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通信:国内光通信设备的领军企业

底蕴深厚,国内光通信设备的领军企业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前身为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的一部分,具有深厚的创新底蕴,并 于2001年在上交所上市。公司作为我国光通信领域的领军企业,成立至今承担了多个国家重点科研项目,并 承建了多个海内外重点通信工程。公司是国家科技部认定的国内光通信领域“863”计划成果产业化基地和创 新型企业,据其官网不完全统计,公司已承担十余个国家“863”计划重大项目,并参与多项国际通信标准的 制定,在通信设备领域荣获多项重磅奖项。经过25年的发展,公司已由行业的开拓者成长为国际知名的信息 通信网络产品与解决方案提供商,国家科技部认定的国内光通信龙头企业。

中国信科旗下核心通信设备上市平台

公司直接控股股东为烽火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实控人为国资委,具体关系为:国资委100%控股中国信息通信 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信科),中国信科100%控股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武汉邮科院),武汉邮 科院92.69%控股烽火科技集团,后者41.64%控股烽火通信。 中国信科由武汉邮科院与电信科研院重组成立,旗下拥有7家上市公司——烽火通信、光迅科技、长江通信、 理工光科、大唐电信、高鸿股份、信科移动。烽火通信为其中上市较早、且较为核心的有线侧通信设备上市 公司,有望与兄弟公司之间实现充分的业务协同。

移动通信网络可分为接入网、承载网与核心网三部分,中国信科旗下的烽火通信和信科移动实现了对网络建 设环节的全覆盖。其中烽火通信主要覆盖承载网和有线接入网,承载网包括OTN、MSTP、SPN、综合接入、 CEN等产品,接入网包括PON接入、宽带网关、无线路由、视讯终端等产品,公司主营还涵盖IPRAN、SDN、交换机、路由器等数通设备,服务器、存储等IT基础设施,光纤分配网、数据中心能源、站点能源、海洋网 络等,同时公司的光纤光缆产品可实现设备间数据互联互通;信科移动主要覆盖无线接入网和核心网,无线 接入网主要为基站设备(BBU、RRU、天馈系统),核心网主要服务于矿山、油田、电力、高速铁路等行业 客户,此外,信科移动还从事专业移动通信技术服务(一体化服务及网络运维服务)。

数字经济的全光底座,一体两翼稳健发展

公司拥有支撑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的一整套解决方案,为运营商用户、行业/企业用户提供产品及解决方 案。公司主营业务包括通信系统设备、光纤及线缆、数据网络产品三大类,2016-2022年间,通信系统设备的 营收占比一直保持在60%以上,光纤及线缆的营收占比在20-25%区间浮动,数据网络产品的营收占比在10%- 15%区间浮动;根据2022年年报,通信系统设备、光纤及线缆、数据网络产品的营收占比分别为67.65%、 21.05%、10.13%。 公司整体毛利率在20-25%区间浮动,与占比最高的通信系统设备产品相似,光纤及线缆产品毛利率略低于整 体,在16-18%区间浮动,而数据网络产品40%+毛利率远高于整体;根据2022年年报,通信系统设备、光纤 及线缆、数据网络产品的毛利率分别为20.46%、17.43%、41.61%,公司整体毛利率为21.97%。

产业基地遍布全球,国际化探索卓有成效

2000年,烽火通信成立首个海外代表处⸺印尼代表处,开启了国际化拓展之路。目前其产业布局已从武汉向中 国向全球不断延伸,根据2022年年报和官网,公司在中国有1+6个产业基地(烽火光通信产业大楼+武汉光纤 光缆制造基地、武汉烽火光棒研产基地、长春光通信产业基地、西安光通信产业基地、成都光通信产业基 地、珠海海洋通信系统产业基地),承建了各行业近400条国家级光通信干线,其智慧光网覆盖了全国31个省 份、自治区、直辖市;公司在全球有2个海外生产基地(厄瓜多尔光缆生产基地、印度系统设备生产基地), 8个海外研发中心,11个全球交付中心和30个海外代表处,产品、方案和服务覆盖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伴随全球化战略的持续深入,公司国外收入占比由2016年的22.51%提升至2022年的37.36%;海外高毛利业 务占比提升也带动公司整体毛利率稳步恢复,2022年公司国内、海外毛利率分别为19.72%、25.78%。

