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象牙塔到职场——那些被偷走的自由与热忱
#牛客AI配图神器#
如今互联网如此发达,在踏入职场之前,我们早已能从各种渠道窥见未来工作的模样。于我而言,强度虽不算轻松,但至少比预想中温和些许。
曾经读研时,总以为自己是铁打的,997甚至9117也不在话下。可真正工作后才发现,校园里的“拼命”和职场中的“消耗”截然不同。在实验室时,累了可以逛逛论坛、刷刷手机,甚至和同门插科打诨、偷偷打两局游戏,时间仍是自己的。而如今,工作电脑只能用于工作,和同事的交流也大多围绕任务展开。从前一周一次组会已是压力顶峰,如今一天几场会议竟成了常态。
最煎熬的,是明明觉得一天浑浑噩噩,未曾真正做成什么,可晚上九点走出公司时,却像被抽干了力气,只能瘫在床上机械地刷着手机。屏幕上的时间无声流逝,提醒我该睡觉的并非困意,而是第二天还要重复这一切的厌倦。生活仿佛被设定成固定程序,曾经多么喜欢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如今就有多抗拒天亮的到来。
所幸还有双休,不必周末加班。可即便这样,周六日也常是在出租屋里昏睡度日,回过神来,两天已如指间沙般溜走。想起读研时,周五下午心血来潮,买一张十小时的硬座票直奔武汉,玩到周日深夜再风尘仆仆赶回,到学校已是周一早上却还能精神抖擞地开组会。而如今,哪怕只是短途出行,也要思前想后、顾虑重重。
“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
——原来有些自由,真的只属于年少时的自己。
#上班后和你想的一样吗?#
如今互联网如此发达,在踏入职场之前,我们早已能从各种渠道窥见未来工作的模样。于我而言,强度虽不算轻松,但至少比预想中温和些许。
曾经读研时,总以为自己是铁打的,997甚至9117也不在话下。可真正工作后才发现,校园里的“拼命”和职场中的“消耗”截然不同。在实验室时,累了可以逛逛论坛、刷刷手机,甚至和同门插科打诨、偷偷打两局游戏,时间仍是自己的。而如今,工作电脑只能用于工作,和同事的交流也大多围绕任务展开。从前一周一次组会已是压力顶峰,如今一天几场会议竟成了常态。
最煎熬的,是明明觉得一天浑浑噩噩,未曾真正做成什么,可晚上九点走出公司时,却像被抽干了力气,只能瘫在床上机械地刷着手机。屏幕上的时间无声流逝,提醒我该睡觉的并非困意,而是第二天还要重复这一切的厌倦。生活仿佛被设定成固定程序,曾经多么喜欢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如今就有多抗拒天亮的到来。
所幸还有双休,不必周末加班。可即便这样,周六日也常是在出租屋里昏睡度日,回过神来,两天已如指间沙般溜走。想起读研时,周五下午心血来潮,买一张十小时的硬座票直奔武汉,玩到周日深夜再风尘仆仆赶回,到学校已是周一早上却还能精神抖擞地开组会。而如今,哪怕只是短途出行,也要思前想后、顾虑重重。
“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
——原来有些自由,真的只属于年少时的自己。
#上班后和你想的一样吗?#
全部评论
相关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08-07 04:12
电子科技大学 算法工程师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