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新加坡金融科技节:看AI驱动的金融转型策略与“中国方案”

11月12日至14日,全球金融科技盛会——新加坡金融科技节(Singapore Fintech Festival)在新加坡博览中心举行。作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行业盛会之一,本次活动以“未来十年金融的科技蓝图”为主题,吸引了来自全球的科技领袖、金融机构与创新企业。中电金信受邀出席,并展出金融级数字底座“源启”及一系列AI+金融场景产品和解决方案。

活动期间,中电金信高级副总裁汪毓盛发表主题演讲,分享了公司在全球视野下对金融业AI应用趋势的判断,以及中电金信在助力客户实现数智化转型中的创新路径与中国实践。他指出,当前银行业面临的真正挑战在于缺乏可直接驱动业务动作的数据。尽管银行坐拥海量数据,但多数仍停留在数据收集阶段,难以转化为实时、精准的业务行动。而未来金融机构的竞争关键在于能否构建一个能够“实时闭合洞察与行动之间循环”的智能系统,使营销从静态策划转向与客户持续、自适应的对话。

为此,中电金信提出的“智能营销演进四阶段”路径:从数据整合、智能分析、人工干预,最终迈向自动化执行。作为该理念的落地实践,中电金信推出Seer智能标签画像平台。该平台融合多源数据接入、基于大语言模型(LLM)+RAG引擎、混合计算架构和向量的知识映射与端到端工作流,使营销人员能够通过自然语言指令,直接将业务意图转化为精准的客户分群与营销动作,实现了“从数据到决策再到自动化执行”的闭环。

在分享中国某省级银行的案例时,他详细介绍了该行如何通过“流批(流式 + 批量)一体智能计算引擎”与“大模型知识库”的双引擎策略,成功将AI标签系统升级为一个“自学习营销引擎”。这一创新举措使得该行在客户识别、触达、转化以及留存的全流程中,实现了全面智能化管理。

AI不仅重塑金融业关键应用场景,也在帮助软件开发流程提质增效,汪毓盛也分享了AI如何重塑企业自身的软件开发流程。他指出,企业在推进技术现代化过程中普遍面临三大障碍:工具链割裂、设计资产碎片化,以及缺乏适用于高合规要求环境的AI开发助手。为应对这些挑战,中电金信推出了基于AI智能体的软件开发生命周期(SDLC)解决方案,通过“AI建模智能体—AI编码智能体—AI测试智能体”的三段式协同,实现从需求到模型、从模型到代码的自动化生成与验证。在实际应用中,该方案最高可自动生成90%代码,并将缺陷解决周期缩短50%,在提升交付效率的同时,也通过可审计、可追溯的机制保障了合规与可控。

在展览区域,中电金信全面展示了“源启”及源启·数字构建AI平台,呈现了从底层架构到上层应用的全栈能力,包括GienBI可视化智能报表平台与一站式智能合规平台等多款自研产品。

中电金信正持续通过“源启+解决方案+服务”的模式,将在中国市场积累的丰厚经验转化为可复用的“中国方案”,助力全球金融机构在智能、高效、安全的方向上稳步迈进。目前,公司已为全球800多家金融机构提供产品与服务,未来将继续兼顾AI创新与合规治理的技术路径,支持更多企业实现可持续的数字化转型。

#中电金信#
全部评论

相关推荐

评论
点赞
1
分享

创作者周榜

更多
牛客网
牛客网在线编程
牛客网题解
牛客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