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广场 >

为什么校园社交的APP都没有取得很大成功?

[问答题]
请说一下,你觉得为什么校园社交的APP都没有取得很大成功?
推荐
1 根本原因是过强的校园属性导致增长困难。 2 校园作为一个半封闭的环境,交友无益比社会人士容易很多,而很多校园社交产品,迎合用户需求,都注入移动校园社区的功能,像兼职实习、失物招领这些校园BBS版块,确实增强一些用户黏性,也解决用户需求,但这过强的校园属性,无疑是该产品,难以走出校园。 3 如果校园社交产品仅专注于学生这个群体,那么三到四年的用户生命周期太短,衍生出的社交关系在时间上明显具有不可持续性。并且在融资创业的时代,花费了大量的成本进行拉新,然后用户在使用产品几年后纷纷离去,这也是资本方很难认同的。而随着早期优质用户的离开,产品用户质量的下降,会陷入更大的困境。
编辑于 2019-02-19 10:36:36 回复(0)
生命周期短。学生一旦毕业则不会再使用。
可参考日本的recruit集团公司,旗下众多产品已经按照一个人从从出生开始的需求 而形成了生产链。
比如: 毕业时使用 招聘网站,工作后的相亲网站,结婚后的住房网站,成功留住了一大批用户。
发表于 2019-07-02 16:41:30 回复(1)
<p>按照一款新校园APP从开始进行拉新,稳定一定流量,最后持续盈利的过程进行分析:</p><p>1.拉新阶段。</p><p>要获取一定的流量,主打的用户群是学生(以大学生为主-需求较多样且消费较自由)。而大学生群体作为各大流量入口(微博、知乎、抖音)的重要来源已被多次重复抢占(注意力分散),因此在流量复占率已很高且流量红利殆尽的情况下app获客成本会较高,对产品需求的依赖性要求也会更高。</p><p><br></p><p>2.稳定流量。</p><p> 且将app的运营分为日常与优势强化(如微博的明星热点、知乎的高赞话题、抖音的二次创作等)。</p><p> 校园app的较高频次需求功能为:社团、比赛、考试、实习、兼职等,其中实习、考研已被作为垂直需求多次推出,而作为盈利较少的社团、比赛、学习交流等仍尚未有内容精细化的app(现存的多为大荟萃的整合平台/多在微信公众号由各家分散运营:告白墙、官方等)。</p><p> 因此若在剩余的流量中选择强化的优势,分析该需求仍未解决的痛痒点:信息不对称/分散、缺乏优质内容整合、针对学生阶段的专门话题社区等。</p><p><br></p><p>通过日常规范运营与优势的不断强化,稳定已有的流量。同时因为学生身份的周期性较短,一方面需稳定住该阶段的流用户(可增添学生外的附加需求活动或后续打造专属熟人社交圈),另外一方面是持续吸引新进来的用户(口碑传递,获客成本低)。</p><p><br></p><p>3.持续盈利。</p><p>作为整合性平台的校园APP与知乎、头条等知识资讯类平台有类似,因此其盈利模式除向第三方收取广告费用,售卖付费产品外,(因其用户需求强烈度未知,流量基数有限制)相关的盈利模式仍需不断探索。</p>
发表于 2020-05-07 09:01:25 回复(0)
1.用户需求不强。作为在校学生,qq、微信等熟人社交、陌陌探探等陌生人社交平台已经能够满足学生基本的社交需求。而从功利角度,校园社交并不能给学生带来太多实际利益,从情感角度,校园学生众多,单纯的同校属性也很难去吸引学生。从这点上看,在校大学生并没有特别强的在线校园社交意愿,生活学习地点的单一性已经足够学生去进行普通社交活动。
2.功能面狭窄。强校园属性使校园社交app并不能提供太多功能,同时也在面对着校园bbs、公众号等其他产品的竞争。除了社交以外,很难通过新功能去做到用户的吸引留存。
3.学生消费消费意愿强但能力弱,社交app的广告很难做到吸引对价格敏感度较高的学生群体,而价格敏感度低的学生群体则往往不屑于从社交app上购买。因此变现能力较弱。
发表于 2019-04-06 20:15:31 回复(0)

熟人社交领域,被大公司垄断,鉴于微信QQ庞大的用户量,跨度大覆盖面广,想要做熟人社交基本不可能,况且还有阿里钉钉;陌生人领域,鉴于校园,还是可以根据垂直化,细分化需求满足学生痛点,如陌陌,探探。基于陌生人社交用户成本高,且用户彼此沟通会向熟人社交平台转移,且需要的新鲜感,兴奋点,需要运营人员的不断努力,故陌生人社交前路漫漫。

