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运营校招4年,想说一些真心话给正在看互联网机会的你...

收到公司邮件校招的宣传,恍惚间,四年多过去了,

能浅浅的提供点信息输入,对别人有点帮助,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因此决定尝试归纳下四年间的一些主要观察&感受,不一定正确,希望有所信息输入和帮助。

四年经历小结

校招进入菜鸟(5年前面经:https://www.nowcoder.com/discuss/353156478506835968?sourceSSR=users),遇到了很好的老板,大环境原因第二年即使拿到很好的结果和绩效也没完成5到6的晋升,痛苦加之年龄焦虑下选择外跳去到上海一个大厂,但确实欠缺充分调研以及城市的原因,不到三个月还是选择回到阿里去了支付宝(晋升1级);

在支付宝整体适应的还好,也很感谢现在大老板的托举,第一年结束拿到很好绩效,晋升半级,目前还在支付宝,算得上一匹听话健硕热情的好牛马。

从实际整体收入看,对比校招入职确实上涨了很多,但比不上跳槽的大涨幅,在公司也还是偏底层,偶尔也会纠结这个事情,不过在学着慢慢和自己和解,毕竟这是无法掌控的。

短短几行字概括了四年的职场,看起来云淡风轻,实际过程中也会夹杂很多求而不得的痛苦,找不到价值的内心拉扯,搞砸了重要事情的懊悔。当然这几年,也有一些“高光”时刻,收获了很多人正面的评价与认同;遇到了很棒的同事,她们很多变成了我在杭州无话不谈的好朋友,这是最宝贵的!!!

几句真心话

如果你想进入互联网,几句真心话,全是自己的主观看法,不一定对~~~

首先,要对互联网祛魅,对大厂祛魅。不是说大厂不好,大厂有具备竞争力的工资,大部分友善且优秀的同事,广阔且丰富的平台,但是大厂确实也没那么好了,不论是阿里,字节,腾讯,我相信这些客观事实都存在:你可能会不快乐—我们已经错过那个做什么都能增长,都能得到正反馈的时代。这种正反馈不仅是物质上的(晋升通道困难,金钱激励变少),也是精神上的,老听同事说当年做xxx即使加班通宵也会觉得很开心,因为确实是在做改变这个社会的事,帮助用户的事,而且肯定会带来爆发性增长。但现在这种机会真的很少,大部分人都是在一块成熟的业务绞尽脑汁,穷尽心思还可能带不来任何业务结果,还要花费很多心思去向上管理,去汇报,去守住自己的三分地。这种情况下,其实很多人都是不快乐的,只是再为了那份“可观”的收入咬牙坚持,如果你是一个很重视工作价值的人,那这份不快乐的情绪应该会更浓烈。不过我也认识心态很好的同事,完全不内耗,认为工作就是为了挣钱,那么这点就可以忽略不提了;你可能会不平衡—在我没有进入大厂前,我眼中的大厂人是神一样的存在:他们聪明勇敢有能力又友善,同时又会自卑,老觉得自己不够好。经过这几年,逐步认识到:确实大部分同事都是很优秀友善的,也确实有一部分人是吃到了时代的红利,时代把他送到了一个性价比很高的位置,但不论是综合能力还是踏实实干的态度,是有所欠缺的,也许是混子也许是“成熟”职场人,他的收入可能是一个热情能干聪明努力的校招生的4-5倍?不过怎么说,不只是大厂吧,哪里都存在,可能传统企业还要更突出~这个现象可能是属于我们这代人的时代通用眼泪;你可能会不理解—你的发展取决于什么呢?以前的我以为是:只要我足够优秀,足够努力我就可以获得晋升,激励与肯定。经过这几年的捶打,才发现并不是这样的。更重要的是“大势”和“人”。大势是说你做的事情必须是发展的,起码短暂是发展的。业务不行,所有归0。人是指,你跟从的那个人,首先他需要走的够好,够远,这样他才有能力托举你。其次他需要肯定你,最好你可以成为他的嫡系,他才有意愿托举你。老板的托举能力和意愿缺一不可,大势同样不可或缺,他们组合起来这远比个人的努力与优秀权重更高。想一想,如果自己明明很努力也还算不错,但因为缺少这样的运气而一无所获,其实是一件极其痛苦的事情。但是,上升的业务,一个有意愿和能力的老板,确实是可遇不可求的。

