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赞
512
粉丝
16
关注
477
看过 TA
1719
门头沟学院
2025
语音/视频/图形开发
IP属地:浙江
暂未填写个人简介
私信
关注
#牛友故事会# 商界的事情,往往都是连续剧。距离华为300人团队进驻阿维塔(2025年2月23日)不满一个月,2025年3月13日传出消息,阿维塔计划最快于2025年下半年提交上市申请,拟募资约10亿美元(约72.33亿元人民币)。企业上市通常有两种背景,一种是赚得盆满钵满上市扩大规模,另一种是亏损放大急需外部输血。阿维塔,属于后者。阿维塔2022-2023年累计净亏损达78亿元(2022年-15亿元,2023年-93亿元),2024年1-8月净亏损进一步扩大至21.22亿元,再不上市,背后的投资者,肯定不乐意自己被长期放血。阿维塔的核心管理层,均是长安汽车高管——朱华荣:长安汽车董事长,2023年底亲自挂帅阿维塔科技董事长。陈卓:2024年2月接任总裁。此前任长安汽车品牌公关部总经理。他们也是阿维塔市场运作的核心人物。阿维塔早期成立(2018年)资方包括长安、蔚来,2021年蔚来退出,又引入了华为、宁德时代作为股东。2024年12月,阿维塔完成110亿元C轮融资,投资方包括长安汽车、渝富系基金、国投系基金等。阿维塔的融资规模可谓庞大。然而,新能源车企在国内的竞争极端激烈,各家不仅在低价位 打得头破血流,高端车型也是一片红海,加上已有汽车新势力进入盈利阶段,阿维塔的路,可不是上市,就能变得容易走的。#牛客AI配图神器#
0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聊聊我眼中的AI# 以后的AI会不会加入性格元素?AI现在具备了思考能力,但是不具备自我的思想和情感。如果AI具备了思想呢?思想应该作为一个什么样的数据结构存在?或者说AI的思想会被人类控制,不需要像人类一样从零开始进化。 人工智能(AI)在我眼中是一种兼具潜力与复杂性的技术,它既是人类智慧的延伸,也是一面映照社会、伦理与未来的镜子。以下是我对AI的几点理解:AI本质上是一种工具,其核心在于通过算法和数据模拟人类的认知能力(如学习、推理、决策)。但它并非“取代人类”,而是通过**增强人类能力**,帮助解决复杂问题。例如,在医疗领域,AI能快速分析海量病例辅助诊断;在科研中,它能加速新材料的发现。与此同时,生成式AI(如绘画、写作)也展现了“创造力”的可能性,但这种创造力仍依赖于人类预设的目标与价值判断。AI的发展速度远超传统技术。从规则驱动的早期系统,到如今基于深度学习的自主适应模型,AI的“黑箱”特性逐渐增强。这种进化带来了高效与便利,但也伴随着不可预测性——比如算法偏见、伦理失控(如深度伪造技术)或对就业结构的冲击。AI的“不确定性”提醒我们:技术需要与规则同行。AI系统反映的是人类社会本身。训练数据的偏见可能导致AI歧视少数群体;算法推荐可能加剧信息茧房;自动化可能拉大贫富差距。这些问题并非技术本身的错,而是人类社会的既有矛盾在数字世界的投射。因此,AI伦理不仅是技术问题,更是社会价值观的博弈场。 AI模糊了“工具”与“伙伴”的边界。例如,聊天机器人能提供情感陪伴,自动驾驶汽车需要信任与责任分配。这迫使人类重新思考:如何在与机器的协作中保持主导权?如何在效率与人性化之间平衡?未来的AI或许会进一步融入生活,但人类的核心价值——情感、同理心、道德判断——仍不可替代。未来:协作而非替代我眼中的理想AI未来,是**人机互补**的生态。AI处理重复性任务与数据分析,人类专注于创新、情感连接与复杂决策。例如,教师用AI个性化辅导学生,但育人核心仍是师生互动;医生借助AI筛查疾病,但治疗方案仍需人文关怀。技术越强大,越需要人类明确“为何而用”。AI如同一把双刃剑,其价值取决于人类如何使用它。它既可能成为解决气候危机、疾病难题的钥匙,也可能因滥用加剧不平等与风险。对我而言,AI的魅力不仅在于技术本身,更在于它迫使人类直面自身的局限与可能性——我们如何定义智能?如何守护人性?这些问题或许才是AI时代留给我们的终极课题。#牛客AI配图神器#
0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创作者周榜

更多
关注他的用户也关注了:
牛客网
牛客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