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保持“技术兴奋”,保持“问题驱动”的做事方式是核心
作为前端,我遇到最难的面试题不是手写 Promise,也不是实现虚拟滚动,而是一个看似简单、却直击灵魂的问题:“你平时是怎么学习前端的?最近一次让你兴奋的技术发现是什么?”为什么这题难?因为它不考你“会不会”,而是考你“有没有思考”。大多数前端面试题都有标准答案:手写防抖?背一下 setTimeout 就行。Vue 双向绑定?答 Object.defineProperty 或 Proxy + 发布订阅。重绘回流?列个清单就能糊弄过去。但这个问题——它不要你背知识,它要你讲“成长路径”和“技术热情”。答不好,立刻被打上“只会用框架”“缺乏深度”的标签。我当时的翻车现场我脱口而出:“我平时看掘金、刷 CSDN,跟着写写 demo,遇到问题就搜文档或者上 Stack Overflow。”面试官微微一笑:“那最近有没有哪篇文章、哪个特性,让你觉得‘哇,原来还能这样’?”我卡住了。脑子里一片空白。不是没学过,而是学了就忘,用了就丢,根本没有“兴奋感”。那一刻我才意识到:我一直在“应付需求”,而不是“理解前端”。后来我是怎么答的?经过复盘,我重新组织了答案,现在每次都能让面试官点头:“我保持学习的方式是‘问题驱动’。比如上个月项目里遇到首屏加载慢,我就系统研究了懒加载、代码分割、预加载策略。期间读了 Web Vitals 的文档,发现 content-visibility 这个 CSS 属性能大幅优化长列表渲染,试了之后 FPS 提升了 40%。那一刻我真的觉得,原来浏览器原生能力已经这么强了——不需要框架也能做性能优化。从那以后,我会定期看 Chrome 更新日志,关注原生 Web API 的进展。”这题到底在考什么?考察点实际意图✅ 学习能力你是被动应付,还是主动探索?✅ 技术热情你是不是真的喜欢写代码?✅ 思维深度能不能从“用工具”上升到“理解原理”?✅ 成长潜力未来能不能独立解决新问题?真正难的,从来不是题目本身前端最难的面试题,往往不是“写一个 LRU 缓存”,而是这种没有标准答案、却暴露真实水平的问题。它逼你面对一个事实:你到底是“会写代码的人”,还是“懂前端的人”?给前端同学的建议别只盯着 LeetCode 和八股文,从今天开始,做三件事:记录一个“技术兴奋时刻”:哪怕只是发现 :has() 选择器能简化 JS 逻辑。建立自己的知识闭环:学到 → 用到 → 总结 → 分享。准备一个“最近让我眼前一亮的技术”故事:面试时,这就是你的高光时刻。因为真正的前端高手,不是记得最多 API 的人,而是对技术始终保持好奇和思考的人。
点赞 26
评论 4
全部评论

相关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评论
点赞
收藏
分享

创作者周榜

更多
牛客网
牛客网在线编程
牛客网题解
牛客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