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销售如何做大客户

IC行业客户对厂商营收贡献度呈二八定律,PPT上会说全球几万/十几万家客户,但实际80%以上是长尾中小客户,阿尔法/战略/GKA客户只有几十/几百家,但贡献了一半以上的营收,类似长尾效应的曲线。微观来说,销售客户portafolio也是,基本上20%优质客户贡献了80%业绩,做AA重点维护一到三家大客户,做mm(mass market)看几百家客户,业绩总额可能差不多。

图片

                      意法半导体 TOP 10 OEMs 占FY23业绩42% -来自 官网

图片

                           瑞萨近某年的客户金字塔分布-- 来自官网

图片

                          Silabs 2022年一半以上是长尾客户-来自官网

做AA确实更有价值和挑战,做mm体感上paperwork很多,处理众多客户的注册,询价报价,fcst,是个体力活,熟练后容易有倦怠感。不过新人到一家公司被分到KA客户,还是需要一定时间自证能力的,也要适时争取。

KA项目二次开发机会也比mm多,大公司一般有战略研究部门,试错预研开发新产品,量产的可能性也比中小公司高。同时你接触的内部人员可以足够多,也足够聪明,未来他们大概率在这个细分行业跳槽,仍然是你的潜在客户。

那么,如何做KA?本文写一个框架。

做KA的终极KPI是提升业绩,比如下一年从10M$增长50%,按照互联网思维的结构化思考,很可能是

销售额=项目A*BOM价值+项目B*BOM价值+......‘

销售额=2x2矩阵,现有产品、新产品、现有市场、新市场四个要素组合提高渗透率

图片

销售额=新机会数量*各级转化率*平均项目单价,在有效线索增加投入,或者产品升级涨价(看公司策略)

销售额=SAM*(1-供应商A占比-供应商B占比...),做硬件这行的会知道,替换尤其是主芯片类的,对客户研发的工作量较大还有风险,意愿度很低。但一些国产MCU替换外资是这种思路,对标主流型号研发,runrate可观,打短期价格战,一般没有完整产品规划。

还会有更多的"剥洋葱方式"向下分解,销售主观能动性发挥作用更大的是前两种。第二种,更适合拓新做mm,有机会展开介绍(挖的第一坑)。

按照第一种思路。

项目对应的是人,梳理完善硬件和供应链组织架构,全国不同区域子公司/联营公司产品和业务,新成立业务,新人没有人脉的阶段主要靠搜索一手公开信息,包括但不限于财报,电话会议,券商/科技媒体报告,公号,领英脉脉,把所有和业务相关的关键词:商业模式,技术路线,主要终端客户,高层公开演讲,继续深入搜索,以搜养搜,收集线索。(挖的第二个坑,关于谷歌/AIGC高级搜索)

另外一个,是总结内部系统CRM,产品—项目—型号—出货量—价格—出货周期。这些是输出销售策略的素材。

输出组织org V1,至少到一线人员的n+2。客户产品roadmap和框图,IC和客户产品的项目机会匹配甘特图,查漏补缺。

图片

                     Diodes 车载USB充电解决方案和BOM value--来自官网

图片

                             ST 汽车电动化IC机会分析-来自官网

图片

                             BRCM 服务器连接方案竞对分析-来自官网

有人脉的销售会利用周边一切可用的资源去补足场外信息,通过公司内部相关销售,技术,代理商合作伙伴,其他非直接竞争对手但同样看这个KA的销售,前客户员工...TA熟悉内部关键人,决策风格,流程。同时TA和同类型公司也做生意。这些是做销售的信息差,独特的经历和体验构建了行业知识/信息供应链,最深的护城河。所以有些公司定向挖猎竞对的销售提升业绩。

然后是提高单项目价值。

EAR=EAU*BOM cost,EAU看客户销量,也看供应商的份额分配(同一产品同一IC一般用同一家厂商的),BOM的话,比如OBC一般价值小几千,IC占X%,我们产品的SAM占这X%里面的Y%,即X%*Y%。KA选型倾向于选市场主流的方案,比如电源用TI,MPS的,音频用ADI的,车规MCU用英飞凌AURIX平台和NXP S32平台,看产品力。

图片

                                             MPS 服务器BOM 80$

最后总结一下,做KA销售和各种类型的人打交道促成生意,对客户,施加影响提供价值,对内协调争取资源支持,核心价值是熟悉客户,有丰富的信息供应链,需要时间和经历的积累,难以替代。

#销售经验##互联网没坑了,还能去哪里?##芯片原厂##德州仪器tse#
全部评论
第一时间在公众号更新,https://mp.weixin.qq.com/s/2Z-N5a3uUO939z8iKNtvkA
点赞
送花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05-08 09:34 北京
玛塔纳
点赞
送花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05-08 09:35 北京
秋招专场
校招火热招聘中
官网直投

相关推荐

整个行业从业者资历呈现倒金字塔结构,30-40岁年龄段众多,应届生一个office 2-3个,我知道的几家原厂都出现年龄断层,还是因为缺芯几年生意好,开始招应届生,可想而知,对新人并不友好,优质客户基本被“占坑”,拓新并没有那么容易,所以初期分配的客户资源基本盘很重要 #恩智浦#  #华为海思工作体验# 第二,IC销售一旦入行难以跨行,好奇心重,喜欢跳槽,追风口的人不适合,这行知名公司对销售技术知识要求高,产品线众多也有较高的学习成本,但这些在其他行业复用性几乎为,比如卖IT服务器的去卖云服务大模型,但从看到的大几百份履历来看,IC非常少人能跨出去,从业3年再跨基本不可能,除非向下兼容,可能存在从卖被动件传感器跳到主动件的小跨,从代理商跳到原厂的情况。更多的是换公司,但一直在服务特定行业的客户,推特定的产品,比如你在北京ADI卖医疗模拟IC比较多,继续跳去TI卖模拟。半导体即使在同一个行业,细分领域众多,隔行如隔山,社招跳槽的可选择性进一步收窄。知名公司销售稳定性好,基本不会有HC。不过凡事都有好坏,这行职业寿命长,越老越吃香,今年有家汽车做的好的原厂裁员先裁应届生资历浅的,和赚短平快钱的互联网逻辑不一样。社招也是5-10年经验起步。当你在这个行业人才pool以后,跳槽和你竞争的也是这个pool,其他难以跨行进来。一般销售市场占公司总人数5%左右,越知名的公司越不需要销售,比例越低。估算一下,TI,NXP,Infineon,ST,Renseas,Microchip,MPS,Marvell全国销售各小一百人,稍小众些的AMD,Intel FPGA品牌,做消费类或者客户集中的Broadcom,Qorvo,Skyworks,Macom,Sitime,Credo,Astera labs,Maxlinear,Cirrus logic,Wolfspeed,Allergo 人更少 #销售#  #德州仪器#
投递ADI亚德诺等公司7个岗位 华为海思工作体验
点赞 评论 收藏
转发
点赞 3 评论
分享
牛客网
牛客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