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招
#
社招
#11557921次浏览 67870人互动
此刻你想和大家分享什么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社招- 鲲云科技 - 软件测试工程师 - 已Offer
一笑而过2222:讲解了PO模式(Page Object模式)的定义、三层结构及层间关系,具体内容如下:
一、PO模式的定义
- 核心思想:是自动化测试中的一种代码封装设计模式,将网页视为“对象”,把页面中的元素定位和操作逻辑封装为对象的属性和方法。
- 目标:分离页面细节与测试逻辑,提高代码的可维护性、复用性和可读性,减少冗余代码。
二、PO模式的三层结构
1. 基础层(Base Layer)
- 定位:最底层,封装通用基础方法。
- 内容:
- 浏览器操作(如打开/关闭浏览器、最大化窗口)。
- 元素操作的通用逻辑(如等待元素加载、获取元素属性)。
- 工具类方法(如读取配置文件、处理数据)。
- 作用:为上层提供统一的基础功能,避免重复编码。
2. 页面对象层(Page Object Layer)
- 定位:中间层,面向具体页面封装。
- 内容:
- 元素定位:通过 XPath、CSS 选择器等方式定义页面元素(如登录页的用户名输入框、按钮)。
- 页面操作:将元素操作封装为方法(如输入用户名、点击登录按钮)。
- 不包含业务逻辑:仅描述单个页面的行为,不涉及跨页面的流程。
- 作用:隔离页面细节,测试用例层只需调用方法,无需关心元素定位的变化。
3. 测试用例层(Test Case Layer)
- 定位:最上层,面向业务场景。
- 内容:
- 组合页面对象:调用页面对象层的方法,串联多个页面操作(如登录→搜索→下单的完整流程)。
- 业务逻辑封装:实现具体的测试场景(如正向登录、异常密码验证)。
- 数据驱动:结合测试数据(如 Excel、JSON)参数化测试用例。
- 作用:聚焦业务逻辑,与页面元素解耦,方便维护和扩展测试场景。
三、三层之间的关系
1. 继承关系:
页面对象层继承基础层,复用基础层的通用方法(如元素等待、浏览器操作),并在此基础上定义专属页面的元素和操作。
2. 调用关系:
测试用例层调用页面对象层的方法,将单个页面的操作组合成完整的业务流程(如“登录页→首页→搜索页”的跨页面操作)。
3. 依赖关系:
- 基础层是底层支撑,不依赖其他层。
- 页面对象层依赖基础层的功能。
- 测试用例层依赖页面对象层的封装,不直接操作页面元素。
4. 解耦优势:
- 页面元素变化时,只需修改页面对象层,不影响测试用例层。
- 业务流程变更时,只需调整测试用例层的组合逻辑,无需修改页面对象层的基础操作。
四、PO模式的核心优势
- 维护成本低:页面元素或业务流程变更时,只需修改对应层,其他层不受影响。
- 代码复用性高:基础层和页面对象层的方法可被多个测试用例复用。
- 可读性强:层结构清晰,测试用例专注于业务逻辑,易于理解和协作。
- 扩展性好:新增页面或业务场景时,只需扩展对应层,无需重构整体框架。
总结:PO模式通过分层设计,将页面操作、基础功能和业务逻辑解耦,是自动化测试中提升效率和可维护性的经典模式,广泛应用于 Web 自动化测试框架(如 Selenium + TestNG/JUnit)。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