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  #电商#  #出海# 麻烦各位大大帮忙看看简历,谢谢🙏在boss和脉脉上海投,要不是石沉大海,要不就不合适。急哭孩子了。
全部评论
说真的,第一眼密集恐惧症的即视感…… 假如是一天要分少则上百份 多则上千分的hr来说。你这简历看完第一眼就不想再看第二眼。 光吐槽是***道的,来说下修改。字体放大可以适当,简历可以变两页也是可以的。教育经历 和 实习提前 简化。实习要给小标题,keywords和量化需要包含其中。其它也需要再仔细调调
8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2022-02-24 22:00
字太小了太密了,没用的东西写的太多了,给人一种想一口气看完但是又看不完,甚至还会看串行的感觉,尽量用中性色来标重吧看着高级一点(随便说说)
1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2022-03-03 17:56
看一看这些公司,深信服可以重点看一下https://www.nowcoder.com/discuss/842936
1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2022-02-24 00:57
写的太多了
点赞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2022-04-01 00:31
快时尚跨境电商SHEIN一键投递内推🔗:https://app.mokahr.com/m/campus_apply/shein/2932?recommendCode=DSuK2CRW#/jobs
点赞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2022-03-26 13:03
密密麻麻的
点赞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2022-03-24 14:12
https://www.nowcoder.com/link/nowcodergift
点赞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2022-03-16 15:41
【奥飞娱乐】2022春季校园招聘强势破春而来! 🔥网申开启 ★OFFER蓄势待发🔥 ✨中国第一家动漫上市公司✨巴啦啦小魔仙✨喜羊羊与灰太狼✨超级飞侠…… 与自己童年时的玩具&动漫ip一起上班yyds!🥳
点赞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2022-03-15 11:59
字节内推需要可私信
点赞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2022-03-14 19:09
感觉可以来得物试试商家运营岗 需要找我内推
点赞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2022-03-14 11:45
好家伙,居然能看到学服装工程的同胞😂学长这是想应聘服装行业吗,反正我已经跑了,我跨到互联网运营了😁
点赞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2022-03-13 01:21
不会有用人部门或者hr能耐心看完这个的
点赞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2022-03-09 15:11
这字也太小了
点赞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2022-03-09 15:10
【腾讯文档】2022春招企业内推码合集(持续更新中...) https://docs.qq.com/doc/DVEJNWFd5dkFuQXRa
点赞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2022-03-04 02:47
你要投什么岗位?
点赞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2022-02-27 00:06
欢迎投递【同花顺】互金头部企业,内推码:QL7601,校招链接: http://job.10jqka.com.cn/
点赞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2022-02-26 12:51
欢迎投递蔚来_(:3」∠)_员工福利very nice https://www.nowcoder.com/discuss/844969
点赞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2022-02-25 10:37
好家伙,本科的校友。加油啊~~
点赞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2022-02-24 01:27
私信给你了,经历还可以的,简历确实写得有点乱,有提升空间
点赞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2022-02-21 21:55
捞捞自己😭
点赞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2022-02-21 20:18

相关推荐

读研三年,本人发表了多篇AI方向的高水平论文,斩获多个竞赛国奖,最终荣获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这些听起来“高光”的标签,本应是含金量十足的背书。但真正走上求职路时才发现,它们的实际效力远不如一段实习。企业HR不会细看你在某个期刊或者会议上发表了什么(除了算法岗),只会问你有没有实战经验、做过哪些项目、能不能立马上手。而对于大多数研究生而言,项目经验局限于实验室,远离真实业务环境——导师不允许出去实习,甚至为了保证论文产出,会明确禁止其参与实习,直至毕业前夕(女友的课题组,人均发表五篇学术论文,其中2篇Top,1篇三区,1篇北核,1篇EI会议,同时软著和专利也不计其数,可依旧被导师PUA“这些成果还不够,不再多发一些,怎么和外面那些92的同学竞争”。可实际上,方向小众没有落地价值,研三下仍然还在为导师写本子发专利,最终在就业求职中饮恨,两位同门在春招五月才找到一份月薪仅6k民办本科的工作…,至今该课题组就业率依然不足30%)。这是当前很多研究生面临的共性困境:导师看重的是你的科研产出,企业看重的是你的实战经验。学生夹在中间,谁都得罪不起,但谁都讨好不完。读研的我们,明明在领域里努力钻研,却在求职时输给了一个实习经历;我们被论文Deadline追着跑,却换不来一个简历中的项目经历。或许在未来,高校的培养机制能更灵活些,导师的要求能更尊重学生的多元选择,而不是一味压榨“科研成果”。学术和就业,确实不应该是对立的选项。很多同学不是不努力,只是被迫努力的方向,似乎总要对抗现实。
Noe1017:我只看到了一个导师压迫下的顺民。
牛友故事会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评论
2
3
分享

创作者周榜

更多
牛客网
牛客网在线编程
牛客网题解
牛客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