研发占收比&高学历员工占比持续提升

公司坚持聚焦主业,加大重点产品研发投入,打造核心竞争力。2016-2022年间,公司研发投入由18.60亿元 增加至43.94亿元,CAGR为15.40%,研发占收比和研发费用率分别由2016年的10.72%和9.65%提升至2022 年的14.21%和13.27%,分别提升3.49pct和3.61pct。 注重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研发团队中高学历员工占比持续提升。2016-2022年间,公司研发人员由4817名 增加至7526名,研发人员占比由38.47%提升至45.29%;从研发人员结构来看,本科及以上研发人员由9045 名增加至12959名,在研发人员中的占比由72.24%提升至77.98%。

管理团队年富力强,均来自内生培养

现任董事长曾军自2014年起担任公司副总裁,2021年8月起担任总裁,2022年6月接任董事长。整体经营管理 层平均年龄不足50岁,年富力强,均为烽火通信自己培养、且在一线锤炼多年的骨干,副总裁大多有核心子 公司或重要产品线管理经验。

2.光通信:技术领先,核心受益承载网400G升级

光传输演进规律:距离不变,速率容量翻番,持续 降低单比特成本

回顾光通信技术及产业发展历程,长距离光通信系统基本遵循着4-5年迭代一次,且每一代单波速率、单纤容 量提升2-4倍的规律。 考虑到光网络实际部署及新旧设备升级替换过程中,运营商机房、线路站点的物理位臵,光纤链路的长度都 难以改变,光网络设备升级需要保证尽可能利用现有光纤及站点,以最大化节约建网成本,因此,单波速率 提升、光纤容量提升的同时保证传输距离几乎不变是波分光传输系统演进的重要逻辑。 随着单波提速和容量倍增的同时,光传输设备的单比特成本逐步降低以维持总基建开支相对恒定。根据中兴 通讯《单波400G长距光传输技术白皮书》援引Dell’Oro数据,波分长距光传输系统的单位比特成本在过去10 年基本保持每年20%下降,这样可降低运营商的投资压力使之保持合理的利润回报以增加网络扩容建设投 资,从而应对每年网络流量的增长。

400G技术演进:短距应用先行,新一代模块提升 上一代长距传输能力

针对城域、干线等不同应用场景,400G传输系统采用不同实现技术,以实传输性能、频谱效率和成本的平 衡。400G技术可分为三代:1)第一代波特率约为64Gbd,支持DP-16QAM城域传输,已经商用;2)第二 代波特率约为90Gbd,支持PS-16QAM中长距传输,已小规模试点;2)第三代波特率约为130Gbd,支持 DP-QPSK超长距干线传输,即将具备商用能力。 每一代高速率光模块都增加高bit带宽的中短距码型,以解决上一代模块长距传输能力,如400G光模块主要搭 载400G16QAM(中短距)和200G QPSK(长距),其采用64Gbd器件,既实现了400G城域和DCI应用,又 解决了上一代200G长距传输能力不足问题。

运营商已启动400G集采,规模部署在即

三大运营商联合业界不断推进骨干传送网速率由100G向400G的代际演进,持续对网络高速互联相关技术进 行研究测试和验证:1)中国移动近年来针对400G进行了多次现网试点和多次实验室验证,于2018年完成 400G(PM-16QAM)现网600公里试点,2021年实现400G(PCS-16QAM)现网1000公里试点,2022年实 现400G QPSK突破3000公里,2023年推动现网实现400G QPSK 5616km无中继传输,6月进一步突破400G QPSK 6028km无中继传输(现网);其已建成横跨浙江、江西、湖南、贵州四省的400G全光试验网。2)中 国电信建成了大湾区首张400G全光运力网,在ChinaNet骨干网完成400GE IP+光长途传输现网试点。3)中 国联通依托全光大网ROADM+OTN政企精品网构建全光底座,在山东、浙江、上海多地已建成400G试验 网。 烽火通信作为OTN设备头部厂商,参与了诸如400G QPSK 6000km无电中继超长距传输测试、400G QPSK C+L现网1100km模拟测试等400G项目。

