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电商消费者运营数据分析面经
场景:天猫“美妆护肤品类”618大促期间,新用户注册量同比增长30%,但大促后首月复购率从28%降至21%,低于去年同期26%;同期京东美妆新用户复购率稳定在25%,且“产品性价比”用户提及率更高。
问题:
1. 从“用户分层(首单价格敏感型/品牌忠诚型)、商品结构(爆款单品/套装组合)、大促策略(满减力度/赠品价值)”三个维度,设计复购率下降的分析框架;
2. 列出5个核心监测指标(如复购用户的首单客单价、大促后30天浏览-购买转化率、竞品价格带重叠度);
3. 若数据显示“9.9元引流款用户的复购率下降40%,但300元以上高端单品用户复购率无明显变化”,推测可能原因及验证方法。
追问:
4. 若验证发现“引流款用户对‘大促后恢复原价’的抵触情绪强烈”,如何设计A/B实验测试定价策略?(变量:“阶梯价折扣”vs“满额返券”)
5. 如何通过用户评价的文本分析(如NLP情感倾向),区分“产品质量问题”和“价格预期落差”对复购的影响?
6. 向业务方提出“复购提升方案”时,优先推荐短期见效策略(如定向发券)还是长期策略(如会员积分体系)?用数据指标说明优先级理由。
问题:
1. 从“用户分层(首单价格敏感型/品牌忠诚型)、商品结构(爆款单品/套装组合)、大促策略(满减力度/赠品价值)”三个维度,设计复购率下降的分析框架;
2. 列出5个核心监测指标(如复购用户的首单客单价、大促后30天浏览-购买转化率、竞品价格带重叠度);
3. 若数据显示“9.9元引流款用户的复购率下降40%,但300元以上高端单品用户复购率无明显变化”,推测可能原因及验证方法。
追问:
4. 若验证发现“引流款用户对‘大促后恢复原价’的抵触情绪强烈”,如何设计A/B实验测试定价策略?(变量:“阶梯价折扣”vs“满额返券”)
5. 如何通过用户评价的文本分析(如NLP情感倾向),区分“产品质量问题”和“价格预期落差”对复购的影响?
6. 向业务方提出“复购提升方案”时,优先推荐短期见效策略(如定向发券)还是长期策略(如会员积分体系)?用数据指标说明优先级理由。
全部评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