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2022届校园招聘
一、研究院简介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创建于1953年,隶属农业农村部,主要承担我国珠江流域及热带亚热带渔业重大基础应用研究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研究的任务,重点开展水产种质资源与遗传育种、水产养殖与营养、水产病害与免疫、水生实验动物、渔业资源保护与利用、渔业生态环境评价与保护、城市渔业和水产品质量安全等领域的研究,同时拓展、外来水生生物入侵与生物安全等新兴领域研究。建所以来,获国家等各级奖励160余项,其中国家级奖励6项,省部级以上70余项,为渔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我所地处广州市荔湾区西塱,占地面积886.55亩,自然环境优美、科研条件优越,拥有4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4个省级工程中心、1个博士后工作站。在致力于科学发展的同时,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根据工作需要,面向社会进行2022年公开招聘。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二、应聘条件
1.政治素质高,思想品德好,遵纪守法,爱岗敬业,具有良好的协作精神。
2.热爱水产科技事业,工作态度积极,事业心、责任感强,具有良好的奉献精神。
3.身体健康,吃苦耐劳,具备履行岗位职责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4.具备招聘岗位要求的其他条件。
三、招聘岗位及要求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2022年公开招聘岗位信息表 |
|
|
|
|
|
|
|
|
|
|
|
岗位名称 |
招聘人数 |
研究方向及序号 |
研究方向简介 |
招聘范围 |
博士期间所学专业 |
学历要求 |
学位要求 |
职称要求 |
年龄要求 |
政治面貌 |
|
水产育种岗位 |
7 |
① 水产种质资源与遗传育种 |
龟鳖、罗氏沼虾、巴沙鱼、丝尾鳠等种质资源挖掘与种质创新、新品种培育、良种扩繁、配套技术研发及示范推广及产业化 |
高校毕业生、留学回国人员、博士后出站人员 |
动物学、生理学、水生生物学、微生物学、遗传学、发育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生态学、基础兽医学、水产养殖、渔业资源等相关专业 |
研究生 |
博士 |
不限 |
35周岁以下,如具备高级职称可适当放宽至 |
不限 |
|
② 鳢遗传育种 |
水产动物育种,包括繁殖生物学、遗传育种、生物信息学分析、基因功能等研究 |
高校毕业生、留学回国人员、博士后出站人员 |
水产、水产养殖、生物学、动物学、水生生物学、微生物学、遗传学、发育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等相关专业 |
研究生 |
博士 |
不限 |
35周岁以下 |
不限 |
|
|
|
③ 罗非鱼等种质资源与遗传育种 |
主要围绕罗非鱼等特色淡水鱼产业发展需要,开展鱼类种质资源与遗传育种研究,要求精通鱼类传统育种及分子育种技术,熟悉鱼类基因组编辑技术等 |
高校毕业生、留学回国人员、博士后出站人员 |
水产、水产养殖、生物学、动物学、水生生物学、遗传学、发育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等相关专业 |
研究生 |
博士 |
不限 |
35周岁以下 |
不限 |
|
|
|
④ 鱼类繁殖生物学与遗传育种 |
从事鱼类繁殖生物学及新品种选育种等研究 |
高校毕业生、留学回国人员、博士后出站人员 |
水产、水产养殖、生物学、动物学、水生生物学、微生物学、遗传学、发育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生理学、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动物营养与饲料学、海洋生物学、神经生物学、畜牧学 |
研究生 |
博士 |
不限 |
35周岁以下 |
不限 |
|
|
|
⑤ 水产生物技术与遗传育种(一) |
从事鱼类功能基因、基因组和育种技术研究 |
高校毕业生、留学回国人员、博士后出站人员 |
海洋生物学、生物学、动物学、生理学、水生生物学 |
研究生 |
博士 |
不限 |
35周岁以下 |
不限 |
|
|
|
⑥ 水产生物技术与遗传育种(二) |
从事鳜鱼和鲈鱼分子育种技术和品种遗传改良研究 |
高校毕业生、留学回国人员、博士后出站人员 |
水产、水产养殖、生物学、生理学、动物学、遗传学 |
研究生 |
博士 |
不限 |
35周岁以下 |
不限 |
|
|
|
⑦ 鱼类繁殖技术与数据分析 |
从事鱼类繁殖技术及种质资源基因库数据的整理和分析 |
高校毕业生、留学回国人员、博士后出站人员 |
生物学、海洋生物学、水产、水生生物学、水产养殖 |
研究生 |
博士 |
不限 |
35周岁以下 |
不限 |
|
|
|
水产疫病防控岗位 |
2 |
⑧ 鱼类病毒致病机制与疫苗研究 |