发表于 2018-12-26 17:58:46 回复(0)
1.盈利点难寻。广告、O2O、游戏都潜力不足,难以为继。
2.市场面窄。针对校园社交的APP与校园环境密切相关,可能会有失物招领、二手交易、学生兼职、社团介绍、校园吐槽等模块功能;明显的校园属性能够满足一部分学生的需求,但是面对大群体来说刚需没有那么强烈,对用户吸引力不够,难以普及推广,且也注定了这个APP走不出比校园范围更广阔的圈子。
3.生命周期短。在校学生数量虽然客观且稳定,但是随着一批学生的毕业就会流失一批用户,用户并不是留存上升,导致APP需要不断去吸引新的用户,成本损耗很大。
4.竞品太多太强。在熟人社交领域,有几乎全民使用的微信、QQ;在陌生人社交领域,有陌陌、探探等‘短平快’平台。想要吸引用户,肯定需要面向校园用户群体作出差异化,但是找寻一种介于两者之间的平衡并不容易,产品定位的偏差可能就直接导致了产品的失败。
发表于 2019-03-11 15:52:17 回复(0)
和小众文化的APP有些相似,但是校园具有半封闭性,用户生命周期短,用户消费能力有限决策时间长的特性,导致此类APP很难破圈。不过也有好的,就是校园的社交属性强,前期容易出现爆发式增长。想要持续发展,还得抓住校园-社会这个过渡
发表于 2021-02-20 08:47:38 回复(0)
一、现有行业规模和布局
  1. 主要产品:人人网(2005-2018)、超级课程表、summer校园、果仁...各类app的定位都离不开大学陌生社交和大学生需求工具,为解决大学生一个或者多个需求而诞生。比如超级课程表的课程表功能和下课聊,summer校园的筛选交友机制、果仁的985211范围内交友。
  2. 均有获得融资,超级课程表获得了阿里巴巴领投的千万美元的B轮融资。
  3. 盈利模式:没有明确的盈利模式,主要为O2O、广告、游戏。

二、原因
  1. 社交范围过于模糊。在熟人社交巨头QQ微信、陌生人社交巨头探探积目soul下,校园社交无法长久发展。根据用户调研,大部分大学生的社交目的为结交新朋友,进入一个圈子。对于探探来说,也是认识陌生人,最终都是变为熟人社交,进入QQ微信的领域。由于探探有明确的盈利项,开通会员后可以不限次数左滑并获得曝光机会。尽管校园社交提供了这样的机会,但是大学生的社交目的很多,并不单一是恋爱,对于校园社交这样的增值项目显得异常无力。
  2. 社交场景的转化。超级课程表有“下课聊”功能,大学生每天在校园内可以遇到同学见到各种学生,不像社会人,本身社交需求就可以被满足。若不能解决社交的刚需痛点,频繁转换社交场景是无意义的。
  3. 用户增长与留存难。大学生每年都会更新,社交APP会失去一部分用户,又要花费时间金钱来做新生的增长,成本过高。大学生非常充实,每天有很多事情做,比如社团、学生会、上课、谈恋爱。单一的社交功能和工具功能,无法代来长期价值,用户用完就走,活跃度和留存率很低。
  4. 需求弊病。很多校园社交类APP都打着帮助大学生解决问题为旗号想进入大学生市场,例如实习兼职、二手物品交易、比赛、校园跑腿、文印、快递代取等等。可是现有市场上就有***、咸鱼等狠多产品完成了此功能,让学生放弃原有使用习惯再来校园社交类APP养成新的习惯,用户学习成本过高。解决这些需求也只是APP内一部分用户的需求,规模过小,蝇头小利。每个大学校园都有此类生活服务群和校园团队,对用户的触达和方便程度都比APP高。


发表于 2020-09-06 14:27:52 回复(0)
<p>社交类App的竞品很多,熟人社交有微信,陌生人社交有陌陌和soul,这些社交产品都可以满足学生的需求且功能更全面,用户群更大</p><p>另外,校园内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较近,且校园有专门的论坛等渠道认识陌生人,学生对校园类社交产品的需求不大</p>
发表于 2020-07-30 09:46:55 回复(0)
<p>facebook</p>
发表于 2020-07-04 20:48:47 回复(0)
校园社交APP没有取得很大成功的原因:
根本原因在于校园属性过强,没有满足用户的核心需求,竞品过于强大