其次,有可能的情况,选择业务域更广阔的行业。假设经过认真思考,你还是有能力有意愿来互联网,那么选择很重要。千万不要只看重一时的offer差几千块钱,一定要选择业务域更广阔的行业,上升期的行业。比如说,其实之前我在菜鸟做用户运营,在互联网算有点偏的,我第一次跳槽就发现很多岗位简历都过不了,太卡行业背景了。反之我学弟,是做电商美妆行业运营的,从来不会卡在简历关,字节小红书阿里快手都会抬高筹码给他发offer(当然他面试和综合能力也很强)。举这个例子是想说有选择情况下还是要去那种适配性更高的行业与岗位。比如说:电商,直播,短视频等,以及当前大热的AI,这样过两年你想跳槽的时候,你会发现选择领域更宽广,可谈判的筹码也更高,你或许还能积累到一些行业的资源和人脉。当然,如果没有太多选择,就先进大厂,先来一个大平台,后面内部转岗都是有跨行的可能性。

最后,如果我能小小的帮到你...已经很久没有看牛客了,只是上次去青岛玩找了一个大学生帮我拍照,当时她大三正在找工作,和她聊天过程中感觉哇和大学生聊天的感觉真好,感觉自己一下子又是焕发活力的年轻人了,同时我也给她提了一些想法,她也觉得有点道理。我就在想,我能不能在自己的能力,知识范围,人脉资源内回答一点问题呢,提供一点帮助呢,比如说尝试内推,帮忙看看简历啥的(不过现在是不是太晚了,校招都快结束了吧~

Anyway,几个月前就准备写的帖子总算完成了~如果有问题可以私信我(一般周内比较忙,看到能回复的都会回复哒~~祝大家都能拿到满意的offer,也希望年轻的朋友不要觉得我有爹味哟

#工作后明白的那些道理#
全部评论

相关推荐

今天 15:12
已编辑
门头沟学院 后端工程师
说一下我的学习和实习经历:我大二学的Java和springboot,但是也没有学到很精,大三下今年3月份的时候 准备找实习,最后找到一个在武汉工资还不错的实习,但是实习进去之后是Python+fastapi后端开发,当时看这个实习离学校近有工资可以,虽然不是Java但还是去。然后整个实习过程实习了6个月(怪自己当时自己懒得找第二段)。最后因为没有转正,我9月4号离职,由于实习做的是Python,而且在实习六个月再也没有学java了,所以写了份Python后端+ai应用的简历,9月6号正式开始投。然后就出现两种情况:ai应用这方面的岗位,我也在投递的过程中有了认知,我目前公司学的那点以及我的学历,跟这类岗位不匹配。然后我就all in python后端,后端Python真的确太少了,再加上自己双非本的学历,全是笔试(有些挂了,有些过了一直没面试),在九月只有一个面试。到九月底了,我在武汉面了一个3个月实习考核签三方的200多人的小公司,这个公司签三方也有10000,整体还行吧 大不了边实习边秋招,这个做个保底。面试的时候说的python和go,结果来了才知道后端js为主(因为公司产品是聊天产品),让我学习js。因为我之前实习的mt已经我的程序员亲戚他们都跟我说除了java那一套太重了,后端开发语言不重要,都是比较容易转的,所以我当时也就接受了js。我是10月十几号来这里开始实习 ,在实习第一个星期我参加了保融的软件开发Python 线下笔试和线下群面一面,面试问的问题就是那种你实习遇到的难点,你最得意的成果这种,我答的一塌糊涂,话也没那么多,毫无疑问挂了。然后实习第二个星期,拼多多给我面试,问的全是实习经历然后最后一到算法题(这个岗位是java开发,可能我简历写的实习是Python所以没问什么吧),毫无疑问挂了。然后第三个星期,学校有个国企来线下宣讲会笔试面试招java开发工程师,很心动但是已经在实习了,只是抽时间学了一些java的就去了。笔试面试都很简单,但是我好久没学java相关的,很多东西都是听过知道,但是具体就不知道了。感觉应该是挂的。现在开始反省自己,1. 方向错误,2 .有些懒,没学的多好,3. 自身学历不行。这个实习考核也不简单,边实习边秋招也没精力了。目前看来,如果踏踏实实在这里实习,学的东西还是很多的,所以决定现在还是现在这里全力实习吧。
北斗导航Compas...:先努力过再去抱怨环境吧,通篇就给我一个感受 太懒了
投递拼多多集团-PDD等公司10个岗位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评论
点赞
收藏
分享

创作者周榜

更多
牛客网
牛客网在线编程
牛客网题解
牛客企业服务