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确定要辞职?"领导看着我,眼神里满是不解。"确定。"我说。"你一个新闻系毕业的,做了2年运营,现在要转AI产品?你懂AI吗?""不懂。但我可以学。"领导叹了口气:"年轻人想法多。行吧,祝你好运。"2024年7月5日,我离开了工作2年的公司。我叫林晓,某985新闻系毕业,做了2年新媒体运营,月薪8k,在北京勉强活着。这天辞职,不是冲动,是憋了半年的决定。我看不到做运营的未来。公众号打开率越来越低,工作越来越机械,AI工具开始替代我的工作。我意识到:再不转型,我就要被淘汰了。但转到哪里?怎么转?我完全不知道。二、第一个月:从完全不懂到入门7月的第一周,我在家躺了7天。不是懒,是迷茫。AI产品经理到底是干什么的?我完全没概念。7月8日,我开始疯狂搜索。看了50篇知乎文章,20个B站视频,加了10个求职群。得出的结论是:AI产品经理 = 产品经理 + AI技术理解。但具体要学什么?怎么学?没人说清楚。7月10日,转机出现了。我在小红书刷到一个帖子,一个文科生转AI产品成功的经历。她说了一句话:"你不需要懂算法公式,你只需要知道AI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怎么评估效果。"这句话点醒了我。我开始换思路学习。第一周:理解AI产品不学数学公式,学应用场景:NLP能做什么?(文本分类、情感分析、机器翻译)CV能做什么?(图像识别、目标检测、人脸识别)推荐算法能做什么?(协同过滤、内容推荐)第二周:学习产品方法论需求分析(KANO模型、用户画像)产品设计(信息架构、交互设计)项目管理(敏捷开发、SCRUM)PRD撰写(需求文档怎么写)第三周:了解AI评估指标不学算法原理,学评估方法:准确率、召回率、F1值是什么意思模型怎么训练、怎么迭代A/B测试怎么做第四周:研究竞品我把市面上的AI产品都体验了一遍:ChatGPT、文心一言(对话类)Midjourney、Stable Diffusion(图像类)度加、剪映(视频类)有道翻译、讯飞听见(NLP类)每个产品我都写了分析报告:核心功能是什么用了什么AI技术用户体验如何有什么可以改进一个月后,我对AI产品有了基本认知。但我知道,光有理论没用,我需要项目经验。8月,我开始做项目。学长说:"你没有工作经验,就自己做项目。从0到1,做3个完整的产品方案。"项目一:AI简历优化助手(7天)Day 1-2:用户调研我在牛客、知乎、小红书发帖:"你写简历时最大的痛点是什么?"收到了82条回复。我整理出10大痛点:不知道怎么描述项目经历(26人)不知道简历格式对不对(18人)不知道有没有关键词(15人)不知道匹配度高不高(12人)写出来感觉很low(11人)...Day 3-4:需求分析我用KANO模型分析需求优先级:基本型需求(必须有):简历诊断(发现问题)格式检查(排版规范)期望型需求(重要):内容优化(改进建议)关键词匹配(提升通过率)兴奋型需求(加分):一键优化(自动改进)多版本生成(针对不同岗位)Day 5-6:产品方案我画了20页原型图,包括:首页(上传简历)诊断页(6个维度评分)优化页(具体建议)结果页(下载新简历)Day 7:PRD文档写了18页需求文档,包括:产品背景用户画像核心功能技术方案数据埋点迭代计划第一版做完,我发给学长看。学长说:"你这不是产品方案,是作文。全是主观臆断,没有数据支撑。"我被打击到了。但学长说得对。我需要真实数据。我又花了3天,深度访谈了20个用户,问了这些问题:你会用这个产品吗?为什么?你最需要哪个功能?你愿意为哪个功能付费?你觉得什么价格合理?拿到数据后,我重新调整了功能优先级。9月1日,我开始准备简历。