1、用户生命周期短暂仅3-4年,无法持续维持社交关系,导致拉新成本很高、平台内社交氛围难以维护。部分用户会随着毕业而流失,而这部分毕业用户的流失会导致关系链的断层,从而带动更多的用户流失,因为他们觉得自己的熟人也不在、容易退出这个APP。

2、从用户使用场景来看主要有2个需求。
1)熟人社交场景下,有微信、QQ等竞品,新旧体验替换成本高。比如用户在线下认识了新同学,他们不可能为了认识这一小撮新同学而使用一个新APP,毕竟微信QQ中还有大量的其他熟人。
2)陌生人社交场景下,没有持续的话题和破冰机制,且替换成本高。用户希望能够认识更多的有趣的人,参与更多的有趣的活动,但是这种需求目前校园社交APP无法满足。一是没有足够的内容和活动,吸引用户参与,仅靠运营人员的维护成本过高,其次目前这类活动的主体即社团等,已经有微信公众号和线下活动等形式帮助他们发布活动内容,重新替换成在校园社交APP中发布的话替换成本高,且难以触达目标人群(毕竟流量都在微信)。
3)陌生人社交场景下,由于毕业用户流失,低年级用户对于职业规划、成长规划的需求难以得到满足。低年级用户对于未来的职业规划等具有很强烈的咨询和交流需求,希望能够与优秀的前辈进行交流,但是由于校园社交APP校园属性过强,毕业用户流失,关系链断层,因而这部分需求也无法得到满足。(类似于“在行”)
发表于 2020-07-01 09:01:08 回复(0)

第一,   校园APP的校园属性过强,导致目标人群受限。所有的社交app都是基于交友,二手资料,论坛信息等分类,交友已经有众多陌生人社交软件,二手资料论坛信息也有很多替代品,用户需求不强,无法有核心用户,不能形成用户习惯来抢占用户时间。太多的可替代产品来争夺用户。

第二,   产品生命周期过短。正是因为他是校园社交型app,他的校园属性过强,导致他的生命周期只有3~4年。这批用户毕业后,我们需要再次获取新用户,然而拉新的成本是相对来说高的。成本过大。

编辑于 2020-03-26 18:23:11 回复(0)

校园气息重市场小只局限在校园

生命周期短

竞品多

发表于 2020-03-06 19:48:33 回复(0)

1.过强的校园属性

2.用户周期短

3.商业化难

编辑于 2020-03-01 11:44:56 回复(0)
首先是商业变现困难,学生消费能力弱; 第二是用户生命周期短,随着毕业会流失大部分用户,需要不断拉新,成本消耗大; 第三是用户需求不强烈,校园线上社交在微信群、QQ群也得到部分满足,社团、比赛等活动也给学生提供更多校园线下社交的机会。
发表于 2020-02-19 19:09:08 回复(0)
1.核心功能缺乏:社交类app的高频打开率需要极强的吸引力,校园社交app主打社交但通常会以各种校园工具作为切入点,使用者的社交体验不足;
2.学生需求不足:学生的娱乐工具多,各app里专设的板块基本满足基本社交需求;校园的半封闭环境更适合线下社交;
3.盈利能力弱:学生的消费点往往与兴趣挂钩,社交盈利需要具备极强的创新功能。
发表于 2019-10-07 16:18:29 回复(0)

校园社交

1.外部因素:

(1)微博、微信、陌陌等的挤压,市场份额被稀释,互联网红利逐渐式微。

(2)动态变化的社交需求

校园社交的群体大多是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熟人社交的需求降低,陌生人社交兴起。

2.内部因素:

(1)缺乏明星kol的拉动

(2)缺乏优质信息

(3)学生群体占少数,缺乏持续流量



发表于 2019-09-20 08:36:26 回复(0)
我觉得需要从定位过窄和变现角度考虑
发表于 2019-09-19 15:24:29 回复(0)
1.校园属性 2.用户持续时间只有几年,毕业后用户流失
发表于 2019-08-05 20:14:22 回复(0)
没有找准用户属性,即没有对学生这一身份与其他社会身份之间的异同点有一个清晰的定位。
留不住老用户,随着学生的毕业,老用户会不断的流失,这一条是由于上一条导致的。
发表于 2019-04-09 21:27:47 回复(0)
比如人人:
人人的手机客户端界面并不好用;
此外,加好友的方式过于单一,没有扫码等方式;
圈子太小,基本都是校友一个圈,难以拓展;
和其他APP相互关联少,分享内容不便(内容分享不能直接跳转至人人);
没有自己的特色,社交属性不如微信朋友圈,交流属性不如qq、微信。
发表于 2019-04-08 17:57:50 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