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针对岗位进行定制和准备了,还要投很多个呢?问题在于,看似在招人的岗位,可能实际不招人;你的技术栈和经历等动态属性匹配的岗位,学历等其它静态属性可能不匹配;最核心的是,岗位jd未必符合实际公司要求,这是出于业务战略保密、给求职者放烟雾弹等诉求产生的,造成的岗位jd画像和实际候选人画像的错位。
所以,针对岗位进行定制准备,再扩大数量和范围,才是正解。我们可以叫它"池投"
所以,针对岗位进行定制准备,再扩大数量和范围,才是正解。我们可以叫它"池投"
@那一天的Java_Java起来:
#你听到的“最没用”的秋招建议#“海投就对了”堪称最经典的无效建议。盲目追求投递数量只会稀释准备质量,当上百份简历石沉大海时,反而会加剧自我怀疑。真正有效的策略是精准定位:针对10家深度契合的企业,定制简历、研究业务、渗透人脉,成功率远胜于机械投递100份通用简历。“把面试官当朋友”的过度放松论调同样危险。职场交流需要专业性与边界感,亲切感应建立在充分准备与彼此尊重的基础上。曾有同学在技术面过度展现“幽默感”,反而弱化了专业形象的构建。得体的姿态应是保持不卑不亢的对话状态。最值得警惕的是“考完证就能轻松拿offer”的简单逻辑。证书确实能通过简历筛选,但面试环节考核的是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路径。见过手持多个认证的候选人在场景题中溃不成军,也遇过毫无证书却能用逻辑折服面试官的同学。秋招的本质是能力验证,任何试图用标签替代实力的建议都值得警惕。
点赞 3 评论 5
全部评论
相关推荐
10-22 12:03
山东大学 Java
程序员小白条:26届一般都得有实习,项目可以随便写的,如果不是开源社区的项目,随便包装,技术栈也是一样,所以本质应该找学历厂,多投投央国企和银行,技术要求稍微低一点的,或者国企控股那种,纯互联网一般都得要干活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昨天 13:26
大连理工大学 Java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