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你说一下tcp与udp的区别,以及tcp为什么可靠,tcp滑动窗口,同传,拆包组装包是如何实现的
参考回答:
1、TCP提供面向对象的连接,通信前要建立三次握手机制的连接,UDP提供无连接的传输,传输前不用建立连接
2、TCP提供可靠的,有序的,不丢失的传输,UDP提供不可靠的传输
3、TCP提供面向字节流的传输,它能将信息分割成组,并在接收端将其充足,UDP提供面向数据报的传输,没有分组开销
4、TCP提供拥塞控制,流量控制机制,UDP没有
TCP为什么可靠
1、确认和重传机制
建立连接时三次握手连接机制是确认重传流量控制的基础,传输过程中如果校验失败,丢包或延时,发送端重传
2、数据排序
TCP有专门的序列号字段,可提供数据reorder
3、流量控制
TCP窗口会指明双方能够发送接收的最大数据量
4、拥塞控制
TCP滑动窗口
TCP建立连接时,各端分配一个缓冲区用来存储接受的数据,并将缓冲区的尺寸发送给另一端,接收方发送的确认消息中包含了自己剩余的缓冲区尺寸,剩余缓冲区空间的数量叫做窗口,所谓滑动窗口,就是接收端可以根据自己的状况通告窗口大小,从而控制发送端的接收,进行流量控制.
Tcp如何进行拆包、组装包?
拆包:
对于拆包目前常用的是以下两种方式:
1、动态缓冲区暂存方式。之所以说缓冲区是动态的是因为当需要缓冲的数据长度超出缓冲区的长度时会增大缓冲区长度。
大概过程描述如下:
A 为每一个连接动态分配一个缓冲区,同时把此缓冲区和 SOCKET 关联,常用的是通过结构体关联。
B 当接收到数据时首先把此段数据存放在缓冲区中。
C 判断缓存区中的数据长度是否够一个包头的长度,如不够,则不进行拆包操作。
D 根据包头数据解析出里面代表包体长度的变量。
E 判断缓存区中除包头外的数据长度是否够一个包体的长度,如不够,则不进行拆包操作。
F 取出整个数据包,这里的"取"的意思是不光从缓冲区中拷贝出数据包,而且要把此数据包从缓存区中删除掉。删除的办法就是把此包后面的数据移动到缓冲区的起始地址。
这种方法有两个缺点:
1)为每个连接动态分配一个缓冲区增大了内存的使用;
2)有三个地方需要拷贝数据,一个地方是把数据存放在缓冲区,一个地方是把完整的数据包从缓冲区取出来,一个地方是把数据包从缓冲区中删除。这种拆包的改进方法会解决和完善部分缺点。
2、利用底层的缓冲区来进行拆包
由于TCP也维护了一个缓冲区,所以我们完全可以利用TCP的缓冲区来缓存我们的数据,这样一来就不需要为每一个连接分配一个缓冲区了。另一方面我们知道 recv 或者 wsarecv 都有一个参数,用来表示我们要接收多长长度的数据。利用这两个条件我们就可以对第一种方法进行优化了。
对于阻塞 SOCKET 来说,我们可以利用一个循环来接收包头长度的数据,然后解析出代表包体长度的那个变量,再用一个循环来接收包体长度的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