从事特色鱼类病毒病流行与致病机理、免疫机制等研究 |
高校毕业生、留学回国人员、博士后出站人员 |
水产养殖、基础兽医学、预防兽医学、临床兽医学、免疫学、病原生物学、细胞生物学、水生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等相关专业 |
研究生 |
博士 |
不限 |
35周岁以下 |
不限 |
|
⑨ 水产生物制剂创制与免疫技术研究 |
从事水产生物制剂研发、病原致病机制及宿主免疫调控机理等研究 |
高校毕业生、留学回国人员、博士后出站人员 |
水产养殖、水生生物学、海洋生物学、微生物学、动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 |
研究生 |
博士 |
不限 |
35周岁以下,如具备高级职称可适当放宽至 40周岁以下 |
不限 |
|
|
|
渔业环境保护岗位 |
1 |
⑩ 渔业水环境治理与修复研究 |
渔业水质调控、生态修复及效果评估 |
高校毕业生、留学回国人员、博士后出站人员 |
水产、生物学、微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环境工程、水生生物学、水产养殖、生态学、海洋生物学等相关专业 |
研究生 |
博士 |
不限 |
35周岁以下 |
不限 |
|
外来物种研究岗位 |
2 |
⑪ 外来水生生物监测预警 |
承担外来入侵水生生物的监测预警、与数据分析 |
高校毕业生、留学回国人员、博士后出站人员 |
生物学、水产、生态学、水生生物学、微生物学、水产养殖、生理学、动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海洋生物学、渔业资源等相关专业 |
研究生 |
博士 |
不限 |
35周岁以下 |
不限 |
|
⑫ 外来物种入侵机制研究 |
外来入侵水生生物的入侵机制研究 |
高校毕业生、留学回国人员、博士后出站人员 |
生物学、水产、生态学、水生生物学、微生物学、水产养殖、生理学、动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海洋生物学等相关专业 |
研究生 |
博士 |
不限 |
35周岁以下 |
不限 |
|
|
|
水产品质量安全岗位 |
1 |
⑬ 水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与检验检测 |
从事渔业环境污染物的迁移规律及防控技术研究与水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 |
高校毕业生、留学回国人员、博士后出站人员 |
兽医学、水产、水产养殖、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生物医学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分析化学、药学等相关专业 |
研究生 |
博士 |
不限 |
35周岁以下 |
不限 |
|
四、招聘程序
(一)报名和资格审查
1.报名方式
应聘人员统一通过电子邮件方式报名。
报名邮箱:hr@prfri.ac.cn;hrprfri@163.com
2.应聘材料要求
邮件主题须注明“岗位名称+应聘研究方向序号+姓名+中国科学人才网”,所有应聘材料压缩打包为1个文件,以附件形式发送。
应聘材料包括:⑴个人简历(仅限本公告格式,详见附件2,其他格式不予接收);⑵证明材料:包括有关学历、学位、英语、计算机证书、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证书、专业技术等级证书以及发表文章扫描件等;应届毕业生就业推荐表及加盖毕业学校公章的成绩单扫描件;本人认为应提交的其他材料。所有证明材料扫描、编辑为一个word或pdf文档(证明材料格式见附件3)。
不符合以上要求的应聘材料一律不予接收。
3.报名时间
自公告发布之日起,报名人数符合应聘考试人数要求,即组织考试,招满为止。
4.资格审查
按照招聘岗位条件要求,我所组织对应聘人员进行资格审查,确定参加考试人选。
应聘人员提供的报名材料必须真实准确。凡弄虚作假者,一经查实,取消考试、录用资格。
(二)考试、考察和体检
1.考试
原则上每个岗位报名符合应聘条件人数达到3 人(含)以上,方可实施招聘考试。考试采取笔试与面试结合的方式进行,考试内容包括招聘岗位所必需的综合知识、专业知识、业务能力和工作技能等。
考试时间另行通知。
2.考察和体检
我所组织对考察人选的思想政治表现、道德品质、能力素质、纪律意识、工作态度和学习成绩等情况进行考察,并对其资格条件进行复查。组织考察合格人员体检。
(三)聘用
根据考试、考察和体检结果,经研究,择优确定拟聘人员。按规定予以公示,公示无异议办理相关聘用手续。
五、待遇
(一)受聘人员待遇按国家、广东省及我所有关规定执行。
(二)35岁及以下新进所博士研究生享受安家费10万元人民币(税前)及我所有关人才待遇。
(三)受聘人员纳入我所事业单位编制管理。
(四)我所设有职工食堂,提供职工宿舍,解决广州市户口。
六、联系方式
联系人:刘老师
联系电话:020-81513342
联系地址: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西塱兴渔路1号
电子邮箱:hr@prfri.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