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 (I, II, III, IV) 可能是一个比官方答案 C 更为全面和严谨的选择。 解析的思路我能理解,它似乎是想区分客户端能直接调用的API特征 (I, II, III) 和系统底层的实现机制 (IV)。从这个角度看,选择 C 确实有其逻辑。 但是,我们不妨回头看一下题干的核心:“分布式容错协调服务”。一个系统的“特征”,不应仅仅局限于它的API列表,更应该包含定义其本质的核心属性。 特征 IV(复制文件) 正是实现 “分布式” 和 “容错” 这两个核心概念的基石。没有了复制机制,这个服务就退化成了一个单点服务,也就无从谈起“分布式”和“容错”了。 这里可以用一个类比来帮助理解: 这就好比问“一辆汽车的特征是什么?” 答案 C 的逻辑像是只说了“有方向盘、油门和刹车”(用户能直接操作的接口)。 而答案 D 的逻辑是“有方向盘、油门、刹车,并且内置了发动机”(包含了实现其核心功能的内部机制)。 没有发动机,方向盘和油门就失去了意义,汽车也无法实现其“行驶”的核心特征。同理,没有复制机制,一个协调服务也无法实现其“分布式容错”的核心特征。 因此,我认为将 IV(复制文件)作为该服务不可或缺的核心特征之一包含进来,会使得对这个概念的描述更加完整和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