最大的问题是:工作经历不匹配。我的工作经历是"新媒体运营",目标岗位是"AI产品经理"。HR一看就觉得不对口。怎么办?答案是:转化。把运营经历转化成产品能力:运营经历:"负责公众号内容运营,日常推送,数据分析。"转化后:"负责内容产品的用户增长与数据运营用户研究:深度访谈200+用户,输出用户画像与需求分析报告产品迭代:基于数据分析优化内容推荐策略,用户留存率提升25%A/B测试:设计并执行15次A/B测试,验证功能效果数据驱动:建立数据指标体系,周报、月报汇报产品表现"这样一改,运营经历也能体现产品能力。再加上我做的3个AI产品项目,简历就完整了。9月5日,我开始投简历。第一周,投了25份,收到了3个面试。9月12日,第一场面试,某AI创业公司。面试官问:"你说你做了AI简历优化助手,说说技术方案。"我回答:"这个产品的核心是NLP技术。第一步,简历解析。用OCR识别图片简历,用正则表达式提取结构化信息。第二步,内容分析。用BERT模型做文本分类,识别是否包含关键技能、项目经验。第三步,关键词匹配。对比简历和JD,计算余弦相似度,给出匹配度评分。第四步,优化建议。基于规则引擎+NLG技术,生成具体的改进建议。评估指标主要看三个:识别准确率(目标90%+)匹配准确度(目标85%+)用户采纳率(目标70%+)"面试官点头:"你对技术的理解还不错。"那场面试,我过了。接下来两周,我陆续参加了8场面试。有些过了,有些挂了。但每次面试后,我都会复盘:哪些问题答得好哪些问题答不上来下次怎么改进9月28日,我收到了第一个offer。某AI独角兽,AI产品经理,18k×13薪+期权。10月10日,我收到了第二个offer。某互联网大厂,AI产品经理,22k×14薪。10月15日,我收到了第三个offer。某AI平台,产品经理,20k×13薪。最终我选择了第二个,月薪22k。比我做运营时翻了近3倍。五、转行成功的5个关键现在回头看,我总结了5个关键因素。关键一:找对学习方向文科生转AI产品,不需要学算法公式。你要学的是:AI能做什么(应用场景)AI怎么评估(指标体系)AI怎么落地(产品方案)关键二:项目是核心没有工作经验,就自己做项目。我做了3个完整项目,每个项目都能展开讲30分钟。这就是我的核心竞争力。关键三:简历要会转化如果你的工作经历和目标岗位不匹配,不要直接写。要转化成产品能力。我后来用了泡泡小程序上的AiCV简历王,上传工作经历和目标JD,系统自动帮我生成了转化后的版本。从"运营经历"转化成了"产品能力",匹配度从45%提升到了83%。关键四:面试要准备不要裸面。我把每个项目都准备了3个版本:30秒版(电梯演讲)3分钟版(核心内容)15分钟版(深入细节)根据面试官的反应,灵活调整。转行很难,会被质疑、被拒绝。我投了50份简历,收到了12个面试,最终拿到3个offer。通过率不到25%。但你不能因为被拒就放弃。每次被拒,都是在接近成功。六、给想转行的你如果你也想转行AI产品,我的建议是:第一步:评估可行性问自己三个问题:你有相关经验吗?(运营、设计、研发)你愿意学习吗?(每天2-3小时)你能坚持吗?(至少3个月)第二步:系统学习第一个月:理解AI产品(看文章、看视频)学产品方法论(看书、看课程)研究竞品(体验产品、写分析)第二个月:做项目(从0到1)用户调研(真实反馈)迭代优化(持续改进)第三个月:准备简历(突出项目)投递面试(大量投递)复盘迭代(持续优化)第三步:大量实践不要只看不做。AI产品经理最重要的是实践能力。做3个完整项目,比看10本书有用。第四步:找对方法转行不要盲目。学习要有方向项目要有深度简历要会写面试要准备每一步都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