR,HR与相关业务领导审批后决定招聘。
所以,企业对一个候选人进来后做什么是有一个大致定位和预期的。但在面试那短短几十分钟的沟通中,面试官常常用他们熟悉的工作语言去描述这份工作,并且由于每位面试官的性格不尽相同,有的人真的是说的既insider又简短,带来的信息的GAP是必然的。
对于校招的小同学来说,
如果是之前实习过的工作岗位那还好;如果完全没接触过,同样一句话,面试官说出来描述的是A,大家理解成B完全是有可能的。
怎么尽最大可能避免这种情况?
多问一句,面试官不会讨厌你
如果在面试过程中,对岗位定位和工作内容有疑问,请放心大胆的问;如果面试官说的比较笼统,你甚至可以问得更细;
Tips:我之前求职的时候一直搞不清楚企业挂的职位A和职位B有啥区别,听完面试官的初步讲解后,还是有点迷糊,于是追问了:"那贵司A职位和B职位区别是什么?"面试官一下子就回答的非常清楚了。
多听"老人言"
我入职阿里前,一直是to B+SaaS HR领域的,可以说和电商和阿里半毛钱关系都没有;经过三轮面试后,感觉还是对岗位半知半解。
怎么办?稀里糊涂入职么。当然不是啦,我当时辗转联系到,我本科的一个学姐就在阿里的这个岗位。于是厚脸皮的去请教人家,打了将近2小时的电话。
当然,这时候的谈话最好是高质量的,带着你的提问去,建议包含:
- 你们的工作内容主要有几方面,大概的精力分配占比如何?核心考核指标是什么/对什么负责?
- 工作一般必备/需要提升的技能有什么?
- 这个工作之后的发展是什么?集团内&跳槽出去?
- 一般会和哪些团队配合多一点?在整体的工作流程中,这个岗位处在哪个节点上?上下游都是什么?
已经发生了,我可怎么办?
如果实在很不幸的发生了:
1、清楚自己要什么且当前与职业发展完全不符:火速看新机会,不要怕简历花,简历花好过蹉跎时间在自己不想要的东西上。
2、不清楚自己要什么:基于当前的大环境,建议大家能忍则忍;也许做着做着会有变化,并且很多企业也有开放内转,活水的机会多看看,跳槽务必骑驴找马。
有帮到大家的话,给我点赞、评论+收藏呀~ps:非技术岗的同学如果有简历方面的问题,都可以私戳我哈。不收费。
#实际工作与面试不符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