公司在固网设备份额领先,核心受益承载网升级

承载网设备:2023年8月1日,在中国移动2023年至2024年SPN设备集中采购-单一来源采购信息公告中,烽 火通信以14.63%的份额位列第三,相比上一次中国移动SPN设备扩容部分集中采购(2021年至2022年) 11.85%的份额显著提升。 PON设备:2023年10月20日,在中国电信PON设备(2023年)集中采购的招标候选人公示中,烽火通信在 10G-EPON、XG-PON和XGS-PON设备三个标包中均位列第三。 公司在承载网、PON等固网设备中保持份额领先,具备卡位优势,有望核心受益承载网400G升级建设。

光纤光缆:集采份额保持领先

普缆集采:2023年7月3日,在中国移动2023年至2024年普通光缆产品集中采购的中标候选人公示中,烽火通 信以15.48%的份额位列第二,相比上一次中国移动普通光缆集采(2021年至2022年)8.14%的份额显著提 升。 G.654.E集采:2023年10月11日,在中国移动2023年至2024年G.654E光纤光缆产品集中采购的中标候选人 公示中,烽火通信以17.00%的份额位列第四。

网络可视化:网络数据空间的“摄像头”和“信号 指示灯”

网络可视化系统以网络流量及数据的识别、采集与深度检测为基本手段,综合各种网络处理与信息处理技 术,对网络的物理链路、逻辑拓扑、运行质量、流量内容、用户信息、承载业务等进行监测、识别、统计、 展现与管控,并将可视化的数据传递给下游客户,实现网络流量及数据的智能化管控、商业智能以及信息安 全等一系列目标。 网络可视化系统由前端和后端组成,前端通常负责流量及数据的识别采集,后端负责数据的各类分析及应 用,最终满足运营商、政府、企事业单位等客户对于网络优化、运营维护、大数据运营以及信息安全等方面 的需求。

网络可视化行业受益流量增长,远期空间或超800 亿

网络可视化行业的长期发展基础在于流量、数据的持续增长以及分析应用需求的不断增加。其内生需求来源 于:1)政府,信息安全的威胁和影响加强,对内容和流量的监管势在必行;2)运营商,5G时代用户主体逐 渐由个人/家庭用户转向垂直行业用户,需要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和差异化的网络服务,“智能管道”及“流 量经营”成为必然;3)企业用户,防止非法信息恶意传播,避免商业信息、科研成果泄漏,实时监控和管理 网络资源使用情况,提高整体工作效率等成为现实需求。 根据华经产业研究院数据,2022年中国网络可视化行业市场规模约为305.1亿元,同比增长6.14%,预计2027 年市场规模达到886.17亿元,2022-2027年CAGR达23.77%。

烽火星空:网络可视化龙头,业绩弹性可期

烽火星空为烽火通信全资子公司,是专业从事云计算、大数据分析、网络安全技术领域研发及产品销售的高 新技术企业。从烽火星空所属的数据网络产品板块来看,2015-2022年间营收整体保持稳健增长,2022年实 现营收31.31亿元,同比增长3.03%,同时该业务毛利率长期保持在40%以上,体现了烽火星空较高的市场地 位;从公司历年财报披露的数据来看,2015-2022年,烽火星空总资产由8.14亿元增长至38.08亿元,CAGR 为24.67%,其中2022年同比增长3.23%,烽火星空净利润在2019年达到4.79亿元的峰值,随后受疫情等短期 因素的影响,2020-2022年分别下滑至0.66、0.46、0.11亿元。

#烽火通信#
全部评论

相关推荐

07-18 14:34
门头沟学院 Java
感觉招聘要求好高,这都是招什么人才
电气电子小朋友:你都说了这是大疆,无人机顶级企业,薪资30k-50k,要求高是正常的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07-18 15:02
门头沟学院 Java
刚打开网申页面就不想填了,还是不要为难自己了
poppinzhan...:多益老行业毒瘤了,碰到徐波这种恶心的烂人,去了也是受罪。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评论
1
5
分享

创作者周榜

更多
牛客网
牛客网在线编程
牛客网题解
牛客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