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其实是公司点的外卖

我们其实是公司点的外卖😳

每天早上的流程,主打一个“自我配送闭环”——起床洗漱是“餐品预处理”,套上外套、背上电脑包是“打包封装”,跨上小电驴戴好头盔,直接切换“骑手模式”,目标地址:公司工位,预计送达时间:10 点前,超时罚餐补!

骑在路上,满脑子都是美团外卖的配送逻辑:红灯等车?相当于商家出餐慢,耐心等就完事儿;遇到堵车绕路?这不就是系统自动规划最优路线,主打一个灵活高效。

偶尔晚起十分钟,一路拧着电驴油门赶时间,心里还默念:“快点快点,这单可不能超时,不然‘顾客’(老板)要差评(扣餐补)了!”到公司楼下锁车,拍了拍自己的脑袋:“‘外卖’(本牛马)已准时送达,请‘签收’(上班打卡)确认!”


加班到深夜更绝,切换“夜间配送模式”,裹紧外套跨上电驴,脑子里自动弹出“夜间配送注意安全”的提示音。路过楼下的便利店,果断拐进去——给自己“加鸡腿”(其实是关东煮+冰可乐),边啃边想:“今天配送任务圆满完成,给‘辛苦的骑手本人’加个餐,明天继续高效‘配送’!”

遇上暴雨天更有梗,穿好雨衣骑上电驴,雨水糊满脸的瞬间,自动触发“恶劣天气补贴”机制——到公司先冲去茶水间,给自己点杯热奶茶,心里OS:“今日暴雨配送不易,必须给‘骑手本人’发补贴,暖手又暖心!”

其实细想,这通勤和送外卖没两样:从家到公司是固定配送路线,准时打卡是完成配送考核,就连每天雷打不动的行程,都像系统派发的“每日固定单”。唯一不同的是,这单“餐品”会写代码,还能给自己打五星好评:“今日配送顺利,骑手(本人)服务到位,明天继续保持!”

#美团工作体验# #美团2025届校招# #美团核心本地商业#
全部评论
点赞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11-03 11:48 北京

相关推荐

我是一个普通人,双非普本,两年前开始卷Java,在校做过一些很普通的项目,有过一段外包公司Java实习、it技术支持实习,最后Java卷不动,毕业就在四线老家的某互联网分公司,干着酒店pms维保工程师,拿着5.5k底薪,待遇五险+12%公积金+双休+法定节假日,早9晚5点半,不加班,基本上到点就走,工作强度一般,周末也有闲暇时间各种Java凉了的消息满天飞,但相比其他岗位而言,Java岗位还是挺多的,只不过应聘者个个都有实力,也卷的要命,所以,学Java首先得承认自己是那块料,然后付出成倍的努力才能卷的赢,我深知自己不是这块料,付出努力也没有太好的效果,于是果断放弃Java,说到底,Java本身没问题,只是我有问题罢了但学Java对我而言,真的一点用都没有吗?不是的,相反,正是从学Java到自己做项目,积累了第一段实习经验后跳槽,再继续做项目、优化简历,拿到第二段技术支持的实习,毕业后才有了这份工作,Java对我而言,不是最终目的,而是一个跳板,能让我在非Java程序员的岗位竞争中有一点点优势所以,我仍悲观的认为,包括我在内,大部分普通人是不适合学Java的,从外部原因来说,Java入行的门槛已经不再像几年前那样低了,在当今社会越来越卷的趋势下,想要入行所需知识和技能将是非常多的,即使拼了命的学Java,可能都追不上大佬的步伐我也曾经有过面试中小公司倒在二面三面的经历,也曾亲自在招聘网站上看到某Java岗位,在两三天内收到上百份简历的记录,不由得感叹:能最终拿到offer的,或是是天资聪颖,或是凭着顽强意志玩了命的卷(隔壁宿舍有人作息颠倒卷前端最终拿了大厂offer),而作为绝大部分的普通人,最终可能成为陪跑者对于我而言,我深知我所处的条件,学Java并没有太多优势,也并非真正热爱编程,更重要的是,从我两次的实习经历来看,我很讨厌加班,想下班后能有真正属于自己的时间,我可以利用这些时间享受生活,或花时间卷我想卷的,而不是被工作推着走,于是,我在大四上学期,便放弃对Java的执念我并不反对Java卷成这样,毕竟这是属于时代的问题范围了,而且适者生存,总有人能在激烈的环境中脱引而出,但作为绝大多数普通人中的一员,思考Java是否真的适合自己去学,自己是否真的能适应真实的工作强度,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应更多的去探寻自身优势和感兴趣的领域,并为之发光发热,把我们比作螺丝钉,理想状态下,应该让每一个螺丝钉都能选择自己适合的位置,而不是一个位置让成百上千个螺丝钉挤在一起
在debug的伊泽瑞...:太卷啦 我来这都是100+ 选了两个。我并不觉得当时对手就比我差 只是我运气好点罢了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评论
1
收藏
分享

创作者周榜

更多
牛客网
牛客网在线编程
牛客网题解
牛客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